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分析农村失独家庭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帮助失独家庭修复家庭环境、重建社会关系并整合社会资源,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社会救助,重斯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加,由于独生子女突发疾病或意外性事件离世,使得失独老人群体增加。失独老人大多数年龄在50周岁以上,他们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阐述失独老人基本情况,探究失独老人经济来源少、精神世界缺乏、医疗救助水平低、社会对其关注度不高和养老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更加合理解决保障失独老人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昕  王伊婷 《吉林农业》2015,(4):122-124
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唯一的子女遭遇意外或重大疾病离世从而成为"失独家庭",在遭受丧子打击的同时,养老问题将成为失独家庭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现状及困境,通过借鉴国外社区养老的先进经验,提出从健全社区管理机构、建立社区帮扶机制、成立社区养老基金、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等方面构建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81-182
失独家庭是自1982年推行独生子女生育政策以来出现的特殊群体,失独父母大多50岁左右,即将或已经步入老年,他们的生活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帮扶。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助政策,但这些政策存在一些缺陷,不利于失独家庭生活困境问题的解决。文章对这些扶助政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很大作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尤其是失独家庭数量的快速增长对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学术界对失独家庭的研究涉及到失独家庭现状、目前的困境、帮扶的对策等方面。本文也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失独家庭的状况进行综述,对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其中研究的不足,为以后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在减缓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失独家庭"的出现及不断增长。独生子女家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而独生子女的父母却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成为"失独家庭"。在中年时期,失独父母遭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家庭陷入困境。工作者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遵循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宗旨通过使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介入C家庭,使C家庭脱离悲痛状态,得到经济、情感及社会多方面的帮助,实现社会融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焦点对准到计划生育国策带来的后遗症问题上,农村失独家庭也自然引来了较多的关注,但当前对农村失独家庭的研究还较少,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成体系。结合社会工作的增权理论,转变以往的改善农村失独家庭从政府、社会团体支持的角度,从失独家庭自身能力的培养等角度入手,为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的改善提供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失独老人"数量快速增长,其养老保障问题已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目前,农村"失独老人"养老存在保障资金不足、权益受损、老而无依等问题。本文将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运用于农村"失独老人"养老保障研究,认为有效解决农村"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需要同时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社会的调节机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农村失独老人所面临的养老困境,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加大救助力度、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支持民间组织介入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失独群体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这一群体养老问题的凸显,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了专家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失独养老的概念、困境以及对策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出了失独老人主要面临的两大困境:经济、健康,并提出了政府健全制度完善法律,社会组织协同各方合作,社区主动帮扶,市场提供经济援助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作为一项惠及困难职工的"温暖工程",天脊集团工会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2011年以来,天脊集团工会在学习"西山煤电集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调查统计困难职工情况,建立了公司三级(中心、站、点)帮扶网络、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活动和针对困难职工开展8项救助活动的"318"常态化帮扶机制。一年多来,天脊集团工会共为223户困难职工家庭发放了救济救助"爱心款",慰问看望患病职工群众573人次,用于送温暖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然而,扶贫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死人吃低保、养懒汉、多重救助等等。目前的精准扶贫战略在农村贫困救助制度完善上出现了一些弊端与不足,显示出"不精准"的信号,为此,本文在综合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准三职"新对策:精准对象,培养职业识别第三方;精准帮扶,培养职业帮扶第三方;精准管理,培养职业监管第三方;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一个新思路,走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62-164
不同的失独家庭对经济扶持、精神慰藉、日常照料以及医疗保障等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目前针对失独家庭普惠制扶助模式容易导致供给与失独家庭需求之间的错位。因此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需求进行分析,并以需求为导向构建依托政府+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市场等差异化养老供给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管鹏 《河南农业》2016,(32):4-6
关于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基本状况,本文从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的养老保障措施入手,分析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真实水平,分别从经济保障水平、精神保障水平、日常生活照护水平三方面了解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真实状况,为政府提升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育贫困是教育领域内物质和精神匮乏的总和。教育贫困既有经济、制度、政策方面的原因,又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层面,表现为经济投入、制度政策、思想观念和社会救助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扶贫是一种"造血"式的扶贫。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7,(23)
正日前,《哈尔滨市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出台。《细则》涵盖社会救助基本内容和操作程序。同时,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9项制度和社会力量参与作为社会救助基本内容,即"9+1"救助模式,构建起分工负责、相互衔接、协调实施,政府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细则》新增对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通过运用和强化农村中蕴藏的丰富社会资本,在社会化养老现阶段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对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持有农村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实施现金、实物或者帮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誉为社会救助的"最后安全网",这一制度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中发挥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新洋农场有限公司制定《实施精准扶贫五年规划(2016-2020年)》,按照"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总体要求,突出"政策保障一户不漏,专项救助一个不少,社会帮扶一刻不松"三条主线,狠抓"帮扶体系完善,帮扶资源整合,帮扶资金到位,帮扶标准提升"四大关键,转变帮扶方式,提高帮扶精准度,逐步构建全方位、广覆盖、制度化、常态化的帮扶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一、精准识别,迈好帮扶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6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方面,未来将有多项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将加快完善基本医保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同时,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对突发重大疾病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临时救助帮扶力度,积极发动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进行救助。那么,农村大病医疗能救助哪些病?报销比例是多少?哪些病不属于大病医疗救助范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