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10-213
农村低保是国家采取的一种新型救济制度,即对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进行差额补助。这一制度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典型、最主要的一种救助制度,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防御线"。但是,在农村低保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应保未保"、"关系保"、"退保低效"等一些不良现象,使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农村低保实施中的基本问题和阻碍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农村低保公平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刘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48-4350
利用江苏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小额保险投保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水平、保险认知与风险状况等因素对农村人口购买小额保险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助制度。2.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凡持有当地常住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低保。3.如何申请城乡低保申请低保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者其代理人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在2002年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市贫困问题得到缓解,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却越来越突显出来。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将成为防止农民落入绝对贫困的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为实现“全民低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章结合安徽省九华乡农村低保的实施状况,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论述,探讨改进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低收入或者是无收入群体社会救助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庞大性,农村低保人群基数较大,对农村低保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能够保障该人群的基本衣食住行需求。在我国重视民生事业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否能够坚持其可持续性并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生活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可持续性进行研究,以铁岭市S村为样本,从对象划分、资金管理、低保水平等方面分析和研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使其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12,(22):53
江苏省丰县大沙河镇读者郑某来电:我是复员军人的遗属,家庭生活困难,近期想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请问:我能否享受特别的农村低保待遇?答:《徐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明确规定,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实行差额补助;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扶、抚)养人的,其本人按照低保标准全额补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政府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基于对浙江省23个县(市)级城镇411位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利用交叉统计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社区特征、社会保障特征、心理感知特征4个方面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婚姻状况、有无技能、子女数、家乡到中心城镇的交通便利情况、家乡住房数、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对城镇生活的向往度与落户城镇的难易度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有显著影响。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总收入、承包地利用状况以及城镇生活的适应度和满意度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06,(1):23-23
河北省政府下发通知,要求各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规范、完善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知说,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标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保障方式包括对低保对象按照其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部分,予以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乡(镇)政府以货币形式发放,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社会化发放。据悉,凡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农民,要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委托村民小组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同时提交户口本…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苏省农村低保会议精神,我们宿豫区将在年内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落实好这一惠民政策,3月底,区财政局组织专人对全区农村生活保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一、农村低收入户基本情况按《宿迁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按年人均收入720元计算,除办法规定的保障范围外,因违反计划生育、造成生活困难的暂不纳入本次调查范围。此次调查,将全区17个乡镇按经济综合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档次,按档次随机抽取了皂河、仰化、顺河3个乡镇,每乡镇按经济综合发展状况随机抽…  相似文献   

10.
为政府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基于对浙江省23个县(市)级城镇411位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利用交叉统计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社区特征、社会保障特征、心理感知特征4个方面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婚姻状况、有无技能、子女数、家乡到中心城镇的交通便利情况、家乡住房数、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对城镇生活的向往度与落户城镇的难易度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有显著影响.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总收入、承包地利用状况以及城镇生活的适应度和满意度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韩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38-239,24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发展得相对完善,但在实施阶段,还存在确定标准不科学、低保对象家庭信息难以核实导致申请与退出机制难以有效实施、低保制度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目标与原则,制约了低保政策作用的发挥。梳理南白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补助对象: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且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补助标准:按农村低保标准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额进行补助(2010年各地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1200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面临巨大的人口问题:一是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缺口正日益加大,适龄劳动力数量收缩;二是新生儿出生率不断下滑;三是人口男女比例失衡。我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全面二孩政策",旨在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的人口问题,但发现我国大多数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并不高。通过对影响孝感市农村生育意愿因素的深入研究,发现以下三个因素影响农村生育意愿:一是经济成本加重;二是女性角色压力过大;三是儿童教育资源不充分。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缓解农村二孩家庭的经济压力、多方面减轻农村女性的生活压力、加大农村儿童教育资源投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鼓励农村人口移居城镇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的压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以昌吉州玛纳斯县、奇台县、木垒县周边乡镇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构建包含人口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3类21个影响因素在内的农村人口移居城镇意愿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住房类型、不适应城镇生活、家庭分离、交通便利及医疗卫生条件优越5个因素与农村人口移居意愿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12,(22):53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读者莫某来电:我是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近我想从事个体经营。请问:低保对象能享受到当地政策优惠吗?答:《苏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明确,农村低保居民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低保家庭免交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减免工商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低保对象退保难是低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农村居民进入低保保障范围后长时间未退出、不愿意退出现象明显,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简单盲目的“福利捆绑”;差额补助的高边际税率;低保对象救助方式单一;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农村家庭经济状况难以准确掌握;农村低保对象存在“等要靠”思想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统筹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为低保减负;建立劳动、就业鼓励机制,激发劳动潜能;落实分类管理制度,实施差异化帮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西部边远地区的贫困问题,针对致贫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基于对四川省彝族人口聚居区7县50村925个农村住户家庭的实地调查,从村级贫困的影响因素出发,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样本村家庭陷入贫困的因素。【结果】自然禀赋依然是影响贫困的首要因素,人力资本是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家庭状况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结论】提出了夯实基础设施促进经济交流、克服边际地理区位比较劣势,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特别提升女童的受教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控制家庭人口规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确定了基于农户意愿的宅基地复垦影响因素,为重庆市开展宅基地复垦提供科学依据.农户调查主要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对重庆市忠县研究区域3个镇3个村,收集有效问卷121份.121户农户中,总人口495人.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复垦的农户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区域因素对农户复垦意愿有正向影响,距城镇越远,农户复垦意愿越强;2农户个体特征中性别、职业、户口性质的不同同样影响农户复垦意愿,家庭非农业人口比重越大,复垦意愿更强烈;3同时农户未来生活计划中,有土地流转计划和建房计划的农户大都不愿进行复垦;4住房条件以及农户补偿金状况对农户复垦意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住房条件越好,越不愿意进行复垦;补偿金越高,复垦意愿越强.5此外,距城镇距离、家庭总收入、农户家庭房屋数量等对农户复垦意愿具有促进作用,性别、家庭农业收入比重等诸因素是农户复垦意愿的阻碍因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济宁市农村居民的327份调查问卷,通过构建Logit模型,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对借贷政策的认知三个方面对影响农村居民借贷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等因素对其借贷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农村居民家庭人口数、全家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以及农村居民对现行农村信贷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借贷意愿有显著性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流转土地开展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民作为土地流转主体,充分了解其意愿对促进土地流转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蒙古农、牧户调查数据,分析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情况,采用logistic模型,围绕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农、牧户土地流入意愿率分别为33.04%和26.40%,土地流出意愿率分别为24.17%和17.25%,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强于牧户,而农、牧户总体土地流转意愿均不高。影响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存在差异,农户流入土地意愿受到收入状况、非农收入比重、社会保障制度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农户流出土地意愿受到家庭人口数、到地时间、土地流转过程难易等因素的影响。牧户土地流入意愿受到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医疗支出等因素的影响;牧户土地流出意愿受到建房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加快土地流转,建议增强农民非农就业能力,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规范土地流转过程,降低土地流转风险,消除农、牧户土地流转顾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