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扶贫的关键是明确致贫原因,根据不同的致贫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达到精准脱贫。本文通过对X县贫困人口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发现X县脱贫攻坚效果显著但是质量不高,脱贫人口还存在返贫风险,脱贫户自我持续发展和稳定脱贫还需加强;同时,根据导致贫困发生的原因,开展贫困制约因素的分析;最后,结合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X县做好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的措施建议,为新疆南疆地区贫困县脱贫提供参考,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2022,(1):6-7
2021年以来,在全国实现全面小康之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确要求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云南省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专项行动",即建立"一平台三机制"."一平台"是指建救助平台,在县级政府层面建设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平台,定制"找...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时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仍然是我党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洛南县石坡镇党委和政府,面对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致贫原因多样等诸多问题,提出扶贫更需扶智、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金融扶贫、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以期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评估——来自内蒙古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蓝平  杨美临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1):9-11,26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迎接大考的关键之年,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筑牢"民生底线"的重要一环,其成败与否事关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底色.当前,云南省已采取了一系列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保护工程,但在贫困地区水源地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村饮用水水量和水质保障工作任务繁重、农村水源保护与扶贫开发存在现实矛盾、跨区域供水产生被动贫困等问题.面对农村水源地保护的现实困境,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该文提出了增加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扶贫资金、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绿色发展有效衔接、建立跨区域水源保护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以确保云南省农村饮水保护工作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四川的脱贫成果将受到全国人民的全面检验。当前有一部分已脱贫人口仍存在返贫的风险,对此,四川将如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致贫返贫的风险,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近日,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脱贫攻坚办主任、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脱贫攻坚工作不是每年"交账"就完了,是连起来2020年如期向党中央要"交账",向人民群众要说明白。"所以从2016年开始,每年有很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剩下的不多了,退出去的很多。但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期,也是五年过渡期政策落实阶段.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三农"工作将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部分脱贫地区群众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返贫、致贫风险仍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背景下,建设医生队伍和健康扶贫工程是重要途径之一,为农村的贫困人口提供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强化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真正将健康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实现脱贫攻坚的发展目标,真正避免出现因病致贫返贫的情况。本文对脱贫攻坚背景下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精准扶贫是关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十三五"规划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要打赢扶贫攻坚战,就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目前,精准扶贫已进入到了攻坚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政策手段。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全国现有7000多万贫困农民,其中因病、因灾、因学等因素致贫、返  相似文献   

10.
张高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2):250-251
为了深入研究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以六安市独山镇太安村为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太安村基本情况,以及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制定靶向政策、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强化党建引领等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经验。由此引发了关于破解农村发展困境、深入探索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领头作用、政府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保驾护航、区域政策优于产业政策分析、规划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五方面关于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的防止易返贫人群返贫或部分农村人群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实证调研后脱贫时代农村地区返贫人群状况.结果表明,商丘市脱贫人群返贫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农村地区"脱贫工程"表面化、扶贫投入形式化、风俗习惯庸俗化等.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返贫人口等部分特殊群体,要建立起有效的帮扶机制,主要包括完善社...  相似文献   

12.
正4月7日开始,短短20天的时间里,河南新任省委书记和省长分赴各地,对扶贫工作进行密集调研,由此开启了河南脱贫攻坚的全面冲刺。全国最多人口的河南,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已经使大批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但另一方面,"群众致贫原因复杂,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的局面,也注定了河南在接下来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将处处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攻坚拔寨,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这显然是摆在河南面前的一件大事情。"要真扶贫,扶真贫,实施精准扶贫。""要切实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136-138
近年来,广西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尚未脱贫的贫困户,其致贫原因更为复杂,脱贫主体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需要解决的都是扶贫攻坚期难啃的"硬骨头"。广西与云南毗邻,都属于欠发展的西南多山落后地区,贫困程度相似,致贫因素相似。已经在云南地区取得不错成绩的"零分贝"平台将公益力量有效地引入到扶贫中,进一步壮大扶贫的主体力量,其取得的喜人成绩和经验对广西新阶段该如何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人口存在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复杂的致贫原因、自身能力的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都给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的治理带来了阻碍和挑战,妥善解决以上问题既是脱贫攻坚战役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拓宽贫困治理理念,完善贫困识别机制,创新增收模式,弥补自身能力不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供给水平就成为解决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现阶段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少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被大病、慢性病压垮,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基于此,通过以坡头镇为例,对医保精准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当前阶段已经到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攻坚时期。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重点还是要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设上。本文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1982年由中央"1号文件"决定组建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演变而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今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主体,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定要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的地位,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找到云南省精准扶贫新动能和关键点。【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选取88个共性县(市、区)并按照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划分,对云南省精准扶贫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贫困地区资源环境是建设绿水青山的天然"本底";贫困地区农村和少数民族人口是精准脱贫的"聚焦点";贫困地区具有将优势和潜在劣势转化成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闪光点";贫困地区农业和科技是精准脱贫的"着力点"。【结论】研究结果为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明确提出反贫战略新目标——"防止贫困代际传递"。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新目标的提出给贵州省脱贫攻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文章从自然环境性因素、政治制度体制性因素和贫困主体自身因素三个方面来剖析贵州省贫困代际传递的致因,以破解贵州省贫困困境,向致贫的顽固"穷根"宣战,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9.
以川西北高原藏区中比较典型的民族区域——理县为研究区域,在四川省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省级验收考核第三方评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出理县的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并通过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梳理出理县的优势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理县精准扶贫面临的精准识别难、扶贫难度大和脱贫难、返贫易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以"教育扶贫""旅游扶贫"和"互联网+"这3种扶贫模式,来实现理县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边疆民族农村地区既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短板"。以吉林省延边地区农村为例,深入分析其贫困原因与其脱贫道路上的困难,走出一条贴合现状、贴近农民的延边地区农村脱贫振兴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