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栽培条件对不同生态类型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4 ̄1995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地研究了紧凑型和平展型峡谷个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肥力、密度、品种的复式裂区试验表明,密度、品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密度和产量呈显著相关,品种和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密度和把力的正交试验表明,密度和产量呈显著相关,三个大量元素肥料不同设计水平间均差异不显著可见品种密度在玉米栽培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肥料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郧单2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郧单23产量有显著影响,且肥料与密度间互作效应极显著;追施氮肥450 kg/hm2、栽培密度在6 000株/hm2时,该品种产量最高,达到14 848.8 kg/hm2。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试验来分析肥料与密度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方式主要是将密度设为A,肥料则设为B,进行二因素三水平的研究,以此来探索肥料和密度这两个因素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一系列影响,以寻求提高高油玉米的产量,增强其农艺性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试验来分析肥料与密度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方式主要是将密度设为A,肥料则设为B,进行二因素三水平的研究,以此来探索肥料和密度这两个因素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一系列影响,以寻求提高高油玉米的产量,增强其农艺性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方式会影响到肥料的吸收和利用率,每个玉米品种都有其最适种植密度,设置不同品种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处理,研究其对玉米长势、群体、穗部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发现肥料的分期追施可以显著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同时可提高肥料偏生产力,不同密度处理对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影响较大,也表现为对千粒重的影响显著大于穗粒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玉米品种、密度、施肥措施对西昌地区玉米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各因子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品种对西昌地区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品种与种植密度之间存着显著的互作效应,文中提出了部分川单系列玉米新品种在西昌地区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密度与施氮量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单8806、郑单958和京科28三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依次为品种、施氮量、密度,在一定范围内,低氮(112.5 kg/hm2)、密植(82 500株/hm2)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并找到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高产栽培的实际和理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8.
试验设肥料(A)与密度(B)两因素五水平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优良玉米品种双玉91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双玉919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且肥料和密度互作效应显著。其最佳栽培模式为追施氮肥337.5 kg/hm2,种植密度6.00万株/hm2,平均单产也最高,达到14 843.2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摸索玉米不同密度、品种及其不同组合对生产的影响,利用条区试验设计,研究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品种和密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而且品种不同适宜密度也不同。密度以3 335株/667 m2产量最高;品种以新中玉801产量最高;新中玉801、帮豪108和Q玉7号三个品种的最适宜密度分别是3 668株/667 m2、3 335株/667 m2和3 001株/667 m2。  相似文献   

10.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不同类型土壤上,选择当地主推品种为供试玉米品种,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对比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产量、肥料效益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作用。[结果]在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土壤上,测土配方施肥的穗长、秃尖和穗粒数等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均好于农民习惯施肥,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提高1.6%~6.7%和3.8%~8.0%。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增产玉米122~1 228 kg/hm2,增收398~1 457元/hm2;化肥利用率提高0.22%~13.26%,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结论]测土配方能达到玉米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正>1玉米栽培存在的问题造成玉米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未进行科学的选种,种植户并没有认识到品种选择的重要性,在种植时也没有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玉米品种选择,导致玉米种植的产量始终达不到预期的产量。第二,施肥方式欠妥,尤其是在种植过程中,很多种植户从玉米种植到玉米生长都选择同一种肥料,单一的肥料很容易导致玉米产生一定的耐受性,影响玉米的生长。第三,种植密度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6,(1):8-9
为了扩大我公司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推广面积,开展优质杂交玉米品种不同密度比较试验,寻找合适密度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玉米杂交品种金玉838、贵单8号和金玉819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小区产量表现来看供试品种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而金玉819在贵州中高海拔上种植随密度增加而产量增幅不大。在同一栽培水平下,供试品种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金玉838产量最高,贵单8号其次,金玉819产量最低;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密度与品种的互作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玉米品种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影响不同,而种植玉米品种金玉838产量最高,其最佳栽培密度是60000株/hm~2-69000株/hm~2间为宜。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和穿心莲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玉米品种因子为A共3个水平,副区穿心莲套种密度因子为B共5个水平,探讨玉米与穿心莲套种时玉米品种与穿心莲密度对玉米和穿心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对穿心莲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穿心莲套种密度对穿心莲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玉米产量没有明显影响。桂单0810和迪卡007以套种穿心莲密度为1.2万株/667m2时穿心莲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兆丰788则在1.1万株/667m2时穿心莲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高淀粉甘薯[Ipomoea batatas (Linn.) Lamarck]品种的高产栽培模式,选取肥料种类、甘薯品种、种植密度、覆膜类型4个因素,采用随机区组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不同因素对茎叶产量、鲜薯产量、干物质率、T/R(蔓、薯鲜重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A_3B_1C_3D_2,即施用复合肥、甘薯品种选用商薯19、覆盖黑膜、种植密度为59 895株/hm~2时的鲜薯产量最高。肥料种类以复合肥的茎叶产量、干物率及鲜薯产量最高;甘薯品种对茎叶产量及T/R影响效应最显著;覆膜能提高茎叶产量、干物率和鲜薯产量;种植密度对干物率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密度(A)与肥料(B)二因素三水平研究了施肥量与密度对高油115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高油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52500株/hm2、施肥量为N:36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时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也最高(6876.45kg/hm2)。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种植技术的持续推广,人们在玉米品种的选择以及种植技术的应用方面,都非常重视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研究发现,影响玉米产量的基本因素为气候、肥料、品种、前茬、密度、耕作方式、生长剂等。其中,密度会影响农作物的平均光合作用面积,同时也会影响农作物在夜晚吸收氧气。适宜的种植密度也是最大化产量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在当前的农业种植中,人们越来越青睐各种早熟的玉米品种,需要更加关注种植密度的问题,才可以真正发挥出早熟品种的优势,获得玉米种植的高产。  相似文献   

17.
在中等肥力旱地上,以影响玉米产量较大的肥料和密度两个因子为对象,研究了长玉16玉米的增产潜力与肥料、密度综合效应。结果表明,长玉16抗旱、抗倒伏性强,耐瘠、耐肥力好,丰产、抗病性突出。公顷产量11 700 kg左右的肥料、密度组合为:施N,P纯养分225~450 kg/hm2,N∶P为2∶1,密度4.95万~5.45万株/hm2。对肥料、密度与产量的关系配置了二元二次效应方程,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肥料>肥料×密度>密度。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紧凑耐密型和平展大穗型玉米品种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产量、株型及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对籽粒产量、穗粒数、秃尖长及出籽率影响显著,密度对玉米籽粒百粒重、穗长、秃尖率及出籽率影响显著,玉米籽粒产量、秃尖率、出籽率随密度有随密度增大而增加,百粒重、穗粒数、穗长有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密度是影响玉米棒3叶叶绿素含量及株型的主要因素,随密度的增加,玉米植株高度及穗位高均有增加趋  相似文献   

19.
夏大豆丰产增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品种类型、栽培密度和种植方式3个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夏大豆产量及各农艺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3因素对夏大豆产量影响强度的顺序是品种类型〉栽培密度〉种植方式;在本区生态条件下,获得夏大豆最高产量的理论组合为:品种为有限类型沧豆6号,栽培密度2.4万秭/hm^2,种植方式为行距40cm。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肥料品种、用量、施肥方法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在辽宁玉米栽培模式下,以辽单585作为试验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肥料、用量、施肥方法下的长势与产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用量、施肥方法对玉米发芽率、三叶期长势、产量均有一定影响。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玉米长势、产量均有所上升,一次性底施缓控释肥的方式优于种肥同播后追肥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