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散养鸡的养殖中,疫病防治技术十分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散养鸡的疫病原因,阐述了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实践应用,总结了疫病防治技术在散养鸡养殖中的重要性,旨在提高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实现散养鸡养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8):157-158
<正>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生猪养殖从散养逐步向养殖小区、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但农户散养仍然占很大的比重。由于当地年平均气温比较低,养殖时间短,散养农户不注重饲养技术致使养殖经济效益比较低下。为了使农村散养户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掌握生猪养殖技术,对近年的推广生猪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户散养的奶牛养殖模式在我国奶牛生产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而相比规模化养殖、养殖小区,农户散养方式的奶牛养殖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推广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帮助散养农户进行技术更新,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4.
主要分析了散养奶牛的养殖技术要点,旨在提高散养户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伟 《甘肃畜牧兽医》2021,51(12):22-23
近几年,民勤县大力支持养殖业发展,全县整体养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养殖种类不断丰富,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散养鸡养殖场的数量大幅增加.为了确保散养鸡养殖效益,需重视散养鸡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本文就散养鸡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广大散养鸡饲养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养殖成为家禽养殖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普通小型的养殖户多以散养为主,不利于家禽疫病防控,一旦出现某些疾病后,无法及时进行疫病防控,进而导致家禽死亡。本文介绍家禽散养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及应对策略,供参考。1散养家禽存在的问题1.1散养家禽的养殖环境农户的散养家禽养殖环境安全保障不够,通常养殖场周边野生动物种类众多,养殖期间不重视消毒工作,造成饲养环境恶化,疫病频发。  相似文献   

7.
散养土鸡一直以来均是农村养殖业中的特色,消费前景极为广阔。但散养土鸡养殖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笔者就散养土鸡养殖技术相关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畜禽的养殖规模,逐渐由散养户、中小规模向大型化、集约型养殖规模转变,但中小规模养殖和农村散养户仍是我国现阶段的养殖主体,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大型养殖场,但难点在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目前,在我国以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改变,散养鸡的养殖方式逐渐兴起,由于散养鸡、跑山鸡的肉质紧实鲜美,散养鸡和跑山鸡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由于散养鸡与圈养鸡在饲养管理上存在差异,部分养殖户不懂养殖技术及防病技术,导致饲养的散养鸡不同程度出现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在不同饲养方式对麻花鸡肉质性状的影响,对来自农牧区山地荒漠草地散养、林下草地散养、集约化养殖的3种不同饲养方式的10只120日龄的麻花鸡进行了肉品质检测,测定项目主要包括嫩度、蒸煮损失、失水率、系水力、p H值、TVBN(总挥发性盐基氮)、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10项。检测结果表明林下草地散养养殖鸡肉肉质最好,说明林下草地散养养殖好于农牧区山地荒漠草地散养,农牧区山地荒漠草地散养好于集约化养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从散养模式向规模化饲养逐步过渡阶段,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呈现出规模养殖与散养模式并存的局面,我们所面临的生猪疫病防控压力依然严峻,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由于规模养殖技术不足,仍然使用老的养殖经验进行管理,往往出现疾病暴发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虽然规模养殖较散养户易于管理,但因养殖密度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散养户具有自给部分饲料资源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可形成生态良性循环体系的基础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取得长足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散养户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疫病流行成为家庭散养户最无法抗拒的亏损因素,养殖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和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使散养户的养殖风险骤升,加之政府的奖励、扶持政策又相对较少受惠,并在生猪销售价格上常处于劣势,使散养户的发展举步维艰。但就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生猪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猪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分析了近20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和农户散养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经济效益和要素替代关系,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规模经济是我国规模养殖模式加速发展的原因。同时发现农户散养的平均生产成本与规模养殖接近,因此农户退出生猪养殖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生产成本方面;农户散养生猪的资产专用化程度低,退出市场灵活,对规模养殖模式具有减震的作用;农户散养可利用劳动力兼业或以机会成本较低的相对弱质劳动力为主,在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农村稀缺的资本投入;农户散养的精饲料节约,对于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仅从经济角度分析,规模养殖和农户散养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农村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农村散养户是我国农村动物养殖行业中极为关键的一个部分。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农村的养殖空间比较大,有利于动物的大规模养殖,而且养殖动物前期所需的资金投入相对较低,这些都是农村散养的优势。但是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问题屡见不鲜,给农村散养户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做好农村散养户动物防疫工作,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的养猪方法多为散养,散养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资金的支出。但农村养殖的防疫问题显露的十分明显。农村猪养殖存在很多的困难,农户文化知识匮乏,科学技术能力差,政府不能大力的支持,都给农村散养户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散养牦牛的疫病防治是牦牛养殖中的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对疫病进行防控能够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收益。本文主要论述了几点散养牦牛疫病防治技术,供散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方式已从过去的以粗放式散养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为主,养殖分布已从过去重点在城镇近郊转变为城镇远郊,城镇近郊已不适合养殖,规模养殖和散养都很少,城镇远郊仍有数量较多的散养,并依当地的产业结构有不同品种的规模养殖。在养殖方式和布局都发生转变的新形势下,如何调整动物防疫工作,使其与之相适应是我们动物防疫工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进行鸡养殖时大多采用散养的方式,与笼养方式相比,采取散养方式的鸡肉更加鲜美,但是养殖周期比较长,而随着散养农户数据的不断提升,鸡疫病现象越来越突出,文章主要对农村散养鸡疫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最后研究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猪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疫病的防治,只有疫病防治科学高效才能助推生猪养殖产业良性发展。与规模化养殖相比,我国农村地区主要以散养生猪为主,散养生猪的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等病毒致病几率较高,这与部分养殖户的散养技术水平、资金投入、观念意识均较低有关。散养生猪疫病防控成效不显著以及防治不及时将直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防治生猪疫病、保证生猪健康生长成为散养户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探析散养生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助推生猪养殖产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养殖经济的发展,散养家禽养殖范围显著扩大,为了保持家禽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家禽整体数量、基本产蛋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散养家禽防疫控制成为重中之重。研究显示,由于散养机制的灵活性,疫病容易反复,故此动物疫病应成为散养家禽首要防治疾病。本文着重探讨散养家禽防疫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为应对散养家禽疫病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