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98-199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家庭逐渐走向小型化,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大批农村地区青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日渐突出,给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压力。通过对养老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研究,结合丽水市农村养老服务当前现状、成效及问题的分析,从完善农村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融合发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模式、深化医养结合引进知名医康养护服务机构等方面提出优化农村养老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2.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在家中居住的同时,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新型养老方式。2018年来,江苏农垦新洋农场社区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成为新洋社区建设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并且供需矛盾突出。社区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深受老年人喜爱,将PPP模式引入社区居家养老中解决养老问题。在探究PPP项目应用于章贡区社区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分析章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PPP项目的现状及不足,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PPP项目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助推养老服务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养老服务的覆盖面;推动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大力宣传孝道文化,提升家庭养老作用等措施完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5.
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以山西省阳曲县侯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经济、人口、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价值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峻挑战,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解决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养老问题。山西省约有13万老人留守农村,由于老人居住分散,要实现上门服务并不现实。阳曲县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随着"爱晚之家"老年照料中心试点展开,将使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享受新型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并代表了中国养老方式未来发展的方向,它与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共同构建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分析徐州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了解徐州市养老市场的供给现状及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徐州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青海省的社会养老服务形态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但居家养老模式因地域差异有较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养老模式的研究得出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与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藏区家庭养老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是我国目前常见的养老形式。农民养老应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自我养老为辅助、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老龄化社会,现有养老模式不能满足老人对养老品质的追求,养老模式创新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安徽乐庭健康养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和推行的全景式智慧养老模式,其系统架构包括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嵌入式智慧养老服务和家庭养护院智慧养老服务四个子系统,能够覆盖各类服务对象的养老场景。全景式智慧养老模式人性化的服务体验、精准化的服务项目和高效化的服务速度充分弥补了现有养老模式的弊端,但其发展面临需求、成本和人才困境。因此需要提出解决思路,不断创新养老模式,满足老人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219-220
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必须由家庭、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为社会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分析了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由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作为农村人口大省,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河南省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养老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存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政府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机构养老数量不足,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省情,提出了提升家庭养老能力,凝聚社会养老合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海淀区M街道为例,从M街道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来讨论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反映出其社区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对M街道现在处于调研阶段的"微生活"服务平台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是针对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分析。旨在将M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的状况作为一个具体的个案,探索社区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方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75-279
办好农村养老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19年5月1日起,偃师夫子庙村公益性老年餐厅正式运行,赞助居家养老,并拓展到老年人免费体检项目等,形成了"社区赞助居家养老偃师夫子庙模式"。偃师夫子庙村社区赞助居家养老不但使该村居家养老的品质更高,也产生了密切干群关系、找到了自治法治德治建设有机结合突破口、逐步培植志愿者土壤等附带效果。偃师夫子庙村社区赞助居家养老具有自发性与村党支部领导、经济性、适宜性、榜样性等多重特点。影响偃师夫子庙村社区赞助居家养老持续性的主要问题是人员报酬缺额,村庄为此采取了一些缺额弥补办法,外在力量对缺额弥补予以支持也存在一定空间。根据现代服务行政要求,建议偃师夫子庙村"以村庄社区为平台、养老人适当分担、社区赞助型居家养老"向"以村庄社区为平台、养老人适当分担、社会赞助型居家养老"转型。  相似文献   

14.
增能理论强调帮助个人和群体挖掘和激发潜能。对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要着眼增能理论,建立一支服务农村居家养老的本土志愿者队伍,促进社区参与对志愿者的培训,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本土志愿者的培训机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本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黄昕  王伊婷 《吉林农业》2015,(4):122-124
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唯一的子女遭遇意外或重大疾病离世从而成为"失独家庭",在遭受丧子打击的同时,养老问题将成为失独家庭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现状及困境,通过借鉴国外社区养老的先进经验,提出从健全社区管理机构、建立社区帮扶机制、成立社区养老基金、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等方面构建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受二元保障制度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严重不足,随着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保障问题更加凸显.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结合农村养老的新需求,探索有中国特色“以家庭养老保障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核心,社会养老支持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全国各地都在就养老问题进行各种探索,但多局限于城市居民,农村居家养老仍是新鲜事物。如何解决基数庞大的农村养老问题意义重大,广东省开始试点的农村居家养老颇具探索意义。"做梦都想不到""比10个儿子9个女儿还好",66岁的陈锦光这样形容村里近来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从今年正月初七开始,陈锦光所在的广东省江门鹤山市桃源镇三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老龄化城乡倒置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双重背景下,农村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但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引起了农村地区对居家养老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探讨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并且分析了外部环境对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有利于农村居家养老的发展战略,提出促进资源整合,建立资源互补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性与针对性;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村老人对居家养老的认可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中国现有三种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和不足,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供不应求,居家养老主体缺失的背景下,提出居家联合养老的模式。其次,对居家联合养老模式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该种模式面临的困难。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居家联合养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嵇知明  陶林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87-191
在强调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必要性、服务内容、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面对参与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的6大主体构建了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的具体模式。并总结各地实践出现的问题和经验,以期为后续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