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玉米种植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因此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提升玉米产量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夏玉米是临邑县主要经济农作物,为确保夏玉米产量应采取增加栽培密度,并做好配套田间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山东省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倒伏的影响,得出了密植条件下夏玉米产量提升机制,即在6.00~8.2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增加穗数增多而增加了夏玉米产量,而且夏玉米未发生倒伏。提出在临邑县从事夏玉米生产时,推荐密度为8.25×104株·hm-2,施氮量为360kg·hm-2。通过合理密植、配施化肥、化控等农艺措施能够实现夏玉米高产,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夏玉米品种的密度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种植的不同玉米品种的密度,为我县夏玉米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株高的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在研究时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了登海品种的矮秆玉米、郑单品种的中秆玉米、鲁单品种的高秆玉米三种玉米,在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不同的种植区域内进行种植,通过对单一变量的控制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株高的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完善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2个宜机收玉米品种(郑单958、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150、225、300 kg/hm~2)与种植密度(60 000、75 000、90 000株/hm~2)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随施氮量增加延长2~4 d,适当早播可以缩短夏玉米全生育期;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影响,种植密度、品种和种植密度互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宜随种植密度增大适当减少;郑单958在90 000株/hm~2与15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湘农玉27号在90 000株/hm~2与22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施氮量、种植密度及两者的互作对夏玉米氮素吸收效率与氮肥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降低与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均适应密植机收,适当控制施氮量、增大种植密度,有利于夏玉米氮肥高效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省晋州市常年夏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7%,玉米常年亩产量499.7 kg,总产17.5万t,夏玉米是晋州市的主要秋粮作物。近年来,由于有的农民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施肥不当等原因,对玉米产量增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掌握夏玉米生产栽培技术,实施规范管理,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种植密度不合理,群体整齐度差。主要是不能根据品种特性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宿州市埇桥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夏玉米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67 500~75 000株/hm2,60 000株/hm2以下产量显著降低,75 000株/hm2以上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连续2a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DH605的农艺性状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株高、穗位高均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率和倒折率显著增加;夏玉米的产量随密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确定了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推广种植DH605最佳密度为67 500株/hm2,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宿州市維桥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夏玉米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67 500~75 000株/hm2,60 000株/hm2以下产量显著降低,75 000株/hm2以上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夏玉米“一增四控”技术,即增加夏玉米种植密度,严格控制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空秆、秃顶,以期为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夏玉米在德州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我们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显著。产量迭629.58kg/667m2且效益最大的栽培措施是:追施氮肥30.4kg/667m2,种植密度4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试验站通过3年(2008—2010年)8个夏玉米品种在3个种植密度下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品种和种植密度对于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讨论通过品种和密度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新沂市常年种植夏玉米面积20万亩,近年来由于杂草发生种类多、密度大,使夏玉米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迪卡517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缓控释肥和常规肥对夏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品种推广和节本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处理有效延长夏玉米花后灌浆时间。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也增加。和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处理的夏玉米产量有所增加,却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经济效益均显著提高。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夏玉米迪卡517在洞庭湖夏玉米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施肥方式可以采用控释肥或者缓释肥750 kg/hm~2,可进一步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收获时间,旨在为指导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显示,皖北地区夏玉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产量不断增加,密度在75000株/hm2时达到最高,当增加到82500株/hm2后,产量开始下降.因此最佳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皖北地区夏玉米百粒重和产量随着收获时间推迟,逐渐增加,至9月30日后收获,趋于稳定,不再增加,且比9月20日前收获的增加幅度达到显著差异,适当晚收可明显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5.
16个主栽玉米品种2年2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石家庄市夏玉米种植密度以4 000株/亩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豫北地区夏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8个耐密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60000、75 000株/hm2 2个种植密度,以研究当前豫北地区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2008-2010年,豫北地区大部分主推玉米品种表现为60000株/hm2种植密度的玉米产量普遍高于75000株/hm2的产量,平均增产4.6%.75000株/hm2种植密度的玉米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夏玉米木质素代谢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理,探讨密度和乙烯利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夏玉米品种浚单20(XD20)为试验材料,设置60000株/hm2(低密度,L)、75000株/hm2(中密度,M)和90000株/hm2(高密度,H)3个种植密度,于7叶期(V7)分别对...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采用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设置4个种植密度、2种种植方式(等行距、宽窄行),分析评价在不同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下2个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对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对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综合比较,在设置的4个密度条件下,2个试验品种在10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具有相对较低的纤维含量和较高的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9.
关中灌区夏玉米是全省玉米生产的重中之重,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60%以上,产量占全省玉米总产的70%以上,在全省玉米生产乃至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关中灌区夏玉米生产水平,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针对当前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播种质量不高、种植密度偏低、均匀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在总结以往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中灌区夏玉米条带深旋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化学调控措施对洞庭湖区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群体夏玉米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为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机收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木塘垸镇进行大田试验,比较1次化学调控(拔节初期)、2次化学调控(拔节初期+大喇叭口期)和无化学调控(对照)对低、中、高不同种植密度(60000、75000和90000株/ha)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密度增大,夏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增高、茎秆变细、气生根数量减少,但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可增加气生根数量,增大茎粗和茎秆拉折力,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及玉米重心,进而提高玉米的抗倒性能,降低倒伏率与倒折率.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且两年度表现一致.化学调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年际间差异,可能与2017年异常天气状况有关.2017年,玉米产量随化学调控次数增加而下降;2018年,低种植密度下以无化学调控处理的产量最高,中种植密度下不同化学调控次数间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种植密度下表现为1次化学调控>对照>2次化学调控.两个品种最高产量均在高种植密度、1次化控条件下获得.[结论]化学调控可明显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不同群体条件下宜采取不同的化学调控措施.夏玉米群体较大、长势良好条件下,于拔节初期喷施1次化学调控剂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