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先后经历了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经济型城镇化以经济高速发展为根本目标,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通过高速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德州的城镇化取得长足发展,也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土地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半城镇化"等成为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德州的城镇化实践表明经济型城镇化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及时转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现阶段的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资源的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模式的重视。在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地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将极大程度地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对资源分配模式的创新。在推进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并积极地、全面地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本文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媛 《现代农业研究》2019,(11):134-135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化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逐步凸显出了一些问题,我国必须对 其加以关注,不断将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新型城镇化主要是以人为本的模式,因此城市中的 一切都应该以人基本点,将以人为本作为思想领导核心,积极创设优良的情境。在现阶段,新型 城镇化的管理只要合理进行,则可以消除城乡差异,让城乡能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43-244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虽已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初步格局,但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依旧存在着较大距离。从人口、土地以及经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近年来,我国将城镇化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某种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初衷。这要求我国既要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直接的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将从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特征、环境经济理论入手,围绕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分析、整治措施、实现城镇化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面临转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也在转变,作者将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泛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阐述了二者的互动机理,并为泛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建议,以期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不仅有利于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基于此,通过分析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指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基础上提出的,得到了国家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学术界当今研究的热点,因此,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经济规律和现实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趋势的观点;其后从数据角度对传统城镇化道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上述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5):711-714
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多种多样的挑战:产粮劳力减少,粮食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耕地资源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粮食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显得越发重要,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创造了新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战略经济带,探究其新型城镇化与数字经济的协调关系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0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新型城镇化和数字经济的面板数据,建立复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数字经济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且数字经济水平普遍滞后于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因此,我国应探索差异化地区数字经济推广的方案和策略,发挥长三角地区的辐射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39-240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同样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改善粗犷发展的城镇化模式,降低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措施。在新型城镇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农村规划模式已无法达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美丽乡村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成为当今乡村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以当前农村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参考国内外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能为新型城镇化条件下美丽乡村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杭州不仅仅面临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的挑战,更面临着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挑战。旅游引导的杭州新型城镇化道路,其实质就是通过旅游带来的消费集聚形成泛旅游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对杭州旅游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辅以对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模式系统梳理,并立足杭州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适应杭州市情的新型旅游城镇化发展路径,为杭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作为我国农业和人口大省的河南省,城镇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阐述我国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河南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了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变GDP发展至上的经济发展方式来建立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发展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巨大驱动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系统阐述,深入分析大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推动大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大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教育。大教育观以其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系统观,涵盖了终身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对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要通过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树立大教育观理念和构建大教育观实施机制,加快推进我国人的城镇化步伐,大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全国各地重要的经济工作之一,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以枣庄市滕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设现状的调研,分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措施,探索发展创新的模式及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赵怀石 《农技服务》2014,(11):12-12
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是在自然资源采掘及其产业化主导下的非农经济和人口集聚的过程,随着资源枯竭与产业萎缩,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安全问题、民生福祉问题等多重矛盾使以资源为导向城镇化路径难以为继。因此,为使我国资源型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转型发展,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从区域生态环境本底出发,统筹考虑城乡建设和人口、产业、资源、文化之间的关系,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城乡统筹、社会和谐为目标,走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化"道路。白山市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研究其"生态城镇化"战略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吉林省走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157-160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新时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抉择。推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我国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安徽作为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承上启下的过渡地带,当前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还不高,随着城镇化建设步入新型城镇化热潮,在长江经济带背景下全面推进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安徽城镇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加快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环节,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者存在相互关联的契合关系。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分析我国现有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