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7,(1):30-31
相同配方相同用量不同施用方式的处理间,N-P_2O_5-K_2O=20-10-15(45%)配方以分次施用的单质专用肥配方优于一次施用的缓释肥;总含量一致配方不同的三个配方肥、缓释肥一次施用条件下,以烤烟专用肥N-P_2O_5-K_2O=15-15-15配方施用效果最佳、缓释肥N-P_2O_5-K_2O=18-19-18次之、BB肥N-P_2O_5-K2O=20-10-15最差,基本是随着氮含量增加而产量减少。建议配方肥一次施用以N-P_2O_5-K_2O=15-15-15配方(硫酸钾型)为主、缓释肥一次施用以N-P_2O_5-K_2O=18-9-18配方为主,单质专用肥配方以N-P_2O_5-K_2O=18-9-22为主分次施用。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6,(18):33-34
为了验证设计的5个番茄配方、一次施用单质肥和专用肥、单质肥不同配方分次施肥的差异性、比较相同用量不同含量水平,相同含量相同施用方式的单质肥与专用肥带来的产量和效益差异,结果表明:相同配方相同用量相同施用方式的单质肥与专用肥处理间,N-P_2O_5-K_2O=15-15-15(45%)配方一次施用以单质肥配方优于专用肥;两个配方采用一次施肥,是全试验产量及效益最好的两个配方;分次施用的3个配方(N-P_2O_5-K_2O=18-10-20(48%)、N-P_2O_5-K_2O=18-18-18(54%)、N-P_2O_5-K_2O=18-16-16(50%))随着总含量的增加产量和效益缓慢增加,以N-P_2O_5-K_2O=18-18-18(54%)配方最好,氮磷钾含量均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设计的辣椒配方一次施肥和分次施肥、复合肥一次施用与单质肥一次施用的差异性、比较相同用量不同比例水平,相同含量不同施用方式带来的产量和效益差异,结果表明:相同配方相同用量不同施用方式的处理间,以复合肥一次施用优于单质肥一次施用,单质肥一次施用优于单质肥分次施用;复合肥一次施用的处理间以N-N-P_2O_5-K_2O=15-15-15(45%)和N-P_2O_5-K_2O=18-9-18(45%)两个配方最好,单质肥一次施用的处理间以N-N-P_2O_5-K_2O=20-10-15配方为首选配方;不提倡辣椒分次施肥,如果必须要分次施肥的话也选择N-N-P_2O_5-K_2O=20-10-15配方为首选配方。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21):70-71
为了给农户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开展了特色辣椒优化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单质肥配方(硫酸钾型)以N-P_2O_5-K_2O=18-9-18配方和N-P_2O_5-K_2O=18-18-18配方投入产出比相当,经济效益最好;单质肥配方5(N-P_2O_5-K_2O=15-8-12)投入产出比最小,经济效益最差。从优化施肥和种植成本出发,绥阳地方辣椒品种"绥阳朝天椒1号"的施肥推荐配方在土种为黄泥的条件下,建议以N-P_2O_5-K_2O=18-9-18单质肥配方为首选配方。  相似文献   

5.
为宁海及类似地区青花菜定额制施肥方案的优化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养分减量条件下不同肥料及其运筹对青花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以减肥17.6%的配方肥(N-P_2O_5-K_2O为20-15-10)处理和减肥20.3%的缓释肥(N-P_2O_5-K_2O为13-4-8)处理产量高于均衡肥(CK,N-P_2O_5-K_2O为15-15-15)处理,产量分别为1 271.1kg/667m~2和1 252.6kg/667m~2;效益以减肥23.4%的配方肥处理最优,为4 468元/667m~2,减肥21.6%的缓释肥(NP_2O_5-K_2O为20-10-10)处理和减肥17.6%的配方肥处理次之,减肥20.3%的缓释肥处理与CK的效益基本持平。基于化肥定额制,化肥总养分减量17.6%~23.4%的条件下,配方施肥和缓释肥施用均能很好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6.
