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推进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从目前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整体来看,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工医疗救助制度的缺失。为此,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特点的医疗救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整体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升,但在这个背景下,国民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许多社会贫困人员、残障人员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继续进行救助,民政救助机制对保证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文明、和谐的社会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制约民政救助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健全民政救助机制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深化救助内涵,落实救助工作,保障人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万国威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195-196,148
城市是地区发展的桥头堡,是带动地区发展的核心力量.长期以来,由于更为强调了"效率优先",对"兼顾公平"的关注略显不足,造成了城市中贫困人口的大量增加.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按照中央的统一规定,采用同一城市中实行统一社会救助模式的方法来保证城市贫困人口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政府建立统一社会救助的政策指导既没有考虑到城市中不同区域间的区位差异,又没有考虑到不同城市区域间社会救助面临的主要矛盾,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社会救助面临诸多的挑战.在详尽的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社会救助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通过构建城市中区域救助模式来实现城市社会救助与城市自然分区的结合,以促进社会救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的转变以及突发社会风险的不断变化,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暴露出在救助农村弱势人群上的不完善,临时社会救助作为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补充,在现实中受到限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希望能通过发挥临时社会救助的"救急救难"优势来缓解目前农村"三无"老人困难期间的供养与救助问题,并借鉴其他地区在临时救助上的经验来完善临时救助面临的困局。  相似文献   

5.
纪兵 《甘肃农业》2008,(4):16-17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人类不懈奋斗的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救助。6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经历了大规模紧急救助、社会救助步入正常化、社会救助的曲折发展、社会救助的改革与探索,社会救助的发展与完善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西方发达国家对贫困人口的救助由来已久,由于发达国家没有显著的城乡差别,所以其社会救助也是以全体国民为救助范围,不存在城市和农村的标准和实施差异。总体上说,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较为完善,救助标准相对较高,但随着社会救助申请数量的不断攀升和社会救助支出压力的不断加大,国外社会救助暴漏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其中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将社会救助与增强就业联系起来,强化社会救助对劳动力供给和就业的激励作用。国际大背景下,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支付标准、支出规模和在劳动力市场效应上的经验教训,探寻对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制理念和设计框架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包容性增长理念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乡分割,地区发展不平衡,使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在制度、组织、管理、投入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农村居民民生发展。因此,应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本着包容性增长理念,通过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各项福利事业等,推进农村居民社会保证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新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救助体系面临一些难题,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局限性。本文研究了我国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资本内在地具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倾向,加之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社 会应共同行动起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乡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要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能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省弶港农场围绕建设和谐农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大力实施农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坚持以谋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维护广大职工利益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了农场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安定。一、加快发展促进和谐 (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农场全面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农场工业化。从 2000年起,全面推行场办二三产企业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会救助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不适应新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求.重点指出当前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这个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改变农村贫困面貌,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甘肃地处西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甘肃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救助制度极不完善,尤其甘肃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更为滞后,这严重阻碍了甘肃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针对甘肃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中存在的救助资金不足、救助标准偏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依托精准扶贫大背景,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拓展筹资渠道、提高救助标准、统筹城乡救助、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健全甘肃新型农村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以及高校较大数量的贫困生群体,教育引导、帮扶救助贫困生克服各种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管理、和谐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针对目前贫困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高校思想教育功能、健全心理教育、深化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出发,不断完善贫困生的教育救助,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全国性公共物品,其主要的供给责任属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社会救助法的公共治理应对国家权力的社会化,对该领域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应当树立的理念是协同合作而非管制竞争。我国现行社会救助法制体系对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呈现“事权与财力倒置”的趋势。这既造成行政权力错位,也给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带来挑战。建立合作型社会救助纵向府际关系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具体职能,建立纵向府际协同机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法定程序,这也是社会救助法实现公共治理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普遍实行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体制机制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权益的需要,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持社会公平的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自身的特点, 要求我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应当以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为价值取向, 实现农村社会救助的法治化。农村社会救助要实现从绝对标准转为相对标准, 建立以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 各项专项救助制度为补充和各项配套优惠政策相衔接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同时,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的社会参与, 提高救助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社会化程度低、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管理、透明度差。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入的基础上,土地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场监督机制尤为重要。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