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景的随意性和刻意性,两者都给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艺术作品都必须渗入人的思想,表现人的感情;不能集中典型地表现人的社会生活、自然景观的作品,就不能称作艺术作品。当然盆景艺术也不能例外。我与好几位盆景爱好者以及靠挖桩养家来糊口的山民常年相处。他们从山上挖来的或从市场买来的树桩,不加思索地随意锯截、修剪一下,就下地栽种。有的在花木市场只要有点看中,一次就买下几十个,数百斤的下山桩。有的不惜重金,千里之外购  相似文献   

2.
中国盆景界大都认为作品题名是门很主要的学问,对作品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说“直接关系到作品艺术价值”。有的说可“画龙点睛”、“点铁成金”。有的认为“修养胜于技法”。还有的认为“从每个盆景作品的题名不但可以看出作者的艺术修养、文学素质,还可以看出创作者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3.
盆景,是将自然景观凝缩在盆中的艺术品。盆、架之对于盆景,有别于纸、帛之对于绘画。在这里,盆和架是作为作品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而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觉,是和景一起以整体的美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创作实践中,作者一般都把景与盆、架作整体构思。尽管会  相似文献   

4.
盆景艺术的核心在于情景交融,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新的意境和新的自然景观。的确,如果一位盆景艺术工作者不知作山、理水、布树之道,不善于从现实生活与大自然中摄取美的营养,不善于从艺术大家族(包括诗歌、音乐、绘画、书法、舞蹈……)中吸收艺术章法,舍弃或忽略了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性,那么,其作品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自然反映”,而绝不能进入撼人心魄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5.
在盆展中,动物形象的盆景作品往往围观者众。然而不屑一瞥,主张“戒”之者亦不少:有的把它看作“趣味低级”,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歪魔邪道”;有的说它是“机械模仿”,有“小手工艺气习”;有的认为意境不深,不能称之为艺术。  相似文献   

6.
张虎同志系江苏省著名的盆景艺术家之一。他的山水盆景别具一格,尤擅将自然景观纳入其创作中,使作品成为雅俗共赏的高雅艺术,进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7.
和其他的文艺评论一样,盆景的评论也应该全面、真实。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心服口服。增强作品作者、文章作者和读者间的亲和力,沟通思想感情。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言辞要朴素。要是一说一,是二说二,切莫夸大其辞,脱离作品任意发挥或生拉硬扯。我们常能见到尽是成语词汇组成的一些盆景评论文章,高帽子戴了一摞,有的甚至使(盆景作品)作者也搞得莫名其妙。我始终认为,我们应该倡  相似文献   

8.
近期有关盆景刊物屡有文章讨论文人树盆景,表现出盆景界学术气氛的活跃和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鉴于艺友们对有的著文谈及文人树盆景造型时,要求把树桩制成“中上部呈软弯蛇曲翻卷扭动……”,以及又有的著文说要“采用多干式”等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想和大家一起切磋讨论。“文人盆景”本是早期盆景的总称。因为是文人雅士早在汉代之前,从简化和缩制园林中,推出了盆栽这一“活的艺术”雏形,并历经多年使之逐步成为盆景。仍然是文人雅士约于明代偶有摹拟古诗、画的意境,创作出简约、瘦高式细桩盆景,用以象征文人节操,而成为“文人树盆景”,可视为盆景的一个分支。它又历经多年,约于清代使之逐步  相似文献   

9.
走进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徐晓白教授家中,如同跨进了盆景世界——客厅几案博古架上,还有屋前的花圃,珍奇别致的盆景处处映入你的眼帘。这些盆景,有的是徐老早年的作品,也有的是九旬老人新近的创作。观赏这些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徐老几十年来与盆景晨昏相对,不曾或辍的人生轨迹。徐老的盆景作品,多为即兴而作,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里我们聊举几件作品,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0.
山石盆景的绿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山石盆景的绿化难度较大,栽树种草,并使其常年正常生长,是较为困难的。这一棘手问题,对于北方的盆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来讲多有困扰。几年来笔者做了一定的探索,现把我的实践经验作一粗浅归纳,企盼大家指正。硬石山石盆景的绿化,总的原则是绿化量宜简不宜繁。自然景观中的树木,有的盘卧山石之上,有的横悬峭壁之间,有的长在坡地之中,苍劲古老,各具神态。  相似文献   

11.
一景二盆三几架,是盆景艺术表现的完整形式。作为盆景艺术发祥地之中国,在唐代,因结合盛世诗坛,盆景意境的表现方式之一的题咏也随之出现。故现时也有一景二盆三几架四题咏之说,井将题咏列为盆景的品评标准之一。作为一种要求,题咏(名)似乎是少不了的,因而出现了大量以“无题”为题的题咏,算是对诗坛手法的彻底借鉴,真可谓师出有名却也实属无奈了。目前很多盆景作者,除在作品上精心制作外,为题咏而煞费苦心的确实不少。很多作品本身质量很高,然题名却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犹如蛇足,有的与盆中造型风马牛不相及,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则以古诗词典硬套,实属效颦有术;还有的以地方景色冠之,全然不顾张冠李戴;更有的专以冷僻字组合,以示艺术功底的不同凡  相似文献   

