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黑龙江省肇源县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过腹还田养分利用率低,青贮饲料质量差,牲畜不爱食;堆制的秸秆肥质量差,玉米增产效果不显著;粉碎还田造成缺苗、黄苗、弱苗、甚至死苗,提出搞好玉米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可以增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措施。但大多数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缺乏了解,导致玉米秸秆还田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部分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民反映和调查分析发现,近几年小麦冬春死苗、弱苗的原因主要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加旋耕有关,此外底肥施用不合理、小麦苗期氮素不足也是原因之一,三者同时具备的更为严重。麦田总体表现为田间缺苗断垄,苗稀苗弱,分蘖少;绿叶少,叶色淡,株体矮小;症状明显的麦田减产幅度要在10~30%,甚至更多。防治对策关键是正确应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包括适当掌握秸秆还田数量、采用先旋耕后翻耕的整地方法以及适当增施氮肥等。  相似文献   

4.
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效果的八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小麦底肥,这是一项省工、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但有的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怎样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提高秸秆还田效果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育、提高作物产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但是,随着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推广,小麦缺苗、弱苗以及冬春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原因,本人认为秸秆还田技术不当、配套技术不够完善是其主要原因。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时早、量适、秆碎、均匀、增氮、埋严、土实、墒足"。在掌握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小麦播种与前期管理的配套技术工作,如适当增加播种量、注意偏管等,就可预防或明显减轻小麦缺苗、弱苗和冬春死苗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实施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措施。但大多数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缺乏了解,导致玉米秸秆还田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部分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秸秆要切碎。把玉米秸秆趁鲜铡成3~6厘米长的短节,或用机械粉碎,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的出苗与生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玉米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养分、群体结构、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玉米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施用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剂对小麦的产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麦田合理施用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剂提供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施用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剂,麦田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含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玉米秸秆不还田(CK)、玉米秸秆直接还田(CS)、玉米秸秆过腹还田(CGS)和玉米秸秆转化为食用菌基质,出菇后菌渣还田(CMS)4个处理,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麦田温室气体(CO2、N2O和CH4)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麦田温室气体通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排放量不同。在小麦生长季,CO2和N2O均表现为排放,其排放量为CK >CGS >CS >CMS;甲烷表现为吸收,其吸收量为CS >CGS >CK >CMS,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从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GWP)来看,在20、100年和500年3个时间尺度上,仅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这一环节,GWP均表现为:CS >CGS >CK >CMS,也就是说秸秆直接还田,显著增加麦田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其次是玉米秸秆过腹还田方式,而秸秆-菌渣还田则降低了麦田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角度,推荐秸秆-菌渣还田方式。该研究结果可为秸秆合理利用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成为小麦栽培技术提高的必要生产措施之一,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普及,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小麦生长所需养分含量,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效益的提高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影响。但一些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等不良现象,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为此,在关于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中,如何结合科学技术有效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最大限度提高小麦栽培技术?将是未来农业生产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一、存在的问题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就是把秸秆切碎后直接撒在地表或深翻到地下。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元素,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但如果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掌握不完善,将对下茬作物冬小麦苗期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出现弱苗甚至不出苗从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秸秆还  相似文献   

12.
有机物料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农业增产技术措施,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腐烂速度慢,影响整地质量,麦田翘虚不实,小麦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出现烧苗及吊死苗现象,对小麦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2014年,笔者在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沟村进行了有机物料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试验,观察玉米秸秆腐熟进程、土壤养分含量变化、麦田群体结构变化及产量表现情况,检测有机物料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对麦田碳汇能力的影响,研究玉米秸秆全量直接还田配施氮肥(0、260 kg/hm~2)和全量过牛腹还田配施氮肥(260、220、190 kg/hm~2)条件下麦田土壤呼吸速率、小麦植株固碳量,分析麦田碳平衡状况。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干质量、固碳量和根系呼吸、微生物呼吸、总呼吸碳排放量;相同施氮量(260 kg/hm~2)条件下,秸秆过牛腹还田处理较秸秆直接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固碳量,从而增强了麦田碳汇能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为0.14 kg/m~2。秸秆过牛腹还田配施氮肥220 kg/hm~2处理碳汇能力较弱,NEP为0.05 kg/m~2;秸秆过牛腹还田配施氮肥260、190 kg/hm~2处理碳汇能力均较强,NEP分别为0.14、0.13 kg/m~2,且260 kg/hm~2氮肥处理籽粒产量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和作物产量,豫北地区麦田推荐玉米秸秆还田方式为全量过牛腹还田,且施氮量为260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发展概况1.玉米秸秆还田的概念玉米秸秆还田就是把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措施。这一技术从2001年在夏县开始推广,2008年大面积实施,2010年得到普及。2.秸秆还田的方法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直接还田主要通过玉米收获机和旋耕犁来完成;间接还田则是将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通过连续三年的"砂姜黑土障碍因子消减与激发式秸秆还田地力提升技术试验"、"中低产麦田土壤肥力障碍消减与地力提升技术试验",针对砂姜黑土的土壤粘性、易板结、通透性差、保水性差的特性,提出了砂姜黑土玉米秸秆还田下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对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小麦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设置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秸秆还田、无秸秆还田且不接种蚯蚓(对照)3种处理,探讨了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对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秸秆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加快了秸秆腐熟速度,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夏玉米的营养生长,显著增加了玉米株高、基部第1、2节间直径和叶面积指数,极显著增加了棒三叶叶面积;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处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比对照提高6.1%、7.8%,其产量分别比对照和秸秆还田提高14.5%、5.2%。说明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建议引导农民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以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后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稻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硬草的防除技术,为水稻秸秆还田后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1m2,每10天调查一次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麦田杂草萌发情况,比较了6种麦田除草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水稻秸秆还田能抑制麦田杂草的发生,还田后杂草密度均有所降低。免耕覆盖还田后杂草无明显的萌发高峰期,且对杂草抑制率达80%左右。研究表明15%炔草酯对麦田硬草有较好的控制作用,15天、30天株防效分别达到87.24%和97.87%,30天鲜重防效为99.65%。【结论】水稻秸秆还田对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有较大影响,以覆盖还田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最好;15%炔草酯对麦田硬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项主要措施。它不仅可以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玉米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沙沙 《河北农业》2022,(12):67-68
<正>曲周县是农业生产大县,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近年来,曲周县推广了多项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如:麦田西瓜间作套种、西瓜棉花间作套种等生产模式,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了我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现将麦田西瓜套种技术介绍如下:一、麦田整地施肥预套种西瓜的麦田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地肥沃,因此要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还田、底施有机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后翻地前按麦田幅宽105厘米,西瓜预留行宽75厘米,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也给粮食生产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结合菏泽市农业生产实际,阐述了小麦、玉米两熟耕作制度下秸秆还田方式与优点,分析了秸秆直接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措施及建议,对菏泽市及相同耕作制度的广大区域秸秆直接还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