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问题。方法选取8个与出租车资源配置程度相关的指标,收集不同城市关于这些指标的数据,使用向后逐次回归分析法,利用EVIEWS得到回归方程,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各城市的空载率,对"打车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影响打车困难程度的因素,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出租车补贴价格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PSS、Excel软件,得到补贴价格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设计一个新的打车软件服务平台和合适的补贴方案,将其应用于北京市。结果得到北京各年的空载率和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补贴价格与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而得出补贴可以缓解"打车难"。该方案使得设计的打车平台市场占有率达到10%,即表明方案能达到司机、乘客、公司三方平衡,说明了该方案是合理的。结论就目前而言,国内出租车资源利用率较低,而补贴方案对缓解"打车难"有缓解作用,但是不能彻底解决"打车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互联网+"时代打车软件服务平台下的出租车资源配置问题。方法首先使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其次综合运用数形结合、多元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灵敏度分析等方法和EXCEL、MATLAB、SPSS、STATA、EVIEWS等软件编程,构建出租车供需量的相关模型、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劣单拒载模型和出租车里程补贴规划等模型。结果通过出租车供需量的相关模型和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模型得出评价出租车供需量的合理指标有GDP、交通工具拥有量、居民等车时间和里程利用率等及时间上早晚高峰供需较为匹配,而中午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空间上供需量均与经济发展程度呈正比,较为匹配等结论。然后从供给量不足和供需分布不均两因素出发,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劣单拒载模型,得出影响供给的指标中,里程利用率和出租车万人拥有量对出租车拥有量的贡献率最大、司机的预期收入与拒载率呈正比和候时费与拒载率呈反比、现金补贴较积分补贴和高峰奖励补贴的有效性差等结论。结论结合各公司补贴政策的优缺点设计出分时段积分补贴和空车堵车"里程"补贴2种补贴方案,并从供求平衡和预期利润2个角度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别构建了出租车里程补贴规划模型和出租车经营利润模型来论证空车堵车"里程"补贴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出租车供求匹配的长期和短期模型给出了打车软件平台上优化的补贴方案.长期模型中,建立出租车需求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供应量公式.短期模型中,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每天高、中、低峰的出租车需求量,建立高、中、低峰供应量多元线性自回归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得出分时段的适用于网络平台的平衡供需的补贴方案.互联网时代的补贴方案依赖于实时更新,广泛全面的大数据,更及时,多样,具有针对性,不仅有效实现了软件平台公司的盈利,也最大可能地满足了乘客,政府,由司机代表的出租车公司的需求,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优化出租车运营方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APP已成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人们生活、出行等方方面面。其中在出行领域,"滴滴打车"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成为该行业的执牛耳者。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滴滴打车"迅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人们可以通过"滴滴打车"叫车,只需输入自己的所在地、目的地等信息即可,"滴滴打车"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而且还有车费补贴,用户在到达目的地付款时自动扣除,解决人们出行难得问题的同时还减少了人们的出行支出,因为"滴滴打车"这样的切实际的为用户考虑,"滴滴打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赢得了客户市场。  相似文献   

5.
《农家科技》2014,(3):16-16
随着嘀嘀打车、快的打车先后提高补贴优惠标准,硝烟弥漫的“打车软件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使用软件的的哥与乘客都得了实惠。但这看似“皆大欢喜”的结果背后,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如今在街头招手打车却变得比以往更困难。打车软件火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相似文献   

6.
供求非均衡是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显著特征。本文在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双曲线市场聚合方程,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供求非均衡模型,利用2008—2018年中国31个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面板数据,对市场的有效供给、有效需求、非均衡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测算,以探究非均衡的演化态势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度存在明显差异,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整体的供求非均衡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当前处于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过旺的状态。为了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偏离的非均衡态势,本文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险种补贴、加快保险科技和农业保险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顺强  李宏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04-7505,7508
借鉴农业基础理论、农业多功能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公共财政等理论思想,以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多功能性、正外部性和粮食供求的特殊性为基本依据,分析了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指出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服务型政府的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8.
姜松  曹峥林  王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78-10680
基于重庆市农业"四项补贴"的经验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分析农业"四项补贴"对粮食产量的总体效应及"四项补贴"各分项对粮食产量的结构效应,基于F检验和Hausman检验识别模型具体形式,运用GLS或FGLS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农业"四项补贴"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农业"四项补贴"对粮食产量的结构效应存在差异,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产量的效应最强,良种推广补贴次之,农机购置补贴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各级政府应继续强化农业"四项补贴"支持力度,并不断优化其结构,促进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9.
热点扫描     
正我省出台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为切实提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补贴由激励性、覆盖性向功能性、环节性转变,近日,经省政府审定同意,省财政厅、省农牧厅联合印发了《甘肃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全力推动全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根据《方案》,从2016年起,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  相似文献   

