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73-174
富硒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部分,构建富硒产业可以打造区域农业的竞争力。在分析常德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发展富硒产业对常德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提出构建富硒产业来发展常德市现代农业的目标、路径以及措施,从而促进常德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津区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16年,建成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其中在南部山区大力发展名优茶叶,建富硒茶叶基地1个,面积为1 333.33hm2。该文就江津区茶叶生产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西富硒功能农产品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富硒功能农业是实现生态高值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战略突破口。本文对广西发展富硒功能产业的现有资源优势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几点科学推进广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陕南安康是全国富硒土壤资源面积最大、最宜开发利用的地区之一,从政府的视角,通过对陕西"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实证研究,提出陕西"富硒"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相关建议,以促进陕南富硒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青海省在5年的发展中,富硒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加快推进"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蔬菜加工"三位一体的富硒果蔬产业发展模式。在沙沟回族乡大寨子村建设冬暖式温室墙体50栋,新庄村流转土地60公顷;富硒黑蒜加工基地、富硒马铃薯薯条和青稞饼加工车间建设完工。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0310公顷,实施畜牧业项目14项,富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总投资4.7亿元,为构建现代富硒产业体系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江津区富硒产业基本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富硒产业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发展富硒农业是广西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硒农业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文章概述了现代农业和富硒农业的涵义,结合广西富硒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阐述了广西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发展富硒农业的必然性,提出了强化基础工作,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启动力;壮大开发力量,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推动力;抓好示范建设,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带动力;培育特色品牌,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竞争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加大科普宣传,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影响力等加快富硒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丰城市充分利用富硒资源优势,把富硒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农民增收的支撑点和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形成富硒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本文通过对丰城市富硒农业示范区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技术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富硒功能农业是实现生态高值农业与"质量兴农"的战略突破口,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拥有中国目前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和一大批天然富硒农产品,发展原生态富硒功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广西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取得了一些成果,富硒农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工作起步较晚,富硒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发动阶段,发展存在着标准不够完善、产业链条较短、科技支撑薄弱等问题。广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应立足广西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延长产业链,补齐创新链,构建服务链,积累数据链和提升价值链。  相似文献   

10.
江津区农村产业发展,既面临诸多优势,也面临政策扶持不够,政府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缺乏,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高等具体的现实困难,对此,在逐步推进"互联网+富硒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中,应从加大政策配套和支持力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行业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助力江津农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30%-50%富硒产业是现代功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富硒农产品市场售价比一般农产品高出30%-50%,富硒农业正成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朝阳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12.
富硒产业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强力产业支撑,分析了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即注重"三个突出",丰富富硒产业发展内涵;坚持"三个并重",培育富硒产业发展主体;强化"三个作用",创新富硒产业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打造以"中国硒谷"为抓手推进湖北省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探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硒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特色产业已悄然兴起,多地政府部门正在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极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打造富硒品牌。富硒中药材也被作为中医药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来培育和发展。笔者阐述了硒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功效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分析了当前富硒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以及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开拓前景,并针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开发富硒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清水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日益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2021,(4):52-54
正发展乡村农业特色产业是推进脱贫、防止返贫的基础,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邯郸市始终围绕着产业发展和带动脱贫两个环节,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在产业扶贫减贫中,实现了产业自身的快速发展。通过产业扶贫,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完善新型组织体系,全面解决群众增收问题,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土地流转,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正桃源县天然硒资源丰富,土壤中硒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73毫克每千克,远高于世界土壤中位值0.4毫克每千克和中国土壤平均值0.29毫克每千克。近年来,桃源县充分发挥天然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切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产业发展成效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桃源县各乡镇(街道)根据自身条件与特色,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集中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已基本形成了"北部稻米、南部茶叶、东部果蔬、西部杂粮、中部油茶"的富硒产业集群。目前,全县有28个乡镇(街道)、283个村、4.6万多农户投入富硒产品开发,共建基地67个,发展富硒作物种植面积约36866.67公顷;产品年产量18.36万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0.27亿元、利润4.35亿元,助农增收3.12亿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硒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国内外市场对富硒产品需求量大,因此发展富硒产业是顺应市场需求、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城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针对市场及本溪县发展现状,本文分析了硒产业的发展前景,以期推动特色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以工业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进而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最终达到农业农民农村的"强、富、美"。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江津区的土壤中富含硒元素,当地农产品中含有较多的硒元素,江津区以此为优势资源,加大了对富硒农产品的开发。从种植地块及品种的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江津地区甜糯玉米富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此促进该区富硒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富硒产业有利于充分开发我国富硒土壤资源,改善各地区硒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现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分析富硒产业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统计数据,对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富硒产业起步较晚,依赖当地硒资源与政府扶持;富硒产品类型多样,但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全,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硒资源分布状况、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政策、品牌和营销意识.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