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关注农村教育解决长期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的农村贫困成因及脱贫问题,通常的看法,一般将农村贫困归结为收入贫困问题,解决的对策也仅仅是关注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经过大规模农村扶贫开发的过程后,农村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长期贫困人口,对于他们长期贫困的原因就不能只看到收入的缺乏,而应关注深层的原因,即农村人口的权利缺失而导致的基本能力缺乏.这对于我国从社会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上消除农村长期贫困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谭利斌 《甘肃农业》2006,(11):33-35
通过对人口增长、农村贫困和资源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人口增长是资源过快耗竭和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资源希缺和环境恶化又导致了农村贫困,同时农村贫困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退化。认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正确的对策,对于减缓我国农村环境资源退化、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说到贫困,一般人都会想到农村、农民的贫困,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也主要针对农村贫困来进行。由于各种原因,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贫困人口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将我国带入了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扶贫开发工作当中,精准扶贫是一项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为了彻底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问题,有效地加快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脱贫的步伐,如何准确掌握农村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以及有效地实施针对性的帮扶,从而使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埔仔村为例,对农村贫困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毛瑞明 《农业考古》2005,(6):268-270
我国农村地区贫困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主要有环境原因、历史原因、文化原因和机制体制原因.我们必须根据形成贫困原因和贫困状况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采取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反贫困主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反贫困资金管理,提高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益等相关战略对策,彻底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老大难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下粗浅的看法。一、坚定不移、积极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广阔的生产空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是我国农民贫困的主要根源,这也我国现在还有数量众多的尚未脱贫的、收入极为低下的人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宿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也是安徽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市之一。在新一轮国家贫困县调整名单中,宿州市所辖4县1区,4个县全部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埇桥区则仍然保留为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对象。农村人口贫困问题早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该文从宿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人口结构、科技文化教育滞后等基本市情入手,分析了造成宿州市农村人口现阶段贫困的主要原因。在总结宿州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指出了今后扶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我国农村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依然很突出,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有激化的可能。为了西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就西北地区农村贫困问题进行调查探讨,并对此做出具体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当地百姓早日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农村的贫困现状,分析了农村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概述了农村社会保障能够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其在缓解农村贫困问题中的作用,以期为有效缓解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就是要认清贫困农村现状以及贫困产生的原因。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现状及原因之后提出了绿色扶贫、科技扶贫、人才扶贫、开发式扶贫和政策扶贫的反贫困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减贫扶贫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农村贫困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但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日渐凸显,成为阻碍民生发展的绊脚石.基于社会学场域理论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研究发现,农村老年贫困场域变化的新趋势包括农村长老统治边缘化、财富代际转移过早化、劳动人口流动高频化、村庄社会团结式微化.这些因素互为作用,共同构成农村老年贫困的新型场域,是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的基础性原因.  相似文献   

12.
赵兰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61-22062,22065
介绍了心理贫困的定义及我国农村心理贫困的现状,心理贫困在我国农村表现为乡土主义观念严重;小农意识强;身份认同焦虑。分析了心理贫困影响农民行为模式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心理贫困影响农民改变现状;影响农村人口结构;影响农村正常秩序。提出了消除农村心理贫困的对策建议:一是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改善农民心理感受;二是协调城乡发展,增加农民社会认同度;三是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四是开放思想,鼓励劳动力的流出。  相似文献   

13.
程黎君 《甘肃农业》2005,(12):35-35
贫困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根除的社会经济现象。不同阶级、不同思想体系和不同学科对贫困有不同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贫困表现形式、性质和成因也有很大差别。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力图将本国贫困人口减至最低。我国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又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农村扶贫开发问题上已经取得一系列成就。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改革开放初期2.5亿人减少到7853万人,其中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14.
正减少和消除贫困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世界共同特别关注的一个课题,对于我国而言,更是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要解决贫困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精准识别贫困家庭,并通过向真正贫困的家庭和人口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扶持,才能从源头上消除贫困。目前,尚未摆脱贫困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部分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是中国反贫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民族地区贫困现状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使得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公共卫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老年贫困发生率逐年增加。研究表明,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高于城市贫困老人,使得农村老年贫困人口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急需解决。通过对农村老年贫困文献的梳理,了解老年贫困类型、致贫原因以及贫困应对策略,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农村老年贫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曾志红  曾福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12-6014
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现状及致贫因素,我国农村贫困呈现出规模大、分布日趋集中、返贫现象严重和相对贫困日益凸显4个特征,自然环境、资本投入、个人能力和社会制度是当前农村人口致贫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在2002年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市贫困问题得到缓解,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却越来越突显出来。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将成为防止农民落入绝对贫困的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为实现“全民低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章结合安徽省九华乡农村低保的实施状况,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论述,探讨改进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时值全国上下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际,农民贫困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要想使社会和谐发展,必须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针对我国农民贫困的现状,分析农民贫困的基本原因,提出解决农民贫困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文化贫困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形成机制的原因,即政府文化职能缺位、传统文化的影响、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文化消费需求不足;提出了增加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农业科技与教育、提高农民收入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解决我国农村文化贫困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老人如何安享晚年是当代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占2.3亿,其中1.2亿在农村。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有33.3%的老年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剩余66.7%老年人中约50%处于相对贫困。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无人养老等社会问题凸显。养老的难点和短板在农村,农村是我国养老问题最严重、最难解决的地方,因此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是破解农村养老困境、释放老年人口"二次红利"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