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达里诺尔湖表层沉积物中腐殖质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达里诺尔湖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的现实,开展了湖泊表层沉积物中腐殖质形态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腐殖质形态水平分布均表现经向分异特征,胡敏素的分布特征主导了腐殖质的水平分布格局.达里诺尔表层沉积物中胡敏索是腐殖质中的主导形态,占总有机碳的74%~94%,占腐殖质的80%~90%.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松结态胡敏酸和稳结态胡敏酸含量高于浅水区,揭示由水深导致的氧化还原条件是影响胡敏酸分布的因素之一.腐殖质本身矿化率很低,但它能促进其他有机质的矿化,腐殖质形态与总有机碳、有机氮显著相关.达里诺尔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指数基本为中清洁水平,湖区西南部有机污染较湖区东北部严重,湖区西部有机污染较湖区东部严重.  相似文献   

2.
土壤表层中胡敏酸的C/N 元素比值表现为,暗棕壤>耕地白浆土>草甸土。草甸土As层中胡敏酸的羧基等官能团含量特别低,暗棕壤中胡敏酸则与白浆土中相似。岗地白浆土和平地白浆土的胡敏酸元素组成没有明显差异,但其官能团含量有一些差异。开垦使胡敏酸的C/N 元素比提高,富啡酸的C/N 值下降,也使胡敏酸和富啡酸中的醌基等含量降低,使酮基和总羰基等值增加。  相似文献   

3.
施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炭是黑碳的一部分,与腐殖质碳同为土壤有机碳慢库的组成部分,对土壤固碳、土壤肥力和环境解毒有重要作用。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碳360 d后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有机碳和胡敏素含量随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胡敏酸及富里酸含量随生物质炭用量增加而降低,可提取腐殖质中胡敏酸的比例差异不显著。施用生物质炭使土壤胡敏酸的色调系数下降、相对色度提高,H与C物质的量比和O与C物质的量比降低,高温放热与中温放热比值和高温失重与中温失重比值上升,施用生物质炭促使黑土胡敏酸的分子缩合度升高,氧化度下降,热稳定性提高,使胡敏酸分子结构复杂化,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中腐殖质组成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好氧堆肥条件下,研究了鸡粪和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中腐殖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有机碳、水溶性物质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堆肥初期的分解速度均高于中后期,二者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各种腐殖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表现为:富里酸、胡敏素分别降低了64.5%、15.5%,胡敏酸增加了27.0%,可提取腐殖物质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为34.6%;QP值(胡敏酸/可提取腐殖物质)呈现出上升的规律,上升比例达到94.1%;相对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为:胡敏酸、胡敏素分别增加了68.0%、11.6%,富里酸降低了53.2%,可提取腐殖物质降低13.4%.可提取腐殖物质、胡敏酸、富里酸的相对质量分数和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一致,胡敏素的相对质量分数和质量分数变化规律却相反,是由于胡敏素的分解速度小于有机碳的分解速度.表明堆肥处理有利于有机物料腐殖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黄泥土中胡敏酸对芘的吸附效应,并利用元素分析、FTIR图谱分析对其吸附机理进行研究。吸附试验表明,桑园、水田、水杉土壤中胡敏酸对芘的吸附在低浓度范围近似线性,而浓度较高时,吸附曲线的非线性增强,三者呈相似的非线性吸附。不同利用方式下黄泥土中胡敏酸对芘的吸附等温线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效果很好,均达到显著相关。元素分析与FTIR图谱分析结果表明,10年时间的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中胡敏酸元素组成影响较小;桑园、水田、水杉土壤中胡敏酸对芘的吸附分配系数有一定差别,推测脂肪族类物质对吸附起着重要的影响。由胡敏酸吸附前后的FTIR图谱变化主要集中在3400、2920cm^-1附近,进一步推出两者结合机制是胡敏酸中脂肪族类物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黑土中不同有机质组分对三氯乙烯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分步提取法制备东北黑土有机质组分,研究不同有机质组分结构与性质,分析差异;运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三氯乙烯(TCE)在三种有机质组分中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各有机质组分含量有较大差异,为HMFAHA,有机质组分中H/C,O/C和(N+O)/C比,为FAHAHM,说明FA组分脂肪性最高,极性最强;有机质组分对TCE吸附平衡时间为24 h,胡敏素(HM)对TCE吸附能力高于富里酸(FA)和胡敏酸(HA);试验浓度范围内,三种有机质组分对TCE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曲线,吸附能力为HMHAFA。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南宁市郊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垂直分布特征,以揭示土壤有机碳、腐殖质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p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郊菜园土、水稻土两类土壤剖面0~80 cm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土壤腐殖质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菜园土有机碳含量由表层16.16g/kg递减为5.32 g/kg,水稻土由表层最大值12.37 g/kg递减到4.19 g/kg;但菜园土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大于水稻土.