12.
在繁忙的大都市里,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工作之余,回家拿放大镜把玩一下"微雕山水盆景",欣赏一下浓缩的大自然,是件放松身心的快事。何为"微"?作品堪比豆子大小或比之大不了多少,您说小不小呢?这几件盆景旁边都衬着一颗赤豆,一颗黄豆,足见盆景之微。这种盆景属  相似文献   

13.
盆景题名有很多讲究和方法。景名的表情达意是很重要的一点。自古有诗言志,景抒情之说。景是客观的,特定的。情是主观的,人所特有的,具有社会性和个性,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时代性。一盆好的盆景作品,客观地展示了特定的自然景观,外在画面肯定是美的。而内含的意境则要靠人去领悟拓展。所以,盆景题名要以人为切入点,注入人文因素,增加情感含量,达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山石盆景《古道畅想》(见彩页),表现的是沙漠景观,很容易使人想起丝绸古道,大漠驼铃,风起沙滚之风韵,故题名为《古道畅  相似文献   

14.
1984年8月14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一位中国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来访者络绎不绝。他,就是农民出身的扬派盆景艺人王益三。王益三是江苏省扬州市盆景协会会员,原在江苏省江都县曹王林园场工作。别看他才到不惑之年,从事扳扎盆景的艺术生活却已有26年了。他扳扎的扬派盆景造型别致,意境深远。有的犹如漓江山水;有的好象溍蛟探壑;有的形若龙凤展翅;有的胜似闲云飞舞。喜看这些艺术珍品,不能不使人从内心钦佩王益三的高超技艺。前年五月,在江苏省盆景艺术展览会上,王益三制作的“闲云无意任西东”、“古枝新萼孕红霞”、“我欲乘风飞去”等独具匠心、妙趣横生的盆景,博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一位美国朋友参观展览后伸出大拇指称赞说:“杰作!杰作!”并把他的盆景作品一  相似文献   

15.
正像国画题款一样,好的盆景命名不但能概括主题,诠释作品内涵,还能引起读者的遐思,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使观赏者进入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在品味中获得美感,产生共鸣,提升盆景的品位和档次,有画龙点睛之效果。反之,则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因此说盆景命名实际上是对作品的再创作过程,也是艺术创作,应该认真对待。然而当前盆景命名中存在的问题颇多,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盆景制作过程中,有人追求苍劲之美,有人追求雄壮之美……从朱军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一种执着的精神,他在不懈地追求质朴美。  相似文献   

17.
试论盆景与园林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盆景均为大自然景观之缩影,盆景是园林的最小层次,即微缩园林。盆景中树木、山石、配件在经营位置、布局章法等艺术手法上所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艺术美,同园林是基本一致的,其景物之精萃,虽由人为,却宛若天然。园林是个统称,指大自然中各种花草树木、山山水水经过人为的  相似文献   

18.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古人关于学诗、写诗方面的一句至理名言。套用这句话,将之引进到盆景作品和根艺作品的创作中来,它同样对作者具有启迪性。很有一些盆景及根艺作者醉心于埋头创作,同时又苦于很难创作出象样的精品来。于是,有的埋怨自己居住地缺乏培养树桩的条件,也有的埋怨城市中难以觅得合适的素材,更有一些人埋怨没有机会外出开开眼界,“借鉴”一番。怪来怪去,他们唯独没有怪自己  相似文献   

19.
去年金秋,在首都地坛公园举办的北京市盆景展览中,有一件题为《漓江春晓》的山水盆景引起观众的青睐。拱桥、塔影,湖光、山色……它维妙维肖地展现了漓江两岸春来早的诗画情境;作品石料选用鹅卵石,色泽呈白色与深灰色,构图设计为中开合式,峰峦错落有致,给人以简洁明朗之感。这一作品,评为一等奖。它的作者并非名家,而是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人——北京市手扶拖拉机公司食堂炊事员刘天明。刘天明今年二十六岁。早在孩提时代,他就同盆景制作结下不解之缘。他父亲在世时是位盆景爱好者。  相似文献   

20.
从本届花博会参展盆景来看,整体水平较高。有的省(区、市)将盆景作为展区展品的重头戏惊艳亮相,让人印象深刻;也有的省(区、市)把精彩作品参与到花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杯盆景大赛里,受到业内的一致好评。一些盆景大省展示的盆景作品普遍质量较高,很好地反映了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