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系。[方法]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建立3种转基因玉米品系TC1507、MIR162、MIR604的二重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检测方法。[结果]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法只有特定品系的靶序列才有扩增信号。灵敏度试验表明,该方法在10 pg基因组DNA用量时可定量检测到2~16个拷贝。[结论]该研究建立的3种转基因玉米品系定量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进出口农产品中3种转基因玉米品系成分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品种‘GE-J12’的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以该转化体的外源插入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的序列、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为靶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引物探针特异性进行鉴定,同时以大豆内标基因Lectin为参照,建立微滴数字PCR拷贝数检测体系。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以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GE-J12’基因组DNA为模板才有扩增信号。以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外源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微滴数字PCR检测,转基因大豆‘GE-J12’的外源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在基因组上的插入拷贝数均值分别为0.99和1.01。同时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拷贝数均值为1.00,验证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为纯合子,因此鉴定该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的外源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上为单拷贝插入,同时与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能灵敏、高效、准确诊断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研究PCV3传播特性及组织嗜性,根据GenBank中PCV3 ORF2基因(MF631813.1)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PCV3的引物和探针,通过退火温度以及引物、探针用量和特异性等优化,建立了PCV3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猪圆环病毒3型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高的灵敏性、重复性和特异性,最低能检测到1μl 16.35拷贝的质粒标准品,可用于猪圆环病毒3型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旨在建立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LTV)绝对定量方法。根据已发表的鸡ILTV的TK基因序列,针对其保守区域分别设计1对特异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检测鸡ILTV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建立方法的最佳引物浓度为20μmol/μL,最佳探针浓度为10μmol/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6℃。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只检出ILTV,没有检出其他病原株。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定量检出ILTV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限为4.6拷贝/μL。对3个连续稀释的pMD18-ILTV重组质粒DNA进行检测,3次重复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83份病鸡喉拭子、肺及脾组织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建立的ddPCR检出ILTV阳性样品10份,荧光定量PCR检出ILTV阳性样品9份,ddPCR的阳性检出率(12.05%)高于荧光定量PCR的阳性检出率(10.84%)。结果表明,建立的ddPCR方法定量检测ILTV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5.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因其高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检测速度快、准确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微生物检测等许多领域。该文从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高通量,而且高敏感性等特点,该技术在分子诊断、分子生物学研究、动植物检疫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对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植物病害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正> PCR(聚合酶链反应)是根据DNA碱基互补的特点,在聚合酶作用下使特异性DNA片段迅速扩增的一种方法。系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中温延伸等三步反应构成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使极少量的DNA在短时间内以指数方式迅速扩增数百万倍。所以,PCR技术实质上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新技术。一、PCR技术的特点 PCR技术能够快速特异地扩增任何所 相似文献
11.
程炜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9(3):94-101
本文重点探讨了PCR放大机理、操作技术、系统扩展和应用研究诸方面的有关问题,并介绍了作者提出的“PCR放大产物的转变与积累规律”。 相似文献
12.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是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的方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5d才能完成,且每次只能检出一种致病菌,灵敏度和准确度较低。近年来,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它的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多重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PCR-DGGE、食品有效成分检测、转基因食品鉴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安全管理和标识制度的实施需要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是获得准确、可靠、可比检测结果的保证。转基因玉米T25为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植物。为加强对T25的监管,以T25基体标准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字PCR方法,并选择8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联合定值测定。结果表明,T25/Adh1二重数字PCR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增特异性。初始模板量在100~10 000拷贝·μL-1之间可获得稳定、可靠的检测结果。通过多实验室协同定值说明T25/Adh1二重数字PCR方法准确、可靠。T25基体标准物质的量值为1.001 2,相对不确定度为0.001 6。研究表明建立的T25/Adh1二重数字PCR方法可以用于转基因玉米T25的定量检测,为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以屠宰场牛卵巢为材料,研究了颗粒细胞单层(GCM)和培养微滴大小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和培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试验1从卵泡抽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并根据卵母细胞外面卵丘细胞的层数将其分为3类,分别在体外成熟(IVM)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IVC)培养液中添加GCM,与不添加的对比;添加GCM对1级卵母细胞的卵裂率、6~8细胞发育率和囊胚率无明显影响,但添加GCM的2级、3级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卵裂率、6~8细胞发育率和囊胚率分别高于未添加组(P<0.05)。试验2将取自每头牛的约20枚卵母细胞,分别置于不同大小的微滴(30μl,50μl,100μl和200μl)中培养、受精,30μl和50μl组的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100μl和200μl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18%2,4-滴微乳剂对非耕地薇甘菊的防治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18%2,4-滴微乳剂540.0、324.0、202.5和162.0 g a.i./ha 4个处理,与常用化学除草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推荐剂量1845.0 g a.i./ha及空白对照处理进行比较,在薇甘菊生长旺期施药,并于药前和药后15、30 d调查薇甘菊覆盖度,药后45 d调查薇甘菊覆盖度和鲜重,计算薇甘菊覆盖度防效及鲜重防效,2009、2010年两年重复试验。【结果】18%2,4-滴微乳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薇甘菊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其中162.0~202.5 g a.i./ha剂量处理后45 d对薇甘菊覆盖度防效达97.74%~100.00%,鲜重防效达98.80%~100.00%,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结论】18%2,4-滴微乳剂可有效防除非耕地薇甘菊,推荐使用剂量为162.0~202.5 g a.i./ha。 相似文献
16.
怀黄菊微滴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再生植株的生理和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前期建立的微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是怀黄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Huaihuang’)种质资源保存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微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怀黄菊再生植株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相关指标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常温保存植株相比,供试怀黄菊再生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保护酶系统除了POD活性稍有增强外,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显著增强;保存后再生植株叶片中SOD和POD同工酶的条带数目没有改变,但有些谱带的亮度增强。研究结果不仅从生理水平验证了怀黄菊经微滴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的再生植株增强了抗膜脂过氧化的能力,而且从POD、SOD同工酶水平验证了其遗传稳定性的保持,从而说明微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是保存怀黄菊种质资源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饲用微生态添加剂对动物肠道微生物有特殊影响,具有防病治病、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且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污染,是近年来饲料添加剂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文章就微生态添加剂的发展、应用概况、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营寄生生活、具极丝但无线粒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介绍了生物学特征、核糖体的SSU rRNA、ITS间隔序列、LSU rRNA、微管蛋白基因及蛋白质组学在微孢子虫的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