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是民主立法的要求,是宪法法律赋予公众的重要权利.公众参与立法能提升法律对社会实际的适应度,保证法律反映客观事实,提高立法质量并有利于法律实施.《森林法》的修订涉及山林权属中国家、集体、个人间的关系,发展林业需要调动全国社会大众的积极性,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公众参与其间.分析《森林法》的修订实践发现,公众参与修订的渠道狭窄,参与的机制规范性不足,修订结果中鲜有对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森林法》的修订尚未完成,未来需要拓展公众参与的渠道,完善公众的参与机制平台,落实对公众意见的反馈.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食品评价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对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的现实动因和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前者包括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存有疑虑、专家决策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以及公众科技民主意识的觉醒和参与能力的提升,后者包括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科技决策价值理性的彰显和科学高度社会化、体制化,并对我国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机制构建提出了若干建议,以使公众更好地参与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实现转基因食品发展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信任具有特殊信任水平高、制度信任有所发展、普遍信任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村民社会信任水平与其民主参与意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任水平与民主参与意识呈显著正相关,即社会信任水平越高,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相对越强,验证了"社会信任"理论与"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公民参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公民要求参与到国家公共事务中的诉求日益强烈。作为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民主尤其是公共预算中的公众参与被视为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国家财政的基本途径。让公民参与到预算当中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对于如何参与,即在参与机制上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有各地的实践,因此梳理和总结各地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析适合我国的预算参与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险社会和民主社会的研究背景,通过对风险管理的组织流程进行分解,把握风险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对应分析了各流程中参与主体的定位和作用。依据对现状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将公众参与融合到风险管理的各流程中,依次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法建议,以修正目前存在的不足。最后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利用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将风险管理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平台,真正地让公众参与到风险管理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和农村养老问题凸显,农村老年人呈现出人口基数大、增加速度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心化等特点,通过对诸暨市店口镇D村的实地调查,分析当地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以此为出发点,将善治理论运用到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中去,探索由政府、社会以及公众共同参与、共管共治的养老机制,构建由政府扶持、社会参与、主体自治的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祝才 《甘肃农业》2005,(11):36-36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民主原则在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延伸和发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对维护公民自身的环境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进程,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参与评价的公众范围、对象及时机,进而指出该法对公众参与规定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参与意愿,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和态度-情境-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借助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和分层回归法对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风险和过去经历对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2)行为态度在感知风险、过去经历与参与意愿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政策规制在行为态度与参与意愿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应从提高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优化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体验、改善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态度、营造促进公众参与的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升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参与意愿,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  相似文献   

9.
环境治理需要加强公众的参与。在我国,加强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环境民主、纠正环境治理政府失灵现象的要求,也是促进环境网络治理、改变我国公众参与不足现状的需要。加强我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的路径可以从四方面着手: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大力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加大对公众环境宣传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治理成为新时代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公众作为生态治理的主体、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产品的享受者和生态治理的价值目标,理应积极参与西北地区生态治理.公众参与生态治理有利于提升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推动西北地区生态民主.然而,当前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公众参与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资源行政管理体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 强调行政行为的单方性, 缺乏与相对人协商, 公众的参与程度低、缺乏积极性。行政机关过分关注政绩, 没有更好地考虑公众利益, 部门保护与地方保护成了环境资源管理的障碍。由于国家机关职能的转变和民主行政的要求, 公众参与环境资源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公众参与的范围应当扩大、层次应当提高, 但是对公众参与也应当有适当的限制,以环境资源行政合同和环境资源执法中行政和解制度为例, 探讨了公众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非营利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有效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带来的社会问题;作为利益表达渠道和协调机制,促进民主建设;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13.
倡导性规划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本文总结了倡导性规划理论与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以武汉市公众参与规划的实践为例,阐述了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种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整理公众参与调查研究——以费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点整理公众参与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协调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使社会评价效益最大化,因此对其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实证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选取费县为调查对象,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公众参与现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其他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公众参与的情况,根据公众参与的总体框架,总结出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公众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在今后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中,力求使公众参与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使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5.
环保信息公开与宣传不仅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为环境保护的社会和公众监督提供了法律基础,而且它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力行阳光政府理念,并促使企业自觉守法,努力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以环保信息公开与宣传为研究背景,主要分析了该政策对公众参与的影响,并探讨和思考了如何更好地促进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制度设计。在研究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相关问题时,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要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美国和德国分别作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其关于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具有典型性,所以本文以美国和德国为视角研究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通过对比美国和德国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发现二者共同点与差异,为中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斯.韦伯社会结构理论在强调经济因素的同时,还引入了文化与政治因素一起作为重要的分层属性,形成了财富、声望、权力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模式。本文试图以韦伯的分层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若干因素,进而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三方面探究其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对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提高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开展的专项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农民参与意愿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制度建设、社会资本与行为表现等对农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健全教育体系、培育社会资本、扩大公众参与权和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等方式,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识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公共雕塑的母体,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推动城市文化建设、陶冶公众情操、提高公众参与度、推广地方文化等方面,对公众都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提高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对公众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吸引公众参与,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人是互动的关系,环境对人有塑造作用,人也可以作用和改变环境。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要求。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逐渐发展的,取得了许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就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公民观教育,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诉讼机制等等。将公众参与政府行为程序制度化,确保公众能够表达自身利益,多方利益能平衡,政府行为受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