两类土壤的胡敏酸、富里酸总碳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菜园土中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总体上大于水稻土;两种类型土壤腐殖质全碳量均与富里酸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胡敏酸、胡敏素均呈正相关,与pH、含水量、HA/FA的值则呈负相关.[结论]南宁市郊两种不同类型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递减,腐殖质全碳量与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呈正相关,与pH、土壤含水量、HA/FA呈负相关;菜园土腐殖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岗地白浆土中胡敏酸的E_(465)和E_(665)值都高于平地白浆土。草甸土和暗棕壤的E_(465)和E_(665)值都比耕地白浆土的值低。各种土壤胡敏酸的红外光谱吸收差异,主要是在3300~2600cm~(-1)范围内。对胡敏酸的红外光谱图分类,确定暗棕壤胡敏酸属A 型、草甸土胡敏酸属Rp 型,耕地白浆土胡敏酸则和P 型相似,分别处于腐殖质的不同转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诺氟沙星对胡敏酸吸附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OECD Guideline 106批平衡试验,研究了诺氟沙星对胡敏酸吸附铜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热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单独存在以及铜与诺氟沙星共存时,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99,而诺氟沙星的存在降低了铜的吸附速率。在pH 3.0~5.5范围内,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方程,诺氟沙星的存在抑制了胡敏酸对铜的吸附,一个原因是铜与诺氟沙星形成带正电的络合物,胡敏酸对该络合物的亲和力比铜低,另一个原因是带正电的诺氟沙星阳离子与铜在胡敏酸上产生了竞争吸附,导致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量降低。pH从3.0升高至5.5时,铜单独存在以及铜与诺氟沙星共存时,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量均随pH的升高而增加,表明铜离子及带正电的铜与诺氟沙星的络合物是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和静电作用力吸附到胡敏酸上。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存在时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是一个吸附热及混乱度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南宁市郊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宁市郊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垂直分布特征,以揭示土壤有机碳、腐殖质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p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郊菜园土、水稻土两类土壤剖面0~80 cm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土壤腐殖质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菜园土有机碳含量由表层16.16g/kg递减为5.32 g/kg,水稻土由表层最大值12.37 g/kg递减到4.19 g/kg;但菜园土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大于水稻土.两类土壤的胡敏酸、富里酸总碳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菜园土中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总体上大于水稻土;两种类型土壤腐殖质全碳量均与富里酸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胡敏酸、胡敏素均呈正相关,与pH、含水量、HA/FA的值则呈负相关.[结论]南宁市郊两种不同类型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递减,腐殖质全碳量与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呈正相关,与pH、土壤含水量、HA/FA呈负相关;菜园土腐殖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Fenton氧化对土壤有机质及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3种土壤在室内研究了Fenton氧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组成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对有机污染物(芘)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组成均发生了改变,总有机质含量下降,其中腐植酸含量降低最多,胡敏素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富里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芘在氧化后的3种土壤中的分配系数(Kd)都有降低;将Kd与土壤有机质各成分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有机质中胡敏素和腐植酸一起决定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其中胡敏素为关键因素。