10.
创意农业的发展源于经营主体的创新,而经营主体的创新行为离不开政府扶持。在对创意农业创新发展的政府补贴措施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之上,以激励理论为基础,采用二阶段合约制度模型,对现有补贴机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采用"二阶段"的补贴机制能够对经营主体的创新水平进行区分;能够有效激励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创新工作;提高补贴措施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合理设定第二阶段的奖励标准和第二阶段内获得不同等级奖励主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李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89-22092
运用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和博奕模型解析广西农业保险"供求双冷"现状的成因,并提出应把农业保险定性为政策性保险业务来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本报讯从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领域的重大举措。"总的来看,我国粮食供求总量保持基本平衡,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粮食供需格局变化,近年来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刘小南说,特别是玉米已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局面,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价差较大、收储和进口压力不断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刘小南说,面对粮食市场供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上的蛛网模型是描述农产品供给和价格波动的,运用蛛网理论结合农产品的供求弹性,对猪肉价格涨跌现象进行了探讨,以期使猪肉供求与猪肉价格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农业标准化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因其对技术要求提高使成本增加,致使农户和企业缺乏农业标准化动力。采用供求模型和纳什均衡模型对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利益主体(政府、企业、农户)的行为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取决于其带给农民的利润情况;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面主体要实现纳什均衡,作为理性行为人的政府必须给予标准化生产的农户和企业补贴。基于此,提出明确财政补贴实施机制、保证充分的补贴资金来源、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农户标准化意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建立信息激励模型,在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加入可调整项三种情形下,对科技保险进行险种划分,得到在不同信息激励影响下的政府对保险公司的最优补贴规模.运用期望收益理论,针对科技研发成功或不成功、科技企业投保或不投保的情形,建立政府补贴投保企业的最优补贴规模模型,得出政府对投保企业补贴规模的限制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更为有效的秸秆还田补贴方式,对山东和江苏两省实地调研数据利用规模报酬可变模型下的投入导向型DEA模型对生产率的测算;实证分析不同类型的秸秆还田补贴政策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补贴发放给种植户还是农机手,秸秆还田补贴都将通过收入效应、预期效应,显著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秸秆还田补贴发放给种植户可以更大程度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这可能是由于补贴给种植户将同时提高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因此,我国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补贴政策,同时以"谁种地,补给谁"即补贴给种植户的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从供求弹性出发解释了2012年"蒜你狠"现象产生的3个主要原因,即2011年大蒜种植面积减少、大蒜产业链条较短及物流成本固化导致大蒜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一个包含蔬菜价格、种植面积及价格趋势预测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蔬菜价格保险制度和为城市低收入阶层提供补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试点区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定量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广模式与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配肥方案+肥料产品"推广模式限定农户可选择的补贴肥产品,由于给定的补贴肥产品并不为农户所熟悉,农户未按照推荐方案施肥,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效果有限;"供肥企业+配额管理"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9.
牟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12-12814,12818
以土地流转中的农户供求意愿为切入点,构建农户流转决策的理论模型,解释理论上的重庆土地流转与流转收益和成本间的关系,进而厘定各因素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计量模型,科学把握重庆农户流转意愿与实际差距的内在原因。具体为:①以土地流转中农户的供求意愿为切入点,遵循理论决策-实证绩效-行为机理-区域调控的框架,分析重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供求意愿及行为作用机理,构建破解影响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对策框架,结论可服务于重庆目前及今后的城乡统筹用地的战略需求。②借助参与性农村评估获得的翔实资料,结合多学科耦合,构建适于重庆的农户土地流转供求意愿决策的理论和计量模型,分析土地流转的供求关系和流转效率,与以往研究相比,实现了理论决策分析与计量经济模拟间的统一,避免了单一视角的无针对性的定性分析弱点。但针对这一研究,需要破解2个关键问题:①众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使得土地流转的农户供求意愿分析,需借助多分类无序逻辑回归而进行,但怎样识别影响农户土地流转供求意愿的潜在因素,属理论决策方面首先必须破解的难题。②如何厘定农户决策行为及作用机理模型,以分析土地流转中农户的供求意愿绩效,进而为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性调控与制度创新提供依据,属实证绩效方面所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全球玉米产量预期大幅度下调,但供求偏紧格局相对缓解。我国玉米市场供需总体平衡,年年有余。分析了玉米生产成本攀升的原因。提出搞好国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综合补贴与良种补贴等面积发放、出台玉米临时储备政策和减少存储损耗等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