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宁夏丘陵地区马铃薯抗旱节水增产技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宁夏南部山区的主栽品种宁薯4号采用起垄覆膜、起垄未覆膜和露地栽培3种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起垄覆膜栽培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快马铃薯生长发育进程,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马铃薯产量。起垄覆膜、起垄未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产量分别提高19 425kg/hm2、8 662.5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83.7%、37.7%;起垄覆膜栽培比起垄未覆膜产量提高10 762.5kg/hm2,水分利用率提高33.4%。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覆膜、缓释肥料在免耕春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2013年在江口县茶寨村上、中、下等肥力土壤中开展马铃薯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不覆膜普通复混肥料相比,采用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料并覆膜的栽培方式,马铃薯的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明显高于不覆膜常规施肥处理,比不覆膜常规施肥区平均增产4 066.5 kg/hm2,纯收入增加5 107.5 kg/hm2。初步认为,马铃薯采用覆膜、缓释肥料栽培方式,有节本、增效、省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毕节地区早熟马铃薯的高产配套技术。[方法]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处理的产量变化,明确马铃薯实现高产的适宜播期和栽培设施。[结果]3月1日播种,采用覆膜垄作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平均产量达到22 786.5 kg/hm2,纯收入21 297元/hm2,经济效益显著。[结论]确定了早熟马铃薯中薯3号的适宜播期和栽培设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马铃薯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问题,以陇薯10号为指示品种,在水地覆膜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田间农艺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对马铃薯田间农艺性状有着明显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株高、茎粗和主茎数明显增加;而块茎折合产量、单株结薯重和平均单薯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趋势变化。以施N 225 kg/hm~2的处理块茎折合产量最高,为39 961 kg/hm~2,较对照不施氮增产81.65%;单株结薯重最高,为570.45 g,较对照不施氮增加169.34 g;平均单薯重最高,为115.85 g,较对照不施氮增加38.71 g。说明水地覆膜栽培条件下,陇薯10号栽培的最佳施氮量为N 225 kg/hm~2。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5):22-23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施肥次数产量效果,以指导农业生产,在马铃薯用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基肥+苗肥+促熟肥、基肥+苗肥、一次施基肥作对照的3个不同施肥次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基肥+苗肥+促熟肥施肥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900.7kg/666.7m~2,生长势强,性状指标增加,经济效益和纯收入增加,马铃薯栽培适时追肥可以达到减少肥料浪费、提高利用率、增加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4种不同黑色地膜覆盖方式种植,研究不同覆膜方式的集雨保墒效果及对马铃薯生物性状、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适宜旱作区马铃薯对天然降雨的有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4种处理以全膜双垄垄侧栽培为最好,保墒增温效果高于其他处理,产量为39 121kg/hm2,单株结薯数为8.5个、单株薯重0.75 kg、大薯率为61.33%,较对照露地种植增产7 394 kg/hm2,增产率为23.31%,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分别增加1.4个、0.14 kg、15.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宁南山区马铃薯移动滴灌补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旱区马铃薯的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户用型移动式滴灌装置"为补水设施,对宁南山区马铃薯进行定期补灌,研究不同处理(①不补水(CK);②补水30m3/hm2;③补水60m3/hm2;④补水90m3/hm2)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使用"户用型移动式滴灌装置"补水可明显提高宁南山区的土壤含水量;灌水30、60、90m3/hm2的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了7032.5、13292.5、13637.5kg/hm2,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1.0%、77.5%和79.5%;3个处理马铃薯产值分别增加了5626、10634、10910元/hm2,产投比分别为4.02、6.26、5.07。[结论]宁南山区马铃薯每次补水量以60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马铃薯生长中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喷施多效唑能矮化植株,抑制地上茎杆生长,使植株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以喷施40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6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16 572.22 kg/hm2,比对照增产3 516.66 kg/hm2,增幅为26.94%,淀粉含量最高达19.48%,比对照增长12.54%。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区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试验研究,探索了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以联合作业机起垄侧播一体化栽培技术为最好,产量为30 866.67 kg/hm2,较不覆膜增产20.95%。由此确定了适宜半干旱区地膜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开展了不同追肥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中耕追肥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结薯层次,对马铃薯产量性状具有明显的影响,较不追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提质作用,其中以追施复合肥(含纯N 15%、P_2O_515%、K_2O 12%)225 kg/hm2效果较好,平均产量达到24 200 kg/hm~2;在马铃薯现蕾期至开花后期喷施叶面肥较喷施清水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其中以叶面喷施艾曼海藻碘广谱型植物调节剂增产幅度最大,较清水对照平均增产1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在临夏州东乡县对引进的保水剂旱可舒3005KL,进行了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后马铃薯单株薯块数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在每公顷施保水剂分别为45.0 kg、52.5 kg、60.0 kg时马铃薯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产量,分别为22 050.0 kg/hm2、23 047.5 kg/hm2、24 675.0 kg/hm2,以每公顷施保水剂60.0 kg的处理产量为最高,比对照19 110 kg/hm2增产29.12%。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谷子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追肥量,提供谷子高产高效施肥理论依据。以高产优质的谷子品种赤谷K1为材料,于2020年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田间试验,以不灌水不覆膜追肥10kg/667m2处理(CK1)和只膜下滴灌不追肥(CK2)为对照在谷子拔节期设置4个追肥量处理,研究了膜下滴灌追肥量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覆膜栽培可以缩短谷子出苗天数2天,提早成熟11天,减小谷子生产风险,并促进谷子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不覆膜传统追肥方式追肥10kg/667m2和膜下水肥一体化追施5kg/667m2的氮钾复合水溶性复合肥,都不能满足谷子生长发育对肥料营养的需求,不能达到本试验供试谷子品种的产量潜力。而膜下水肥一体化15 kg/667m2及以上追肥量同10 kg/667m2比较,业已不能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还小幅度的增长了谷子的生育期,增大了谷子倒伏和受霜冻灾害减产的风险,并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膜下水肥一体化追肥10kg/667m2的氮钾复合水溶性复合肥最为适宜谷子生产。  相似文献   