因为土壤有机质各成分的分布不同,所以有机碳含量标化分配系数(Koc)相差很大,特别是在腐植酸含量相对较高的土壤中,由于腐植酸大部分降解为吸附能力小的富里酸,Koc有明显降低,而在腐植酸含量相对较低的土壤中Koc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红碱淖湖泊短钻岩芯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碳酸盐以及有机质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恢复了红碱淖近5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依据红碱淖湖泊沉积记录,可以将红碱淖过去50年的环境变化大致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A阶段,1957~1996年),湖泊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以自然因素为主,又经历了迅速扩张(A1阶段,1957~1969年)、基本稳定(A2阶段,1969~1990年)和渐趋萎缩(A3阶段,1990~1996年)3个亚阶段。A1阶段:这个时期粘粒和粉沙含量变化不明显,但粗颗粒含量减少、平均粒径变细,有机质含量在波动中上升,另外,这期间的TOC含量总体上略有上升。TOC含量的变化,除与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呈极好的负相关外,与平均粒径的变化也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平均粒径较细时TOC含量也较高。A2阶段:这一时期平均粒径值较稳定(1983~1984年除外),各粒径含量虽然仍呈波动性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TOC与碳酸盐仍呈负相关关系,二者含量较A1阶段均略有增加。A3阶段:入湖颗粒中粉沙、粗颗粒含量均下降,以粘土为主,平均粒径减小,碳酸盐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说明气候偏干,流域生产力下降、入湖径流减少,水动力较弱,湖泊萎缩,面积减小。第二阶段(B阶段,1996~2005年),湖泊面积缩小,但指标中碳酸盐含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快速增加,指示湖泊沉积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碳酸盐保存条件发生改变,碳酸盐含量在这种情况下已不能指示湖泊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分析4个菜用枸杞品种嫩茎叶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 C 等含量,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系数比值法对菜用枸杞嫩茎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个菜用枸杞品种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c,矿物质(Se 除外)含量均高于对照蔬菜,维生素 c 含量平均达到31 mg·hg-1,高于除卷心菜外的其他3种对照蔬菜。蛋白质含量为5.3~6.9%,是对照蔬菜平均值的4.2倍,同时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占总氨基酸的42%;菜用枸杞嫩茎叶蛋白质贴近度为0.8372~0.8569,氨基酸比值系数为65.63~68.67,仅次于芹菜,高于其他对照蔬菜。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初始磷浓度下湖泊沉积物对磷吸附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选取自然湖泊梅梁湾和人工湖泊华家池2个湖泊的沉积物,研究不同初始磷浓度(C0)对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以及2种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的类型.结果表明:1)梅梁湾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大,吸附过程明显分为快、慢吸附2个阶段,华家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较慢且吸附量小;2)梅梁湾与华家池沉积物零净吸附磷浓度(EPC0)分别为0.03和0.42mg爛L-1,当C0相似文献   

15.
四溴双酚A在巢湖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四溴双酚A(TBBPA)在固液表面的吸附解吸特征。[方法]采集巢湖表层012 cm沉积物,去掉碎石和植物残渣后分别制备表层沉积物、添加腐植酸沉积物和矿物组沉积物样品,研究不同样品对0.1、0.5、1.0、2.0、5.0、10.0 mg/LTBBPA的吸附与解吸情况。[结果]TBBPA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和Lanngmuir模型进行很好的拟合。表层沉积物对TBBPA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为有机质含量10%的腐植酸组。TBBPA在各组样品中均以单分子平躺于沉积物上,而不能嵌入矿物的晶格中。在0.1-1.0 mg/L范围内,3组样品TBBPA物理萃取吸附与表观吸附量的比值分别为:表层沉积物0.85,腐植酸沉积物1.61,矿物组沉积物1.06;而在2.0-10.0 mg/L范围内,该比值分别为0.40、0.47、0.34。[结论]低浓度时巢湖沉积物对TBBPA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而高浓度时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中温带典型暗棕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及结构的短期影响,以吉林省磐石市实施3 a的定位栽培试验为供试对象,分别研究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HPE)、地膜覆盖的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PM-HPE)、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WNR),以及农民等垄宽常规栽培(CC)下各栽培模式的种植带和休耕带两个功能区对暗棕壤总有机碳、水溶性物质、胡富质量分数比(w(C_(HA))∶w(C_(FA)))、胡敏素以及胡敏酸、富里酸溶液光学性质(E_4/E_6与△log K值)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休闲栽培措施在短期内易使暗棕壤总有机碳发生矿化,但其对水溶性物质及其占总有机碳中比例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其中PM-HPE模式对水溶性物质的保蓄效果最佳。休闲栽培下密植玉米的种植带对水溶性物质含量有所消耗,使更多水溶性物质固存在休耕带;(2)休闲栽培更有利于暗棕壤胡敏酸质量分数的消耗以及富里酸组分的累积,使其腐殖质活性增加、品质降低。适度休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胡敏酸相对比例的损失,更有利于腐殖质品质的稳定。休耕有利于腐殖质结构向简单化方向进行,而在种植带,暗棕壤富里酸分子有进一步缩合的趋势;(3)高光效栽培促进了微生物对胡敏素的矿化分解。  相似文献   

17.
