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1):188-19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愈发引起社会广大关注,本研究以丽水市莲都区一所典型外来务工子女学校为例,基于学校、家庭、社区的三维视角展开调查,研究外来务工子女德育环境的现状和特征,分析这一特殊群体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增强家庭德育意识,改善家庭德育方式,提高家庭德育能力;明确学校德育主阵地,创新校园德育方式,浓郁校园德育氛围;加速社区环境治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增加社区德育投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成为一部分劳动者的选择,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然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一生成长中的关键,幼儿园应如何接纳这部分幼儿,如何发挥随迁子女的主体性,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以幼儿园为依托实施家园合作,多渠道、多方位的沟通和交流,利用多元文化资源,发挥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的主动性,使其真正融入到所在城市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郭倞楠 《新农村(黑龙江)》2012,(10):28-28
无征民办幼儿园存在以及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在无证幼儿园关闭后,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进一步凸显。针对此现象,本文以武汉长丰区为例,探讨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原因及政府在学前教育中应如何扮演其角色。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乡村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心理教育现状,实践团队深入乡村,选定石狮市近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试点开展夏令营活动,重点围绕乡村家庭心理教育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夏令营学员中外来务工子女为研究对象,针对家庭心理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当地外来务工子女存在与家长无法进行沟通等家庭心理教育问题。针对这些发现,实践团队运用首创的"家校社学四位一体"家庭心理教育模式,将家庭、学校、社区、高校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科学化、多样化的乡村家庭心理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农业大学新生适应性及入学教育现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一新生进行了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专业、民族、家庭背景资料等),新生适应性(主要包括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面对困难应对方式,入学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女生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应对困难的方式以及入学教育效果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理工类和农学类学生在学习、应对困难的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大城市、小城镇、农村的学生在生活、人际关系、应对困难的方式、入学教育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农民工进城务工迁移的动因、农民工城市务工的生存状态和农民工"候鸟式"务工均衡模式形成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关于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大都集中在"城镇化"和"市民化"的研究领域,而对于问题的解决,多是以针对农民工的帮扶政策为主的直接解决方式。城镇化不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是经济发展水平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主张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完成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农民工的再教育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构建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改变过去政府充当运动员直接包办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9.
10.
201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为农业集约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发展思路,推动了我国农村家庭农业经营模式改革的进程,文章针对文件发布后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地区新建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分析,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探讨新型自助农场(即家庭农场)的经营发展模式:集生态农场、开心农场、旅游休憩农场优势为一体,使其具有品牌化、规模化、现代化,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打造"城市的后花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管理、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就业以及城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中央1号文件将农机具购置补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政策范畴以来,农机具购置补贴已成为我国"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实施9年来,农机补贴政策不但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提升了中国农机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但农民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社会保障项目不全面等问题依然存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规监察和执法不到位、思想认识上的障碍等。应破除长期二元体制下的惯性思维,以人为本,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城镇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在城市打工有利可图,于是举家进城的农民工逐渐增多,相对于在家时农民工经济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在经济条件改善的背后隐藏着子女教育“边缘化”的危机,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三农”问题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在社会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试述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边缘化”危机,并提出危机治理的对策:由“边缘化”走向“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河南农民的失地情况,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对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和生存权益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解决今后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从流动人口的角度分析流动人口与城中村之间的"互寄"关系,探讨了杭州城中村的空间扩展、住民谋生手段的演变、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区域演变,阐明城中村中的"出租屋"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体制外的住房选择。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后低收入外来流动人口的租住问题,并指出如何填补这个群体低成本的生活空间,成为政府需要关注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19.
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土资源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研究人口、产业、经济发展与国土增速是否协调,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外来民工进入城市以后,在不断融入城市生活与自觉调整自我角色的市民化进程中遭遇到一系列现实问题。本文试图用行动的主观意义、相互主体性及内局群体与外局群体的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激发对这些问题现状及其原因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