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公园作为城市中心环境因素的重要载体,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赏、游憩、文化和健身的主要公共场所。希望公园能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一直是社会的主流观点。针对免费开放公园,还绿于民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免费开放式公园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溪生态公园是广州市白云山西侧的一块以绿地生态为主体的休闲带,也是目前广州市最大的供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免费公园。作为免费开放式公园,云溪生态公园围绕“利用环境求生存、利用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广州市公园“红棉杯”劳动竞赛紧紧贯穿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并把竞赛活动与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向管理要成效,向管理要突破,摸索出一条免费开放式公园管理的新路子。即按照“三个层次、三个标准、三个档次”的分级分类管理方法,从绿化、卫生、设施、服务及安全五个方面入手,推动公园各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云溪生态公园的管理实践是对“如何管理好免费生态公园”这个课题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在城市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随着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剧增的游客给公园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通过对昆明市西华公园免费开放前后生态环境容量的对比分析,探讨公园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再生力,以及如何在特定的生态区域内人为提高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容量因游客量剧增带来的矛盾,探寻城市居民与生态环境双赢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需要,同时还具有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本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州市区西湖公园、江滨公园、茶亭公园、于山公园、乌山公园、屏山公园等6个免费公园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提取出影响福州市免费公园满意度的显著因子,为免费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结果表明:游客对福州市免费公园的满意度达到满意;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公园的总体环境卫生、人体舒适度等是影响满意度的显著因子;以及通过对15项评价因子的重要度—满意度的象限图,分别对高重要-高满意、高重要-低满意等4个象限进行分析。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园林城市的同时,通过对免费公园的分析探讨,为福州市免费公园未来的建设提出相适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自建成开放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应,但游客在享受公园环境和服务的同时,也渐渐感受到公园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对该湿地公园多次实地考察,发现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设计建设不符合生态原则、忽视地方文脉传承、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缺失。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遵从生态原则完善景观,重点打造标志性景观,注重文化传承,完善配套服务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晓芳  吕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80-16683
构建城市梯度综合指数,对长沙市进行梯度评价。利用城市梯度得分,对长沙市进行梯度分区。选取居民对城市森林的利用、对城市森林和社区的总体满意程度以及对城市森林提供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的认知等3个指标构建长沙市城市森林社会功能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森林社会功能总体水平以及各指标因子与城市梯度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山体公园是山地城市利用自然资源打造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山体公园社会评价指标决定了城市山体绿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与有效开发可行性。通过对贵阳市、安顺市不同规模的山体公园进行游客问卷调查,分析了游客对山体公园的需求倾向、舒适度感受、满意度以及游玩山体公园的目的等数据,探讨了山体公园社会评价指标的各项比重,旨在为山体公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鹤林生态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园内景观资源较为丰富,但在游客满意度方面仍然存在部分不足。通过探究影响鹤林生态公园景观游客满意度的现状因素,以期为福州市绿地生态系统更新与建设及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选取鹤林生态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2月进行实地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68份。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得出游客对鹤林生态公园的满意度。【结果/结论】游客对于鹤林生态公园满意度综合评价值为77.101,其中准则层的4个指标因子满意度为:公园管理(78.654)景观效果(77.896)基础设施(76.675)交通出行(75.232)。根据对这4项指标所包含15个指标层的评价研究,提出改进公园的优化策略,为后期的公园景观提升改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颜石  彭月  李玮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230-232
利用1979—2008年长沙市风向资料、2001—2009年长沙控空资料及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长沙自动气象站资料对长沙市的城市效应做初步探讨,以为长沙市城市规划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长沙市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长沙市逆温层平均底高为294.45m,冬季逆温层强度最强;长沙热岛效应明显,干、湿岛效应不明显,西北及东南各有1个雨岛存在。在生态城市的建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能源利用和居民生产生活等领域考虑以上气象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城市化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人口最多的区域,市民对公园这个休憩场所的需求量很大,市民满意度是衡量公园体系是否完善的重要依据,体现着公园的人性化水平和各项设施的完备程度。作为公园管理者,倾听市民需求,逐步完善公园体系,提升市民满意度,形成公园、游客之间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对构建生态浦东、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浦东新区公园游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后,从游客需求、公园现状、养管水平、市民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城市农业公园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从休闲市场需求、城市生态调节、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归纳分析其发展的内生和外生动力因子。结论:居民休闲消费需求是其建设发展的拉动力,休闲特色是其建设发展的原动力,收益的高效性是其建设发展的驱动力。城市农业公园的建设发展能够显著发挥城市生态调节功能,并推进和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也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公园免费开放是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具体体现。诚然,免费公园作为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和舞台,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休憩的重要场所。但是,公园免费后各种管理难题随之而来,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尚需广大园林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开放式公园的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城市的中心城区和老城区内人口密集,建筑密度的扩大导致综合性公园绿地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居民的户外活动需求,由此一种新型的休闲绿地袖珍公园迅速发展起来。规模小、服务半径短、游客固定、贴近日常生活的小型公园将成为现代城市公园体系的主体,因此设计时要强调公园景观的大众性、趣味性和休闲性,争取为居民营造一个优质的户外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14.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等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且缺乏对湿地公园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标准,再加上功能区划分较为混乱,致使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此,本文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进而详细探究了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技术投入、创设协调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实行"以奖促治"的激励机制,是解决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要建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就必须充分了解居民与游客的支付水平和支付意愿。该文通过对白洋淀流域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CVM法对流域内居民与游客的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性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对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的影响,深化对居民及游客生态补偿意愿和支付水平的认识,为建立科学合理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是中国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中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笔者首先介绍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和内涵;然后从理论、技术和实践3个层面总结了中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3个层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最后从理论体系建设、低影响开发技术、二线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商业模式运行、非工程性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指出了当前中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未来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观光等的重要场所。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内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所调研的湿地公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以求丰富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理论,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观光等的重要场所。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内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所调研的湿地公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以求丰富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理论,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杨武英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1):192-193+196
为绿化荒山、提升环境质量,石河子市于2018年对将军山辽疆生态公园进行了植物景观改造。该风景提质项目总投资约为9000万元,覆盖面积近66.7 hm2。对此,通过分析生态公园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情况,初步引导游客赏析生态公园造景风格及景观特色,同时,将最初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融入景观之中,达到了“步步见花、路路有景、景随步移”的多彩自然生态景观效果,以期为日后生态公园的进一步修复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是保护并改善生态基础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其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和多样性种类。如今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都向往回归大自然,城市生态公园本质上是一个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休息、散步、锻炼身体并享受新鲜的空气,所以城市生态公园不应以孤立人类活动为代价,而应加以指导和规范,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公园生境景观设计的发展情况,根据城市公园生境景观设计原则,提出改进城市公园生境景观设计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