几种水稻专用配方肥在鄂中地区的施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几种水稻专用配方肥及其配套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与习惯推荐处理相比,推荐用量试验中,配方肥2(N-P_2O_5-K_2O为22-6-12)、配方肥4(N-P_2O_5-K_2O为20-9-16)分别增产5.9%、4.4%,纯收入、产投比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对应配方及施肥技术较为合理。等氮用量试验中,配方肥1(N-P_2O_5-K_2O为20-12-14)和配方肥6(N-P_2O_5-K_2O为20-0-10)在施肥量降低的同时维持了高产,提高了经济效益;配方肥3(N-P_2O_5-K_2O为20-8-15)和配方肥5(N-P_2O_5-K_2O为20-10-12)的施肥量减少,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所降低。综合来看,水稻专用配方肥2和配方肥4的配方及推荐施肥技术均较合理,配方肥1应适当减少施肥量,配方肥3和配方肥5可通过增加施肥量或优化配方来提高其肥效,配方肥6建议适当添加磷肥的同时降低钾肥比例。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缓控释肥不同配方及不同施肥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提高辣椒科学施肥水平,进一步加快全省辣椒产业发展,提高辣椒农业生产效益,促进辣农增产增收,特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白鳝泥田土壤在施用生态有机肥2 250 kg/hm~2的基础上,施用缓控释肥配方1(N∶P_2O_5∶K_2O=18∶9∶18)优于缓控释肥配方2(N∶P_2O_5∶K_2O=20∶10∶15),施肥量1 500 kg/hm~2最佳,辣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施用2种滴灌肥与习惯施肥比较,结果表明在玉米上施用Ⅰ型全水溶性滴灌肥(NP_2O_5-K_2O=25-6-14)效果较好,比习惯施肥增产5.51%,增收4.0%,同时减少肥料用量26.7%;而施用Ⅱ型全水溶性滴灌肥(N-P_2O_5-K_2O=20-10-10)效果较差,产量与习惯施肥处理相当,但收益减少了5.84%,不利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8,(5):48-49
为筛选出一次性采收辣椒品种的施用肥料用于生产,于2018年3~9月在贵州省绥阳县风华镇金承村农乐三组以一次性采收辣椒品种贵辣5(未正式冠名)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单质肥、缓释肥、海藻生物高浓缩活性液肥和劲驼复混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配方(N-P2O5-K2O=18-9-18,45%)相同用量(80公斤/亩)条件下,劲驼复混肥优于单质肥、缓释肥,并明显优于海藻生物高浓缩活性液肥。劲驼复混肥一次性作底肥施用的产量、纯收入和投产比均最高,分别达878.55公斤/亩、1 877.4元/亩和1∶2.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盆栽墨兰适宜的施肥模式。[方法]根据墨兰体内氮、磷和钾含量的特点,结合目前生产者对墨兰进行施肥的主要模式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出8种施肥模式对‘企黑’墨兰进行生长的比较试验,测定26个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不同施肥模式对墨兰生长的21个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各生长指标来看,对‘企黑’墨兰生长最优的施肥模式是:4、7和10月每袋各施1次NP_2O_5-K_2O=14-14-14的缓释肥8 g,同时在4~9月每半个月每袋淋施1次800倍液的N-P_2O_5-K_2O=30-10-10水溶肥150 ml,在10~12月每半个月每袋淋施1次800倍液的N-P_2O_5-K_2O=15-5-30水溶肥150 ml。  相似文献   

11.
