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对饮品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咖啡具有提神、消除疲劳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为了保证向人们提供优质的咖啡,需要对咖啡种植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此,对生态咖啡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之后针对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泸水县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引入卡啼莫系列的小粒咖啡种植,至今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根据多年在咖啡种植、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育苗、移栽、施肥、管理、采收等方面阐述咖啡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以期促进泸水咖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咖啡是云南省热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为充分利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促进咖啡种植发展。现将咖啡园地开垦、咖啡定植、咖啡园管理等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咖啡园地开垦1)开挖种植沟开挖质量是影响到咖啡园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实施、咖啡树生长和产量的大事。开挖方法,缓坡地可以从坡下往坡上开挖,而陡坡地则宜从坡上往坡下开挖,就  相似文献   

4.
咖啡园适当荫蔽有利于咖啡生长,可提高咖啡豆质量,提升咖啡种植经济效益。阐述荫蔽树的作用,就荫蔽树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咖啡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宾川县朱苦拉咖啡庄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宾川气候及朱苦拉咖啡的发展现状,从自然灾害、品牌效应、产业竞争力角度建议咖啡种植规划要合理,面积要适当控制。从旅游资源、农业基础、品牌效应3个方面明确了现代农业观光庄园建设是发展咖啡产业的康庄大道。同时提出了朱苦拉咖啡现代农庄的栽培技术措施,强调确保品种的纯洁性,使用大袋双株育苗技术,做好引水工程和标准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生态咖啡种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咖啡已成为我国常见的饮品之一。同时,它也是和可可、茶叶并列为世界三大软饮料。通过咖啡的产业化种植,为人们带来了致富增收的新希望。本文主要探讨生态咖啡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更好地指导咖啡生产,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云南咖啡品种使用研究及创新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云南咖啡种植规模、使用品种种类、育种背景及栽培特点进行了调研分析。证实了主栽品种卡蒂姆7963与P4是同一品种;对各品种的杯品质量进行了评价,多次杯品鉴定表明.生产上种植卡蒂姆类咖啡虽然内在品质赶不上波邦和铁比卡,但可通过加强水肥管理、遮荫栽培、高海拔种植和提高初加T水平等来提升咖啡杯品质量;对今后发展咖啡使用品种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生长环境、种植园选择、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阐述小粒咖啡的种植技术,以期为糯扎渡镇小粒咖啡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介绍盈江县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咖啡产业应加强基础研究,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优化种植布局,发展规模化种植;发展咖啡深加工工业,扶持精加工企业;政府支持引导,继续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拓展销售渠道,建立新型咖啡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与国内外合作,挖掘咖啡文化建设等对策措施,为盈江县咖啡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普洱具有独特的气候、高山分布,适宜小粒咖啡的种植。研究云南小粒咖啡的种植技术,对提升咖啡单产,促进咖啡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静 《云南农业》2014,(9):25-26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医药、食品和轻化工的重要原料.咖啡是一种较易栽培的热带经济作物,管理成本较低、收益早、产值较高,定植后3年便可收获,管理好的可收获20~30年.结合泸水县小粒咖啡种植现状,阐述小粒咖啡的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盈江县发展小粒咖啡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领导,提高对盈江县发展小粒咖啡重要性的认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加大对咖农种植技术的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合理规划布局,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等对策措施,旨在为盈江县做大做强小粒咖啡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咖啡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我国咖啡产区主要在云南、海南、广东等地,其中云南产量较大。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云南咖啡形成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带一点果香的独特风味。咖啡品质决定于所生长的环境、气候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多种因素。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咖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咖啡研究中心")推进我国咖啡在种质创新、种植技术、加工技术、产品开发、咖啡文化传播等方面不断耕耘,科技的力量在脱贫攻坚和推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宁洱县小粒咖啡种植现状,总结了其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制种、选地与规划、培育壮苗、定植、园地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及加工等内容,以期为小粒咖啡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曼等乡是景东县种植咖啡最早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政府号召在澜沧江边一代,海拔1300m以下地区种植云南小粒咖啡。截止2018年底,曼等乡共种植咖啡627. 53hm~2,但由于管理粗放,产量和品质不高。咖啡质量控制技术决定了小粒种咖啡的品质,而咖啡的品质又决定了咖啡的销量,进而影响咖啡种植者的成本利润,所以,完善的咖啡质量控制技术对咖啡的生产种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咖啡品质评价的客观性条件,咖啡的购买者注重咖啡的口感,所以咖啡种植者更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提高小粒种咖啡的品质。本文将从小粒种咖啡品质的评价指标分析影响咖啡生长的因素,最终提出完善的咖啡质量控制技术,来提高小粒种咖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云南热区咖啡种植地红壤细菌类群的生态分布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云南潞江坝(干热区)和芒市(湿热区)5个不同咖啡种植年限的红壤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16S rDNA测序质控后,获得五个咖啡种植地土样Clean Reads数平均为80 167,细菌物种数目平均为3 118。2个云南咖啡主产区红壤细菌群落划分为39个已知菌门,其中优势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和厚壁菌门。潞江坝与芒市咖啡种植地红壤的细菌群落组成、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潞江坝咖啡种植5和8 a的红壤细菌物种数目和丰富度均高于芒市咖啡种植4和6 a的红壤,但与芒市咖啡种植20 a的红壤无显著差异。随咖啡种植年限的增加,潞江坝或芒市咖啡种植地红壤的细菌优势属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该结果为云南热区咖啡种植红壤的细菌类群及其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有助于云南咖啡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咖啡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由于咖啡比较容易种植,且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产值高,收益早,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我国南方种植咖啡的农户越来越多。然而咖啡病虫害的发生使农户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农户只有学习咖啡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才能更好的防治咖啡的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咖啡病虫害的种类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咖啡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全球流行已上百年。云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大量的高山分布成为了中国最理想的咖啡种植地。云南主要种植小粒咖啡,但因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咖啡单产很低。为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云南小粒咖啡的相关情况及其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林果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及种植技术的改进和更新对林果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不仅分析果树从种植、栽培到管理等3个阶段的技术要点,而且对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及种植技术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咖啡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饮料作物。云南省热区具有发展小粒种咖啡的优势 ,其种植发展自50年代始几经反复 ,现已发展达2万hm2,种植大面积咖啡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将对小粒种咖啡害虫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 ,极有利于种群的发生发展为害。若无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害虫的为害会变得越来越重 ,将会对云南小粒种咖啡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阻碍云南省小粒种咖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普查 ,为害咖啡的害虫种类繁多 ,据R、H、LePelley记载 ,为害咖啡害虫有800多种 ,而云南省小粒种咖啡害虫有100余种 ,其中为害较重的主要有5种 :咖啡旋皮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