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海南中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下称中部山区)为研究区域,基于In VEST模型,定量评价1998、2005和2013年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空间变化特征,评价中部山区建设前后的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源涵养量稳中趋降。1998、2005、2013年中部山区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56.93亿、59.68亿、56.25亿m~3。从流域看,昌化江流域贡献了最高的水源涵养量,其次为万泉河流域。(2)通过多年的保护建设,中部山区调节洪水作用增强。1998、2005、2013年中部山区总产水量分别为97.3亿、97.6亿、93.5亿m~3。纵观3个年度中部山区的产水量,在2013年丰水年产水量较低,在1998、2005年平水年产水量较高,较好地起到了调节洪水的作用。从各流域情况看,昌化江流域贡献了最高的产水量,其次为万泉河流域。从时空分布来看,产水量由东向西逐步降低。(3)海南中部山区自2005年开始进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以来,天然林面积逐渐增加,生态系统防洪调水的功能大为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自然因素对祁连山区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祁连山区2003年水源涵养量、高程数据(DEM)和SPOT-VEGETATION遥感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研究区内差异较大的高程、坡度、坡向及植被条件与水源涵养量的关系,并提出水源涵养强度的概念,研究祁连山区自然因素对水源涵养量的影响。[结果]在祁连山山地水源涵养区内,高程为3 600~4 200 m或坡度为15~40°的区域水源涵养量较大;水源涵养能力最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阳坡(90~180°)或植被覆盖程度较高的区域。[结论]该研究为祁连山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植被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效的水源保护林系统能够确保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北京市建设与管理水源林以确保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自2009年起,北京市开启建设京冀水源林的项目,以此来保护密云及官厅水库上游区域的自然环境,扩增水库四周及上游集水区域的植被,提升水源林的涵养水平,降低两水库间的泥沙积蓄量。  相似文献   

4.
张家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水源涵养区,其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依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导则》,计算了河北省各地级市和张家口各县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利用综合指标法,计算了张家口近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张家口在国家层面上属于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在河北省层面属于水资源承载力好的地区;张家口各县区水资源承载力不均衡;张家口近5年水资源承载力不断提高,其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压力、生态压力的降低和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其中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耕地灌溉率的降低,污水处理回用率和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下水开采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为主要推动因素。而人口密度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是降低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给出相应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第一产业用水量,提高二、三产业用水效益;树立节水观念,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回补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滇东南典型岩溶湿地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区划目标前提下,在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工具,从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区域发展优势度3个方面,明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大区、6个亚区,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普者黑流域的生态功能区,明确各个小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林生态农业建设功能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低下,区域经济发展需以水源保护为前提;东部生态旅游功能区的生计模式搭配不合理,区域应将生态环保理念与经济发展结构相结合;南部湿地生态保护功能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突出,但工业污染严重,控制区域工业污染同时应采取相应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2014,(3):12
<正>一、建立农业节水体系1.优化配置农业用水通过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和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缓解重点农业生产区的用水压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视利用非常规水源,提高农业用水总体保障水平。在渠灌区因地制宜实行蓄水、引水、提水相结合。在井渠结合灌区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在井灌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南召县为例进行河南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选择土壤侵蚀、酸雨、水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水资源胁迫、土壤沙化、土地承载力等7个方面,完成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南召县自然地理特征与生态敏感性评价,将南召县划分为南召西部伏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南召低山丘陵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鸭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3个生态功能区,进而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及引导作用,为南召生态县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水源涵养量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土壤蓄水能力评价土壤的水分涵养量特征;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土壤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贵州赤水河流域0~20 cm 土层总水源涵养量在64.6~136.4 mm...  相似文献   