以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为优势浮游动物物种的低盐度盐湖是西藏湖泊的一个重要类型,以达则错为代表,分析了其沉积背景及沉积物组成。结果如下:(1)湖泊敞水区无机沉积以内生化学沉积为主,可代表深水盐湖无机沉积物的自然沉积过程。(2)达则错盐湖浮游植物以蓝藻、硅藻、裸藻、绿藻为主,总生物量11.35 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4.92 mg/L,其中西藏拟溞占 82.30%;浮游植物残体受盐梯度影响在盐梯度层之上聚集,而浮游动物残体及粪粒(Fecal pellets)因外表有碳酸盐附着可穿过盐梯度层沉积湖底,生物残体与浮游动物代谢产物构成了沉积有机物的物质基础。(3)表层沉积物平均含水量为66.70%,粒径0.004-0.02 mm范围内的颗粒物含量最大,占20.42%,其次为<0.004 mm的粘土,占4.53%。(4)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含量为27.99 mg/g(干重),其中颗粒有机碳(POC)约为18.11 mg/g,占TOC的64.70%;在POC中,西藏拟溞粪粒贡献最大,约占POC的60.48%,占TOC的39.06%,占沉积物总量的1.12%,其次为西藏拟溞残体,占POC的38.85%。分析结果表明盐湖因其独特的水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具有较强的沉积能力,以化学沉积为主的无机沉积及以西藏拟溞粪粒和残肢碎屑为主的有机沉积构成了该类型盐湖颗粒物沉降及沉积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稻田及由稻田改造的茶园这2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和腐殖质组成的剖面分布特征,按等间距采样法采集土样,分析各土层pH、腐殖质总碳及其组分含量。结果表明:(1)稻田和茶园土壤均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植茶加剧了土壤的酸化;(2)稻田和茶园土壤腐殖质总碳及其组分含量自上而下均呈递减趋势,且剖面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和植物根系分布密切相关,在稻田30 cm以下土层中显著降低,在茶园0-60 cm土层内缓慢降低;(3)稻田改为茶园,有利于土壤腐殖质总碳(CT)、腐殖酸碳(CHA+FA)和富里酸碳(CFA)的形成与积累,而胡敏酸碳(CHA)和胡敏素碳(CHM)含量因土层不同而有差异,在0-30 cm土层内不利于其积累,但在40-60 cm土层内表现出明显的积累特征;(4)各土层CFA/CT和CHA+FA/CT表现为茶园>稻田,CHM/CT为稻田>茶园;而CHA/CFA和CHA/CT因土层不同而有异,0-30 cm范围内表现为稻田>茶园,而40-60 cm范围内表现为茶园>稻田;(5)土壤pH越低,腐殖质总碳及其各组分含量越高;反之,腐殖质总碳及其各组分含量越高,pH越低。  相似文献   

19.
土娄土和黄绵土长期施肥的腐殖质组分及其与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4个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对Lou土和黄绵土在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条件下腐殖质组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Lou土和黄绵土腐殖质均以胡敏素含量为主,胡敏酸次之,富里酸最少,长期施用有机肥式配施化肥,可促进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积累,提高HA/FA比值,长期施用化肥可增加土壤胡敏素和胡敏酸的含量,HA/FA比值亦得到提高,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碱解氮和pH值与胡敏酸和富里酸关系最为密切,而全氮和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