13.
对"台芥1号"在大棚和露地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施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栽培,以667m2施折合纯氮7.5kg为标准,两次追肥时间分别为出苗后10天和播种后20天。在大棚栽培模式下基肥占50%,两次追肥分别为20%和30%最好,产量达到44183kg/hm2。露地栽培模式下基肥占60%,两次追肥分别为16%和24%最好,产量达到47200kg/hm2。  相似文献   

14.
肥料运筹对喀斯特山区覆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是调控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以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为重点,在栽培措施优化前提下,以优质高产玉米PZH-15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各肥料处理对覆膜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分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15 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提高覆膜玉米植株的株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与覆膜玉米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的栽培措施条件下,将施肥量从315 kg/hm2降至270 kg/hm2,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增强,但处理间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在P 135 kg/hm2、K 203 kg/hm2、N 270 kg/hm2情况下,且于抽穗期深施追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是调控覆膜玉米产量与生理基础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钙肥是马铃薯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为了解施用钙肥对马铃薯产量及性状的影响,探寻马铃薯钙肥适宜用量,在氮、磷、钾配方施肥基础上,用四水硝酸钙作为钙肥原料,设计了0 kg/亩(CK)、10 kg/亩、15 kg/亩、20 kg/亩、25 kg/亩不同等次钙肥实物用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增施一定数量钙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性状指标增加,产量提高,其中施用10 kg、15 kg和20 kg处理增幅分别达到8.4%、23.6%和13.4%,达极显著水平,而其中以施用15 kg和20 kg两个处理效果最佳。但随着钙肥施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出现了长势和产量增幅骤减的现象,因此,建议在该试验气候土壤和钙素养分含量条件下的马铃薯栽培中,四水硝酸钙肥每亩施用15 kg至20 kg/亩(折合Ca O纯量4.35~5.8 kg)比较适宜,严格控制超量施用。  相似文献   

16.
秋季覆盖黑色地膜垄作侧播马铃薯综合效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显示:覆盖黑色地膜垄作侧播马铃薯综合效益均较对照突出,生育进程覆膜种植较露地种植生育期缩短9-10d;覆膜种植单株薯重在624.56-812.0g之间,较对照598.0g高4.44%-35.79%;小区平均产量最高为起垄秋覆黑膜垄上种植74.37kg;较对照小区产量平均值57.1kg高30.04%;不同处理产量较对照增产117.94-295.53kg/hm2,增幅在12.01%-30.09%之间。  相似文献   

17.
试验在行上覆膜、行间覆膜及不覆膜3种不同处理下,对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播种到6月中旬,不同覆膜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SPF-N>UPF-W>UPF-N>SPF-W>ck;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不同覆膜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则表现为:UPFW>ck>SPFW>UPFN>SPFN;8月上旬到玉米收获,不同覆膜处理下表层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小.同时,玉米产量以行间覆膜处理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0568.8 kg/hm2,较对照增加2000.5 kg/hm2,增产18.9%;UPF处理次之,较对照增加1004.5 kg/hm2,增产10.5%.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以行间覆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颜色的地膜为材料,在海拔25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研究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影响不同,白膜产量为2232.6kg/hm~2,比对照1997.4kg增产235.2kg,增长11.8%,蓝膜产量为2154.6kg,比对照增产157.2kg,增幅7.9%。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颜色地膜的马铃薯栽培试验中,白膜覆盖优于蓝膜,覆膜优于露地垄作。  相似文献   

19.
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模式下氮肥减量对大棚草莓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追肥条件下不同肥料用量对草莓物候期影响不明显,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等差异不显著。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草莓产量,滴灌追肥减氮20%处理,667 m2产量3 097 kg,为最高,增产率72.44%,667 m2效益38 206元,氮肥偏生产力为94.54,肥料农学效率15.37。与常规施肥相比,每667 m2节约氮肥成本15元,增加产值478元,产值提高1.28%。大棚草莓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技术,其氮化肥用量宜比常规施肥减少20%。  相似文献   

20.
垄作覆膜栽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了垄作覆膜栽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垄作覆膜栽培条件下,表现均比对照增产,尤以直播+垄作+垄上覆膜模式产量表现最高,为8 728.5 kg/hm2,比对照增产12.3%,直播+垄作+全田覆膜模式表现次之,为8 200.5 kg/hm2,比对照增产5.5%,直播+垄作+垄沟上覆膜产量与对照相当。在生育期表现上,垄作覆膜栽培均比对照短3~7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