9.
东风水库是玉溪市重要水源地,是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的重点区域。为探究该区域森林水源还养功能,选取枯落物最大持水率、蓄积量、有效拦蓄量以及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层厚度、土壤最大蓄水量为评价指标,构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东风水库流域范围内的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都不是很好。水源涵养功能由大到小为板栗林、圣诞树林、冈栎林、混交林、杉木林。其中圣诞树林、冈栎林、板栗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较好,杉木林、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10.
子午岭林区对区域性气候、水源涵养和水资源平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次重点通过穿透水量、树干径流量和地表径流量三方面监测数据,结合量水堰和林区降雨量指标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分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阔叶混交林分次之,针叶纯林涵养水源能力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量评估黄山市2009~2018年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为地区的生态服务调节功能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降水量贮存法,结合多年降水量数据、每月遥感影像以及时空融合技术,分析了10 a间黄山市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单位栅格面积水源涵养量最高的地区位于黄山景区,最低的地区主要位于徽州区、歙县、祁门、黟县的城区;10 a,黄山市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96×109 m3;10 a以来,黄山市水源涵养量呈增长态势;4个季度中,夏季的水源涵养量最高,冬季最低;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中等重要的区域占比最大.结合10 a内地表径流的年际变化说明了反演结果较为可信.【结论】10 a间黄山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其生态环境总体较佳,是安徽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区.  相似文献   

12.
江河沿岸水源涵养林的优化配置是在对配置区域充分调查基础上依据现实资源情况及生态环境需要,特别是区域综合生态发展的要求上进行的,优化配置之关键在于对原来涵养资源的保护并采取技术措施加以资源优化。文章通过对广西来宾市北之江流域水源林的调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按区域自然及经济条件对水源涵养林进行资源优化,以此来发挥北之江沿岸森林的涵养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西宁市水资源现状的分析 ,阐明了生态环境恶化 ,是造成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的主要因素 ,论述了加快水源涵养林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西宁市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西宁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水源涵养在众多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揭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水源涵养服务重要区,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分区管理与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GeoDa与ArcGIS等工具,使用全域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分布模式,构建空间误差模型辨识水源涵养服务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分位数分类法进行水源涵养服务重要性分级。  结果  广西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85.36 mm,2015年总量为376.10亿 m3。全域莫兰指数为0.769,表明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依赖性。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最终从13项影响因素中筛选出7项进入空间误差模型,得出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经济密度对水源涵养服务产生显著正面影响,而人口密度和不透水率对水源涵养服务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识别出黔浔江流域及左郁江流域南部区域是水源涵养服务重要区,在相关政策制定与管理决策中需重点和优先考虑。  结论  广西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分布,并以低-低聚集和高-高聚集类型为主。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以及不透水率是水源涵养服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图5表2参28  相似文献   

15.
以冀西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大背景下,依据冀西北地区农村发展系统特征,结合内涵标准和国内外的生态型乡村建设经验,深入分析冀西北地区的乡村现状,在实地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冀西北地区现有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设生态型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揭示不同功能区的生态脆弱程度,对土地利用合理规划与功能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福建省三明市金丝湾森林公园为对象,选取坡度、植被覆盖度和人为可能性干扰因子等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布特征,结合耦合度模型确定功能利用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划分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重叠区与景观游憩区等4个功能区,各区面积分别为631.01 hm2(37.10%),844.91 hm2(49.68%),219.90 hm2(12.93%)和4.91 hm2(0.29%);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主要以Ⅱ级(0.2IEV≤0.4)和Ⅲ级(0.4IEV≤0.6)为主,整体呈中部偏低,四周偏高的分布特征;不同功能区脆弱性有明显差别,景观游憩功能区主要属于Ⅳ级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重叠功能区、水源涵养功能区以Ⅲ级生态脆弱区为主导;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的各功能区与对应等级生态脆弱区基本属于高级耦合,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凤城市自然地理条件,提出符合凤城市生态建设需求的林业生态功能布局,以建设辽宁省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为目标,以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系统的生态稳定性为重点,以现有的森林资源为基础,大力推进天然林及生态公益林保育工程、森林可持续经营工程,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全面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为全省水资源安全和大力实施青山、碧水和蓝天工程,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聚类分析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将洞庭湖区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功能区类型:湖堤保护区、农业功能区、集约开发区、生态涵养区。明确了不同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探讨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决策部门调控优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6,(23)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涵养水源功能调节水量指标,结果表明:全省森林每年调节水量为197.28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省水资源总量32.48%、大中型水库蓄水量的1.15倍,说明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对吉林省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方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陕南秦巴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宜耕后备资源少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方式,在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应综合考虑区域生产、生态、景观功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