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响水县常年种植夏玉米12667hm2,是主要的饲料作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试验重点探讨夏播玉米郑单958在本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旨在为以后种植该品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小区比较试验和方差统计分析,郑单958夏播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4500株/667m2的产量显著高于5500株/667m2的产量;4000株/667m2和5000株/667m2的产量均好于5500株/667m2的产量,相互间有差异但不显著;4500株/667m2的产量好于4000株/667m2和5000株/667m2的产量,相互间有差异但不显著。结合不同密度对各生育期生长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状况,试验表明郑单958在该地区夏播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2.
通过饲草玉米裕玉207在本试验条件下的密度研究表明:667m~2的密度以4000株的产量最高,为4439.1kg,比对照667m~2密度为3000株的667m~2的产量3427.6 kg增产1011.5 kg,增产29.5%,差异达显著水平,除处理B(667m~2栽3500株)与处理E(667m~2栽5000株)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面积推广饲草玉米裕玉207时,以667m~2栽4000株为宜。  相似文献   

3.
夏薯栽插密度在3500—5500株/667m~2范围内,较适中的C处理(4500株/667m~2)不论从综合性状表现或是产量上均有一定的优越性,产量不仅高于密度较小的A、B处理,且高于密度较大的D处理,增产潜力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先玉335的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密度为4000株/667m~2,产量最高,风干粒质量为1075.01kg/667m~2。产量排在第2~4位的处理分别是密度为5000、3000和6000株/667m~2的处理。并且4个处理之间经过方差分析,处理2、3与处理1、4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增高,空秆率、茎折率和根倒率增加。综上所述,先玉米335的最佳种植密度应为4000~50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5.
<正>1经济技术指标1.1产量指标单季玉米产量在1100kg/667m2以上。1.2产量结构保苗密度5500~6000株/667m2,收获株数5000~5500株/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超级稻茬免耕迟撒播油菜栽培密度对其产量和分枝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较低密度条件下(4万株/667m~2以下),油菜籽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其适宜的密度为4万株/667m~2左右;超过4万株/667m~2,油菜籽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2)主攻油菜籽150kg/667m~2的产量水平,适宜单株有效分枝数为4个左右,群体有效分枝数为12万个/667m~2左右,分枝角果数占总角果数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辣椒靓优3号标准化种植提供依据,在苗情、肥水管理、农技操作等相同的前提下,设置2 600株/667m~2、2 800株/667m~2、3 000株/667m~2和3 200株/667m~2共4个不同密度,分析辣椒靓优3号植物学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在2 600~3 200株/667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栽培密度增大而增加。4种密度中以3 2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达1 974.2kg/667m~2;以2 600株/667m~2产量最低,为1 589kg/667m~2;除高于2600株/667m~2外,其他3种栽培密度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在2 000株/667 m~2、3 000株/667 m~2、4 0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6 000株/667 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种植密度4 000株/667 m~2时,去除分蘖、保留分蘖的产量最高。明确了吉单631在生产中保留分蘖,能达到省工省力,促进节本增效生产的目的。在生产中保留玉米分蘖,对提升该区域玉米高产高效生产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番茄品质,增强番茄长势,提高番茄产量,确定宁夏日光温室番茄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此进行了大行距高密度的试验研究。该试验栽培行距设定为120 cm,定植密度设定为2000、2500、3000株/667 m~2(对应的株距分别为28、22、19 cm);通过测定‘929粉果’的生理指标、光合指标、品质、产量来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29粉果’在2500株/667m~2定植密度下的株高、茎粗、叶片面积、光合指标、产量及经济效益,都明显高于其他定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6,(1):44-45
为探究种植方式和密度对薏苡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薏苡米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推广提供理论,采用三种种植方式4个密度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2株、3株、4株),4个密度(2500窝/667m~2、3000窝/667m~2、3500窝/667m2、4000窝/667m~2);以窝栽3株,密度3500窝的栽培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在陕南秦巴山区的高产最适宜种植密度,以汉玉9号为材料,在相同施肥力水平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探讨种植密度对汉玉9号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汉玉9号的高产最适种植密度,为陕南秦巴山区玉米生产提供高产理论。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汉玉9号产量影响由高到低顺序为:4 0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3 5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3 000株·667 m~(-2)。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最高产量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 m~(-2),最大密度处理(5 000株·667 m~(-2))的产量与最小密度处理(3 000株·667 m~(-2))的产量结果比较表现为增加产量,表明汉玉9号增加种植密度有增加增产量的潜力,4 0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密度范围为汉玉9号在陕南秦巴地区高产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正>1经济技术指标1.1产量指标甜菜产量5t/667m2以上。1.2质量指标平均含糖率15%以上。