玉米缓控释肥的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玉米缓控释肥的产量效应,分N-P_2O_5-K_2O不同用量的四个处理和两种不同的施肥方式,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即施入缓控释肥的玉米671 kg·667 m~(-2),较处理2(等量传统化肥作对照)每671 kg·667 m~(-2)增产7. 7%且达显著水平;较处理3(传统化肥习惯施肥1)基本平产,较处理4(传统化肥习惯施肥2)增产5%,未达显著水平。缓控释肥保肥节肥,具有省肥省工防止"烧苗"增加粒重和行粒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滴灌水溶肥在番茄上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番茄品种天则200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溶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分总量较常规施肥(N 390 kg/hm~2、P2O5180 kg/hm~2、K_2O 225 kg/hm~2)减少120 kg/hm~2的前提下,滴施水溶肥后番茄的产量构成、产量及效益均优于常规施肥。产量较常施肥提高8.1%~18.5%,纯收益增加9 895.8~24 578.4元/hm~2。其中固体速溶水溶肥3(N-P_2O_5-K_2O为26-10-12)和固体速溶水溶肥4(N-P_2O_5-K_2O为24-11-16)为首选水溶肥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试验目的按照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要求,通过田间示范,验证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控释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探索其应用范围,评价该产品在增产增收、节肥增效等方面的效应,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一)供示肥料1.供示肥料为"沃夫特"控释肥(N-P_2O_5-K_2O为28-8-8),由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缓控释肥在籼粳杂交稻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籼粳杂交稻上应用3种缓/控释肥进行效果试验,化肥总养分比常规肥料和配方专用肥分别减少25%和20%条件下,比较其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欧润尼有机缓释肥水稻综合表现最佳,分蘖快、蘖本比较施用常规复合肥和配方专用肥分别提高4.7%和4.2%,株高分别增加1.4%和8.4%,有效穗分别减少6.6%和2.2%,产量分别增加8.8%和5.0%,分别实现节本增效2 863.2和1 033.5元·hm~(-2),可作为当地推荐的水稻缓/控释肥料加以推广;施用金正大控释肥,水稻综合表现次之;施用红四方缓释肥,水稻综合表现不甚突出,与2个对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5种缓控释肥在玉米品种顺单6号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缓控释肥在玉米品种顺单6号上的应用效果,以实现轻简化栽培,根据缓控释肥释放养分的特点,结合玉米精简栽培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5种缓控释肥(金正大专家缓释肥、金正大硝基三效缓释肥、金正大控释肥、金正大硝基双效缓释肥、骅龙长效缓释肥)对玉米顺单6号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5种缓控释肥比常规施肥增产5.03%~10.82%,纯收益增加1 851.7~2 913.0元/hm~2。其中,以骅龙长效缓释肥750kg/hm~2的施用效果最好,顺单6号的产量、产值分别达7 166.92kg/hm~2和17 917.3元/hm~2,比常规施肥增产10.80%,增加纯收益2 913.0元/hm~2。施用缓控释肥能实现玉米简化栽培,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不同缓/控释肥料对玉米作用效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年两季田间试验,探讨了6种不同缓/控释肥料对玉米的作用效应,表明:缓/控释肥料田间施用量600 kg/hm2优于施用量450 kg/hm2;控释肥B5、B6和缓释肥B3增产效应较好,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控效时间长,能满足玉米全生育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植株持绿性优于其他肥料处理区,与施化肥比较增产6.7%~0.5%;B5控释肥对增加植株株高、穗高和茎粗的作用效应较大,B3缓释肥对增加茎粗的作用较明显;各缓/控释肥单位养分增产玉米的养分利用率优于施用化肥,施用各缓/控释肥偏生产力优于施用化肥。我们认为缓/控释肥料在玉米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充分挖掘水稻轻简高效生产潜力,因地制宜地推广水稻功能长效肥是节本增产增效关键技术之一,2016年都昌县开展了"劲驼"牌增效功能肥成分:N-P_2O_5-K_2O:26-10-12cl(以下简称劲驼基肥)和N-P_2O_5-K_2O:30-0-5(以下简称劲驼追肥)的对比试验与高产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点基本情况:试验设计为一季中粳春优927高产肥效试验,地点安排在都昌县徐埠镇山峰村春优927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18.
小麦应用缓控释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缓控释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开展了试验研究,如小麦缓控释肥品种对比试验、施肥量对比试验、技术措施试验等。结果表明,适宜兰陵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缓控释肥品种为小麦长效缓释肥(N∶P2O5∶K2O=18∶8∶16)600 kg/hm2,在小麦拔节期喷施2次助壮素可有效降低小麦株高,增施酵素菌生物肥1 500 kg/hm2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缓/控释肥为因素,考查化肥养分减少情况下对甬优 1540 的应用效果,探索在与常规施肥投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确保水稻增产增效的缓/控释肥施肥管理方式。结果表明,667 m2基肥施用欧润尼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或金正大控释肥 50 kg,追肥尿素 10 kg,穗肥水稻配方肥 5 kg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20.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上施用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空白对照平均增产57.61%,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同养分量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平均增产7.98%,差异不显著,但节本省工,经济效益更好,净增收节支6 060.00元/hm2,增幅111.32%,投入产出比增加58.71%。在沿江棉区,推荐施用45%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18-9-18)1 50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