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根土 《现代农业科技》2010,(4):126-126,128
阐述了水稻旱育宽行密植栽培技术增产增效措施,分析了该栽培技术增产增效的原因,并提出增产建议,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玉米不同株行距配置、玉米宽行双株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于2015年开展了本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同一个品种在同一试验点,等行单株种植、等行双株种植和不同种植量条件下,其各个生育时期和生育期的天数没有变化;不同种植量的株高、穗位、空秆率略有变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有穗长变短、穗粗变细和秃尖增加的趋势;其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出籽率和单穗粒质量均有减少趋势。宽行双株种植比当地大田常规种植方法667 m~2产量增长25%左右。  相似文献   

3.
推广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对于保护生态、减轻环境压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品种选择、栽培方式确定、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对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以及提高农民 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模式要点、促进水稻栽培结构的完善, 为水稻的增产增效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水稻旱育栽培技术,包括苗床准备、播种、秧苗管理、移栽、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水稻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 一、软盘旱育抛秧 1.播前准备 ①选购秧盘。目前省内外生产的水稻育秧软盘主要有434孔和561孔等多种规格。一般双季早稻育小、中苗(3.5—4.5叶),宜选择561孔的秧盘;中稻育中、大苗(5.0~6.5叶),选择434孔的软盘。 ②选做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旱地或菜园地作苗床。放盘前干耕干耙作畦,认真整平整实,畦宽1.2—1.4米,操作行30—40厘米。地下害虫多的每平方米用4克呋喃丹拌毒土防治。  相似文献   

7.
8.
水稻旱育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省工、省时、培肥地力的轻型简化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相比有三大优点:1、不整田、不寄秧、不插秧,节省了劳力和机械投入,每亩大约节省成本80元,相当于增产稻谷50千克左右。2、秸秆直接还田,培肥地力。3、秧苗素质好,无明显返青期,入泥浅,低位大蘖多,增加有效穗和穗实粒数,可增产25~35千克。  相似文献   

9.
借鉴棉花宽膜高密度栽培模式,采用1.2米或1.4米宽幅的地膜及大小行播种方式,调整播种行间配置,缩小播种株距及行距,增加有效株数,结合选用适合密植的品种,节水滴灌技术,科学施肥技术,化学调控等技术,充分发挥玉米的群体生长优势,最大限度利用光热资源,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0.
11.
12.
水稻旱育大苗育秧与以往育秧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壮苗先壮根和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以根促蘖"的技术路线.旱育大苗的关键技术可以概括为:苗床选择培肥是基础;适时适量播种是关键;苗床管理是核心.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无盘旱育抛秧的概念及与软盘旱育抛秧的异同点1.1概念所谓水稻抛秧就是将秧苗从苗床中扯出,然后将其抛入备栽本田中,由于秧根带土的重力作用,可使秧根入泥,并将秧苗固定于一定位置。抛秧的育苗,若是在旱育苗床上摆秧盘盛土播种,一般叫软盘旱育抛秧;若在旱育苗床上直接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4.
总结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肥料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水稻各项轻型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大济镇示范"旱育秧带土抛栽"并获得成功。该项技术集旱育秧、抛秧、化学除草等优点于一身特介绍该项技术的操作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塑盘旱育秧、盘育旱秧的抛栽、抛栽水稻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涪陵区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在推广软盘旱育抛秧的栽培过程中,逐步摸索总结出无盘旱育抛秧水稻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该技术2002年推广面积达到43955亩,平均亩产548.1kg,与软盘旱育抛栽秧亩产551.7kg基本持平,但由于投入减少,亩纯收入反而增加15元.为使这项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现提出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规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8.
1.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及栽培的过程 铁力市属于高寒山区、半山区,自1984年引进早育稀植技术,试验示范105亩,获亩产403公斤,取得成功,比当时66147亩直播水稻平均亩产258公斤,每亩增加稻谷145公斤,增产36%。  相似文献   

19.
介绍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包括苗床选择、苗床处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玉米适宜的种植方式,以玉米新品系庆301为试验材料,在1m宽垄上种植2行,设4个种植密度,每个密度采用4种行间种植方式,研究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试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方式下,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产量在7.5万株·hm-2时最高;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垄上双行行间距35cm垄距65cm的种植方式最好。最佳的宽垄增行种植模式是密度7.5万株·hm-2、垄上双苗带间距35cm垄距65cm,最高产量1.22万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