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特征明显。由于农村经济较落后于城市,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动力。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难以靠农村自身解决,需要将外部行为准则嵌入其中,与本土化、个体化和流动化的农村社会相结合。研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生活支持困境、心理依赖困境、健康医疗困境、代际关系困境为表现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通过经济嵌入、社会嵌入、制度嵌入、文化嵌入等方式去应对目前农村社会的养老困境,以保障农村留守老人收入增加、情感依赖、健康保障、代际支持等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13-114
中国已不可避免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与"留守儿童"联袂出现的是"空巢老人"问题。这两个问题,在东部发达地区不会很严重东部地区的中青年抛下老人孩子当"候鸟族"。所以,西部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一样,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国家养老和家庭养老都在水解。一种新的养老模式——社会养老已悄然启动。前景如何,本文从调查入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5):241-242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规划安排的现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留守老人普遍缺乏对老年期的养老规划和准备,在少数进行过规划和准备的人群中,现金储蓄仍是其最主要的经济准备手段。传统的养老观念对农村留守老人影响较大,对于养老规划存在方式单一等问题。要逐步转变农村留守老人的传统观念,加强新模式的养老方式的宣传力度,丰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大量的留守老人在农村养老,这就导致了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全国近一个亿的农村老人不能仅靠家庭养老解决养老问题,农民个人的养老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也决定了能否选择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保障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作为农村人口大省,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河南省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养老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存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政府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机构养老数量不足,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省情,提出了提升家庭养老能力,凝聚社会养老合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苏北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总体状况一般,养老保障不到位,除了经济支持不到位之外,精神保障也十分缺乏。留守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要从多方面解决,即家庭基本保障要持续完善,农村社区应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照和关心,搭建留守老人精神健康关爱平台,社会组织需要积极参与定期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关注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注重老人的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以山西省阳曲县侯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经济、人口、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价值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峻挑战,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解决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养老问题。山西省约有13万老人留守农村,由于老人居住分散,要实现上门服务并不现实。阳曲县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随着"爱晚之家"老年照料中心试点展开,将使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享受新型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增加,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农村城镇化的短板,亟待解决。总结山东齐河农村城镇化发展给予的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答案,并分析其目标与特征,提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应以坚持以人为本,以老人满意度为基点、因地制宜的确定养老模式、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最后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O2O"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老人家庭养老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绍霞 《甘肃农业》2006,(7):111-112
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形成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专化.并对农村的家庭养老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打工,农村留守老人肩负着耕种责任田、干家务、照顾孙辈的多重压力。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老人家庭养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时篾.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老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原因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首先,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民子女养老负担增重.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家庭供养老人的子女减少,子女压力增大,农村"四二一"家庭逐年增多,不少农村家庭赡养2~4个老人.抚养1~2个小孩.农民子女的养老负担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注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和质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L村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留守老人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境,因此本文从社会支持视角出发,分析养老过程中社会各主体的支持情况,并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水平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北省孝感市、黄冈市和咸宁市农村留守老人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因素和养老方式的选择,研究发现:自我养老和子女养老仍是留守老人主要的养老方式;留守老人缺少代际照料,以自我照料为主;经济创造能力和健康状况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重要内部因素,社区服务和养老保险是重要的外部因素.破除他们的养老困境,需要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区服务,鼓励农村发展多重养老方式,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对留守老人的科学分档,提倡孝文化.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以河南省商水县农村留守老人实际生存现状为例,利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着重围绕农村留守老人及家庭情况,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4个方面对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展开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基于评价结果建立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指出商水县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老人如何安享晚年是当代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占2.3亿,其中1.2亿在农村。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有33.3%的老年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剩余66.7%老年人中约50%处于相对贫困。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无人养老等社会问题凸显。养老的难点和短板在农村,农村是我国养老问题最严重、最难解决的地方,因此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是破解农村养老困境、释放老年人口"二次红利"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从样本分布来看,83%的农村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17%感到不满意。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农村留守老人已经接受和认同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大;家庭生活水平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社区支持网络对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07-208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海阳市农村养老存在着子女赡养压力大、"空巢老人"数量增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有缺陷等问题,分析得出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生活供给水平不足是制约海阳市农村养老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海阳市农村养老要依靠多种措施强化家庭养老,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以促进海阳市农村养老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农村空巢老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于2008年5月在内蒙古卓资县进行的调研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着生活困窘、生活照顾缺位、医疗费用高、精神生活单一、孤独感强烈等问题.因此从加强孝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探讨改善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逐步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其精神需求困境十分突出,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从探讨留守老人精神需求问题的背景出发,通过对山东省齐河县胡官屯镇的实地调研,发现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孤独、缺乏安全感及感到空虚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成因,提出了政府改善当地经济条件、子女加强孝道文化教育、农村社区逐步建立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服务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现阶段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新的问题,因此对现阶段农村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篇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小连楼村留守老人现状的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小连楼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失独老人"数量快速增长,其养老保障问题已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目前,农村"失独老人"养老存在保障资金不足、权益受损、老而无依等问题。本文将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运用于农村"失独老人"养老保障研究,认为有效解决农村"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需要同时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社会的调节机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