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茶—畜—草—加"循环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加工"系统和茶园生态系统以人力投入为主,分别占总能值投入的75.00%和63.86%,"茶—畜—草—加"循环农业的主要投入为玉米饲料等,占总能值投入的41.91%,人力占总能值投入的21.16%;"茶园—加工"系统在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多个能值指标中均最优,分别为13.55、0.31和44.22;"茶—畜—草—加"循环农业系统的能值净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大棚—猪—沼—菜”生态养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庆河 《农技服务》2009,26(1):106-106
阐述了"大棚—猪—沼—菜"养殖模式的原理和优点,并介绍了棚址的选择方法、猪舍的建造、沼气池的建造、沼液喂猪要点和沼肥在蔬菜上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六月红"早熟芋—西瓜—晚稻高效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稻—稻—荷兰豆"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在龙海市经过多年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此模式3季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16):39-40
"番茄—黄瓜—芹菜"一年多熟的高效种植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增加了蔬菜的单位产量,大幅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蔬菜的供应结构,丰富了市场供应。本文总结了"番茄—黄瓜—芹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疆地区2006—2016年人口—经济—土地系统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演化趋势,本研究选取2007—2017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人口—经济—土地系统城镇化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2006—2016年,新疆地区城镇化人口—经济、人口—土地、经济—土地等二系统以及人口—经济—土地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二系统耦合度较三系统高,其中二系统处于"颉顽"向"磨合优化"的过渡阶段,三系统则处于"颉顽"初水平阶段;系统间协调度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由最初的严重失调过渡到初级或中级协调。综合而言,新疆地区2006—2016年城镇化发展较慢,系统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整体水平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校园—大学生和谐关系,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认同必须以大学生的心理和现实需求为前提,反映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生活领域的转向"。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应坚持的原则,提出构建核心价值观念培育生活化的"言说沟通—诉求表达和有序决策参与—榜样生成与示范—日常习惯养成"新机制,从而实现在高等教育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推广应用"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为实现稳粮增收、可持续发现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兴安县为例,分析兴安县推广应用该模式的现状、模式效益优势和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形成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模式成为兴安县特色、效益农业生产新模式,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可实现667m~2"500公斤粮,万元钱",对促进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和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结论】"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集水旱轮作、免耕栽培、种田养地于一体。具有绿色、高产、高效、钱粮双增、循环农业等特点,是绿色高效稻田耕作模式,推广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烤烟—水稻—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合理安排"四期"、整地与种植规格、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春马铃薯—早中稻—秋马铃薯"水旱轮作栽培模式的种植效益、茬口安排,总结该模式中春马铃薯、早中稻、秋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以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莲—沼—鱼"生产技术,包括沼气池建设、莲藕鱼池建设、池藕栽植、沼肥养鱼等内容,以期提高莲鱼池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粮—烟—草”套轮作栽培模式效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解决山区耕地面积少等问题,采用"粮—烟—草"套轮作栽培模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玉米产量、烤烟产量和质量、牧草产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粮—草—烟"套轮作栽培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在高原山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蒋浩永 《农技服务》2009,26(6):100-101
介绍了"猪—沼—稻"生态种养技术的流程,并从沼气池建设、猪舍建造、厕所建造、发酵原料的处理、沼液喂猪及沼渣在水稻上的应用等方面概述了该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猪—沼—茶"生态农业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对养猪、茶叶种植都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水蛭,俗称蚂蟥,常见于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嗜吸人畜血液. 然而,在位于山东省济阳县济阳街道办事处李官村的绿环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却见到1.3公顷水塘,采用"水蛭—莲藕—田螺"循环养殖模式专门养殖这种"吸血鬼".  相似文献   

16.
遂昌县在景区沿线农业示范园区内推行的杂交稻制种—荞麦—油菜种植模式,把农业生产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欣赏田园美景,做到春看油菜花,秋观荞麦花,实现了农业和旅游"双赢"。  相似文献   

17.
“猪—沼—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优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赣榆县沙河镇生态农业园区推广的"猪—沼—菜"生物链模式的优点,以期为循环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铜仁市通过"绿肥—马铃薯—玉米—高淀粉红薯86-21"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该栽培模式马铃薯平均单产11 190kg/hm2,玉米平均单产5 284.5 kg/hm2,高淀粉红薯86-21平均单产48 870 kg/hm2,总产值可达38 664.75元/hm2,纯收益达28 915.50元/hm2。  相似文献   

19.
开展"藕—泥鳅—牛蛙—猪粪"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塘藕、泥鳅、牛蛙销售收入合计459 678.8元,总成本179 960元,总利润279 718.8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2.55,平均收入245 818元/hm2,利润149 582.2元/hm2,远远高于一般种植模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灌阳县"稻—灯—鱼"种养模式的示范效果以及经济、生态效益,并从水稻品种选择、育秧、开沟起垄、水肥管理、稻—灯—鱼的协调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相应的配套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