1.3产量结构指标保苗密度5500~6000株/667m2,收获株数5000~5300株/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海拔高度下花生的适宜种植密度,设1.24万株/667m2、1.42万株/667m2、1.66万株/667m2、2万株/667m~2和2.48万株/667m~2 5个种植密度,分别在铜仁市470m、650m和800m~3个海拔高度地区进行海拔与密度对黔花生4号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花生生育期相应延长,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花生全生育期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花生主茎高、侧枝长表现为低海拔大于高海拔,单株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随密度增加其变化各异;花生产量随海拔高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470m和650m地区均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均在2万株/667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219.6kg/667m~2和316.9kg/667m~2,800m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48万株/667m~2,其产量最高,为195.7kg/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农大甜413的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4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其商品穗质量为749.5kg/667m2,鲜穗质量为830.5kg/667m2,鲜籽粒质量为538.1kg/667m2,产量居第2~3位的分别是密度为5000、5500株/667m2的处理,3个处理之间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产量居第4~6位的分别是密度为4000、3500、3000株/667m2,3个处理之间方差分析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产量居第4~6位的3个处理与第2~3位的3个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长度加长、倒伏率提高。综合考虑,中农大甜413的种植密度以4000~45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7,(20):53-54
为了使糯山药种植达到高产,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2016年,在贵州省平坝区进行糯山药不同密度栽培对产量影响研究,通过对4种种植密度的试验对比,每667 m~2种植5000株的产量2118.1 kg,位居第一,每667 m~2种植4500株的产量2017.3 kg,位居第二,每667 m~2种植4000株的产量1696.16 kg,是本次试验的对照,位居第三。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糯山药最适生长环境和最佳密度,及获取构成山药生长的最优经济指标和最高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资源匮乏和劳动成本的增加,旱直播已成为目前宁夏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为选择引黄灌区适宜的旱直播模式,试验以宁粳47号为材料,设置了条播、穴播(行20 cm×穴8 cm)、穴播(行20 cm×穴12.5 cm)和匀播4种模式,采用10.4 kg/667 m~2、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3种播量,比较分析了4种旱直播模式、不同播量对水稻分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的苗、茎比例较小,为24%、30%,而穗的比例较高,为46%,从而可以确定条播模式下水稻有一个适宜的群体结构。条播模式的量18.8 kg/667 m~2在出苗后79 d总茎数达到最高,为72.0万株,其他3种模式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达到最高。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最高,达到176.44万株,而匀播模式的播量14.6 kg/667 m~2的总茎数最低,仅为82.17万株。条播模式的分蘖成穗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旱直播模式,其中播量10.4kg/667m~2的分蘖成穗率最高,达到85.17%,穴播(20 cm×8 cm)模式的成穗率最低,其中播量10.4 kg/667 m~2的分蘖成穗率最低,仅为22.95%。匀播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21 d最高,为116.62 kg/667 m~2,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干物质量较低,播量14.6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35 d达到最高,但只达到50.16 kg/667 m~2。产量以匀播模式的产量高于其他3种模式,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匀播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最高,为938.1 kg/667 m~2。不同播量下,低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高于高播量18.8 kg/667 m~2,3种播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穗长最长,为18.3 cm。产量要素中,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8.8 kg/667 m~2的穗数最高41.25万穗,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的穗实粒数最多117.5粒,匀播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千粒质量最高为25.06 g。  相似文献   

17.
在辽西北地区覆膜条件下,试验了大粒、小粒花生的单粒与双粒适宜播种密度。试验表明:大粒单粒适宜播种密度9 900株/667m~2,可比双粒节约用种0.51 kg/667m~2,节约成本5.1元/667m~2,增加产量8 kg/667m~2,增加效益48元/667m~2,合计节本增效53.1元/667m~2。小粒型花生单粒适宜密度15 500株/667m~2,可比双粒节约用种1.746 kg/667m~2,节约成本17.46元/667m~2,可提高产量11 kg/667m~2,增加效益66元/667m~2,合计增加效益83.46元/667m~2;大粒型花生双粒适宜播种密度10 500株/667m~2,小粒型花生双粒播种适宜密度17 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礼品西瓜产业发展,以礼品西瓜品种"小佳铃"为试验材料,在塑料大棚内进行吊蔓栽培裂区试验,以整枝方式(单蔓整枝、双蔓整枝、三蔓整枝)为主区,5个密度(1 600,1 800,2 200,2 800,3 700株·667 m~(-2))为裂区,对不同整枝方式与密度下礼品西瓜农艺性状、产量因素、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整枝方式与密度对礼品西瓜的产量与品质都有显著影响,同一整枝方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果重降低,品质下降,产量先增后减。综合表现为双蔓整枝、密度2 200株·667 m~(-2)的产量最高,产量达到3 987.54 kg·667 m~(-2);其次是单蔓整枝、密度2 200株·667 m~(-2)的产量达到3 895.28 kg·667 m~(-2),二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园艺1号、园艺5号辣椒密度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园艺1号、5号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园艺1号在试验的4个密度水平中,每亩5500株的产量最高,5000株次之,4000株的产量最低,建议最佳种植密度为5500株,不能低于5000株。园艺5号的试验中密度为5000株的产量最高,密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整体产量,建议栽植密度控制在5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肥料、农技操作等都相同的前提下,以油研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株7500/667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出这范围后,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试验的6种密度中,以双株7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为196.5kg/667m^2,与其他5种栽培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单株5000株/667m^2产量最低,为112.5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