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当前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赣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植物景观配置。所以,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对植物景观配置加强认识,并且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植物景观配置,使其科学性及合理性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园林工程建设中,园林景观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园林工程整体效果均会产生影响,因而科学合理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也就十分重要。在当前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为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可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应用,从而使园林景观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发挥出更大优势及作用,促进园林景观建设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宁市城市内涝问题以及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和海绵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要素、建设意义、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方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析,以其引起海绵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并为进一步做好海绵城市绿化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亚绿地系统中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辨析海绵城市与城市绿地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地位和作用。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的三亚绿地系统建设中的优势、劣势及现状做了分析,总结出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当地,科学合理建设城市绿地,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迅速且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城市防洪治涝及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的保障等工作面临重大挑战。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及内涵特征的研究,详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技术,以期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为城市合理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内涝与干旱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频繁发生的问题,如何有效的留住雨水,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解决部分时期干旱的问题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入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已成为发展趋势,本文从分析城市水资源现状着手,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背景及内涵,思考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7.
房艳 《甘肃农业》2020,(4):116-118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排水管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设计合理与否,会直接关系到城市是否能够正常运营。在城市建设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海绵城市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建设理念,其可以利用建设LID低影响开发设计,实现减轻城市管网运营压力的效果。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基于城市设计理念的海绵城市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展开分析,为更好实现排水管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建造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对于减少城市雨水地表径流、提高雨水资源利用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万科云城二期北绿廊景观工程和万科云城南绿廊景观工程为例,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海绵生态系统在景观工程中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效果,提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技术落地应与低维护可持续景观相结合的理念,以真正实现人与生态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即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海绵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是低影响开发,即利用分散的、小型的设施达到控制污水、收集雨水等功能。[1]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更加突出,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2014年12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开展组织申报试点。经过五年的发展,初期试点城市发挥了海绵城市的部分功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浅谈海绵城市的功能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海绵城市理念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打造雨水花园,营造下沉式绿地,适度建设屋顶花园,校园道路广场变身透水铺装等手段实现校园水生态的平衡和稳定,为校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吕俊杰 《新农业》2023,(4):22-23
海绵城市是一种全新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其依据海绵吸水理念实现了城市集水、排水、蓄水、净水、用水等功能的统一。本文在阐述海绵城市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就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其与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关联性展开分析,并指出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应用情况,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水平,保证风景园林规划质量,进而推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工程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许晓倩  陈展川  陈旭  王宁  邓涛 《热带生物学报》2020,11(3):353-360,367
在城市中构建完整的“海绵体”体系,能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水排放压力及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公园是构成城市海绵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城市雨水的调节利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传统理念的城市公园建设仅重视公园的景观体验而忽视公园绿地的调蓄雨水能力。笔者通过对海口城市公园的调查,在分析海口传统城市公园建设中雨水综合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公园海绵化建设的雨水管理策略,为未来城市公园的海绵化建设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海绵城市是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主要理论之一,通过建设出具有海绵作用的城市景观可增强城市的蓄水功能,减少城市内部水分流失的同时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水平,对促使我国城市发展、保证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等均有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海绵城市理论针对在城市建设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展开讨论与思考,以期对全面提升我国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水平、提升城市城市形象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加速,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增大导致城市内涝的现象出现。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工程型缺水的区域,水的生态失衡十分显著,而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发育最为典型。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探究正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的海绵城市的研究理念及成果,结合喀斯特地区的水文特征以及当前喀斯特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水问题,认为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主要结合绿色建设、蓝色建设、灰色改造、智慧化建设的方法,兼顾水土流失防治,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来达到水生态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当前,环境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化发展,城市的规划以及人们的生活品质。根据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的破坏问题,水资源的污染浪费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同时也在城市的发展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把海绵城市理论引入到风景园林规划中,加强生态环节的自我调节,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本文就根据当前的环境问题,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当前我市面临着内涝问题严重、水资源十分短缺、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迫在眉睫。我市应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内涝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就"海绵城市"理念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借此推进海绵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多,不仅有力的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而且对于调节地表径流量、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建成"美丽中国",海绵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城市园林规划建设是海绵城市建成的重要载体和象征。  相似文献   

19.
杨凌绿地形态中构建“海绵城市”的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杨凌城市的地理地貌特征、城市布局特点及其规模结构,以人工蓄水为主要手段,探索了杨凌地区绿地形态中实现"海绵城市"的方法措施。在杨凌地区海绵城市的设计思路上,主要通过推行下沉式绿地、建设雨水花园及人工湿地等手段,用以优化城市道路设计,提高公共绿地及居住区绿地的蓄水能力。针对杨凌示范区"大学城"的性质,提出了建设校园雨水花园试验点的设计思想,旨在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北方"海绵城市"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玉溪市红塔区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建设海绵小区、海绵道路、海绵广场的做法,指出了玉溪市红塔区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生态功能弱等问题,总结了玉溪市红塔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