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巴里坤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马铃薯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科技含量,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巴里坤县农机部门结合哈密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从解决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瓶颈和关键制约因素入手,探索适宜巴里坤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而巴里坤县种植的冷凉十字花科蔬菜面积越来越大,小菜蛾危害也愈加严重。本文通过对小菜蛾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巴里坤县冷凉蔬菜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食葵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经济价值高、用途广等特性。本文通过食葵在巴里坤县的3年种植试验,总结出食葵高产栽培技术,为巴里坤县种植高产食葵提供技术支持,使食葵种植逐步成为巴里坤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巴里坤县食葵种植面积达上万亩,667米2经济效益增长30%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巴里坤县气候冷凉、干旱,种植作物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巴里坤县气候特点以及油菜生长习性,2009年从昭苏和新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巴里坤县大河镇饲用地膜玉米规模化发展现状及加快其发展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通过巴里坤县小麦"3416"田间肥效试验,获得巴里坤县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巴里坤县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构建巴里坤县小麦施肥  相似文献   

7.
巴里坤县地处新疆东北部,全县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有天然草场19106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13320平方公里,是一个牧业大县。近2年,巴里坤县根据地区发展战略部署,加大了饲用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8.
2008年新疆省哈密巴里坤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2009年奎苏镇开始该项目的试验示范工作,到2012年底,在巴里坤县奎苏镇先后完成包括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深松作业和化学防治内容在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对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认为该项目在巴里坤奎苏镇是可行的,它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0引言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巴里坤县生产格局单一。随着淀粉加工厂的建成,种植马铃薯成为巴里坤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春小麦是巴里坤县的主栽作物,每年种值面积占总播面积的80%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引进、试验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才能为巴里坤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利的支持.为筛选出适合巴里坤县气候、土壤、栽培条件下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的种埴效益,巴里坤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小麦新品种,在中高水肥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1.
巴里坤县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无霜期短,能种植的作物较单一,大麦是主栽产品之一。2011年,巴里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奇台引进大麦新品种,通过试验,鉴定其在巴里坤栽培的适应性,为推广高产优质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巴里坤县按照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针对巴里坤县南山坡自然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决定以303省道为界,向南延伸1.2公里开始植树,实施南山坡万亩生态林工程,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蔡春雷 《农村科技》2013,(12):48-49
人生果原产新西兰,可食率达95%以上,具有低糖、高蛋白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的特点。作者结合巴里坤县特殊的气候条件,经过多年试验.总结出适合巴里坤县土壤条件的人生果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近年来,哈密地区因地制宜,根据自然优势,确定主导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伊吾县淖毛湖镇、巴里坤县三塘湖乡中晚熟哈密瓜、哈密市南湖乡早中熟哈密瓜、五堡大枣、巴里坤县奎苏镇马铃薯、大麦等一系列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促进了哈密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伊吾县淖毛湖"天山密王"哈密瓜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更是哈密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5.
秦培敏 《农村科技》2014,(11):14-15
<正>马铃薯是巴里坤县主栽作物之一,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都在1 000~1 333公顷。巴里坤县平均海拔1 650米,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不但种植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在生产中,提倡在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基础上,推广使用钾肥。并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讲究氮、磷、钾配比合理,做到环保、节本、增效。一、品种选择选择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巴里坤县马铃薯主栽品种为大西洋、紫花白,其它品  相似文献   

16.
正板蓝根是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和叶味苦、性寒,都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巴里坤县气候凉爽,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种植的中药材品质好,有很好的药用价值。2016年,巴里坤县农技中心引进中药材板蓝根在我县农丰园蔬菜种植合作社示范种植2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达到575.8千克(鲜重)。现将巴里坤县板蓝根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播前准备  相似文献   

17.
倪瑞清 《农村科技》2010,(12):39-39
<正>巴里坤县气候寒冷,适宜种植的经济林木品种单一,林业经济效益低下。近几年我县引种了李树进行试种,从试种情况看比较适应巴里坤县的气候特点,目前部分已开始挂果。  相似文献   

18.
巴里坤县露地荷兰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里坤县大河镇地处巴里坤盆地中部,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农业大镇。因地处高寒山区,受地域及气候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种植春小麦为主的单一局面。近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出现了部分耕田撂荒的现象。针对巴里坤县的生产现状和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优势,特引进荷兰豆进行露地栽培试种。荷兰豆抗旱能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在巴里坤县种植,产量达到900kg/666.7m2左右,产值在3000元/666.7m2左右,比同等条件下小麦纯利润高出  相似文献   

19.
胡麻又名亚麻,是一种高寒干旱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性,适于在巴里坤县种植,且经济效益高于小麦,种植胡麻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巴里坤县旱地胡麻栽培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分析了巴里坤县水土流失特征,及水土流失的危害,防治现状。总结了巴里坤县水土保持不足之处,提出了以“绿荒山、增绿地、治沟河、平矿坑、保湿地、促生态、早规划、严落实、强监测”的水土保持防治对策,为维护该县的良好生态、保障饮水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