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4年桂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基于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内外业结合确定此次评价地域,根据功能区划定的原则和方法,划分居住、商业、工业、教育、行政办公和特别功能区共107个。对每类建设用地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功能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桂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以中度利用为主,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居住用地、特殊用地和商业用地;建成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类型区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城区中心地段和城南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核心区辐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次之,城市边缘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为促进桂平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康乐县15个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康乐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空间差异较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分为5级,其中,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得分为1.051 61,而莲麓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得分在-1.0以下;从县域范围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以附城镇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天水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空间集聚性与异质性,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定量分析天水市中心城区居住、商业、工业和教育4类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天水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低,其中,集约利用区、中度利用区和低度利用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5.35%、42.98%、41.67%。2)各功能区集约度呈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格局,表现为强烈的空间集聚特征。3)各功能区集约度的局域空间差异显著,集约度呈现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叶刚  王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16-8720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突变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辽宁省14个市2003~2011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辽宁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是上升的,但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表现为以沈阳、盘锦、大连为中轴线向东西两侧降低,且东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西部;②从经济区域规划来看,沿海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已进入一般集约利用阶段,其次为沈阳经济区处于粗放利用水平,最差的为辽西北地区,一直处于高度粗放利用水平;③运用基尼系数判断辽宁省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距变化,结果显示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距整体上减小,但分布曲线呈"U"型,从2009年开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土地集约利用DPRS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广东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数量统计模型,对广东省各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综合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空间差异程度十分显著,深圳、广州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程度最高,得分分别为2.081和0.686,而湛江、茂名、汕头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程度较低,得分均在-0.5以下.针对研究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以期从人地和谐以及协调区域平衡稳定发展的角度,为广东省各地区合理配置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主体功能区对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集约利用概念演进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划条件下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其中,优化开发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资源环境的约束;重点开发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主要表现为提高人口集聚程度,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约束;限制开发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主要表现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禁止开发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同,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也应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省成都及1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四川省实际,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对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度整体偏低,区域差异明显;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出低-高-低的特征;地形、城市地均GDP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具有内在的协调需求。以皖江示范区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示范区9个地级市在2008年、2011年、2014年3个评价时点上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处于勉强协调阶段,但耦合协调程度不断增强,二者均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耦合协调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以合肥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郑义 《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45-346,351
土地供应管理是政府进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城市功能、宏观调控市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以武汉市6个远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目标法,确定供应量、供应价格、供应结构、供地集约程度4个目标层,从中科学选取10个最能反映供地特征的指标,建立综合指数模型,构建武汉市远城区供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6个远城区的供地绩效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就个体而言,江夏区供地绩效最优;就整体而言,武汉市6个远城区土地供应基本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武汉市15个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结合2014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理想最优法确定统一理想值并计算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再对开发区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值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硚口、汉阳、江汉、武汉、江岸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产出、土地综合效益等对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借助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思想方法,选取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包含9项指标的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市总体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程度整体保持增大趋势,且增速越来越快,各县(区、市)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2010年之后表现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县,5个市辖区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高于长沙市总体水平,而其余的4个县(区、市)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低于长沙市总体水平,长沙市各区县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及增幅与距芙蓉区的距离反相关。  相似文献   

12.
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3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江苏省13个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运用GIS软件进行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性差异评价,得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呈现由江苏南部至江苏北部递减的状态,并且江苏省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赵映慧  郭珍洁  齐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28-9729,9794
以哈尔滨市11个下辖县为研究单元,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哈尔滨市11个下辖县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各县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差距较大;各县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评价天山北坡经济带市县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在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带市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选取了土地利用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持续状况四方面的14个与土地集约利用密切相关的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用聚类分析对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低,划分出的三大类型区和五个等级土地集约利用区及各类型区土地利用举措,为研究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模式区域(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将中心城区进行功能分区,并依据功能区特点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构建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即墨市中心城区各功能区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即墨市各类功能区总体土地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各功能区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匀性,各功能区基础设施虽然较为完备,但与评价指标理想值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即墨市中心城区土地挖掘潜力较大,需要盘活存量土地,严格规划管控,严格控制增量,营造节约集约用地氛围,更好地落实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综合选取湖北省87个开发区的样本数据,参考相关国家规程和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一套完整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湖北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采用ARCGIS、GEODA等空间分析软件分析湖北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湖北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相关性特征明显,总体呈空间集聚格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开发程度三大驱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铜川开发区地价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铜川开发区不同用途地价与土地集约利用相互关系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特征上进行分析,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二者相关性程序,建立数学模型,寻求最佳地价下的土地最有效利用。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开发区地价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呈正相关;空间上,开发区地价也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地价的升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但会出现峰值,即当地价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会随着地价的升高而快速递减。该研究对于完善开发区地价体系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泉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程度三个方面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模型对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泉州市整体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其土地集约度(0.288)在福建省排名第四远低于厦门(0.844)、福州(0.339)。内部土地集约程度不均,土地集约度最高的地区为鲤城区(0.868),最低为安溪县(0.038)。土地集约度主要受地形地势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泉州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泉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省郑州市2008-2012年城市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及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采用GA-BP网络模型,评价5年内郑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1)GA—BP网络能够提高网络收敛速度,优化网络结构,算法具有有效性;2)郑州市近五年来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其中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度分值分别为0.610 7,0.644 3,0.661 8,0.701 2,0.705 8;中心城区、县级市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一定差距,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需要根据各地区情况,合理规划,进行土地资源利用挖潜。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综合评判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永丰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通过研究将区域内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划分为3类:土地集约利用相对水平较高区域、一般区域、较低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永丰县整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土地利用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展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