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遵义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杂交油菜品种黔油22号在遵义县的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黔油22号高产栽培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获得黔油22号在贵州省遵义县产量达到180 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x1)=18.83~21.54 kg/667m2、P2O5(x2)=7.02~8.98 kg/667m2、K2O(x3)=26.33~29.21 kg/667m2、移栽密度(x4)=10 745~11 477株/667m2。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黔油28号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及密度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子对黔油28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x1(尿素)>x4(密度)>x2(过磷酸钙)>x3(氯化钾),该品种产量达21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为尿素40.28~44.34kg/667m2、过磷酸钙61.4~70.68kg/667m2、氯化钾26.34~33.66kg/667m2、密度6 920~7 530株/667m2。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湘春豆25号的秋播增产潜力,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等3个主要栽培因子对湘春豆25号秋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x1)、苗前期施复合肥(x2)两因子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苗后期施尿素(x3)主效不显著,与x1,x2互作显著;湘春豆25号翻秋种植适合高密度、高肥力水平下栽培;中等肥力土壤上栽培,产量24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有39个,其主要决策因素取值范围:种植密度57.58~61.51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316.8~427.65kg/hm2,苗后期施尿素202.44~284.34kg/hm2.  相似文献   

4.
高产抗病小麦丰优3号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播种量(x1)和氮(x2)、磷(x3)、钾(x4)肥施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高产抗病小麦丰优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y=305.75 11.67x2 14.5x4-9.270 83x22-8.02x24。综合得到丰优3号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是:施用2 000 kg/667m2农家肥作底肥的基础上,播种量6 kg/667m2,氮施用量22.5 kg/667m2,钾施用量30 kg/667m2,不施磷肥,产量可达314.63 kg/667m2。  相似文献   

5.
唐义  李娟  张荣达  王道琴  葛雁  毛春霞  汪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437-7438,7447
[目的]探讨适宜春旱、伏旱严重的黔西北山区玉米(Zea mays L.)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因素D-最优饱和设计法,对杂交玉米毕玉7号在黔西北山区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毕玉7号在膜侧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x1)和氮肥(纯氮)施用量(x2)与产量(y)间的回归模型为:y=676.013+85.633x1+7.423x2+38.812x1x2-94.649x12-37.614x22;提出黔西北山区种植杂交玉米毕玉7号产量水平在9 750 kg/hm2以上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种植密度在6.270万~6.858万株/hm2,纯氮用量在308.790万~371.385万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在黔西北山区大面积推广毕玉7号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洛麦22”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对洛麦22产量影响较大的播种期(x1)和播种量(x2)二因素高产优化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播种量的合理配置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并得出洛麦22的优化栽培技术组合,即最佳播种期为10月6~7日,最佳播种量为114.8 kg/hm2。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对苎麻品种华苎4号新栽麻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4个参试因子对新栽苎麻原麻产量的影响顺序是P2O5(x3)>纯N(x2)>密度(x1)>K2O(x4);频率分析结果显示,新栽苎麻三季折合产量y≥675 kg/hm2的最佳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25 425~29 100株/hm2,施氮量(纯N)412.50~453.75 kg/hm2,P2O5 116.40~135.00 kg/hm2,K2O 292.80~345.90 kg/hm2。  相似文献   

8.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先玉335为材料,研究了水分、密度和其他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从多因素分析,其影响顺序为:密度(x2)>底钾(x5)>追氮(x6)>底氮(x3)>补水(x7)>底磷(x4)>追肥/补水生育期(x8)>播期(x1)。在数学模型中,各栽培因子间耦合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x2)与补水(x7)的耦合效应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试验研究范围内,当播期为4月16日,密度为72 047.8株/hm2,底施氮量为135.3kg/hm2,底施磷量为262.0 kg/hm2,底施钾量为295.9 kg/hm2,追施氮量为239.6 kg/hm2,补灌量为1 198.0m3/hm2,追肥/补水生育期在玉米18展叶时,玉米产量达到理论最高值,为16 194.8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茎瘤芥主栽品种永安小叶的模式化栽培技术,本文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播种期(x1)、施氮量(x2)、施磷量(x3)、密度(x4)与其产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主效应及交互作用。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产量34 500 kg/hm2以上的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优化方案:播种期9月15~17日,施尿素725.25~755.10 kg/hm2,施过磷酸钙735.90~766.05 kg/hm2,密度111 761.25~115 395.00株/hm2。  相似文献   

10.
利用“416-A”回归最优设计研究Ca(NO3)2·4H2O、KNO3、NH4H2PO4、MgSO4·7H2O对水培白菜的产量效应。数学模拟建立了四种肥料与白菜产量的回归方程:y=97.808-4.337x1 3.445x2-2.690x3 8.299x4-6.894x1x2 17.331x1x3-7.389x1x4-3.191x2x3 6.364x2x4 0.063x3x4-9.629x12-17.150x22-17.915x32-24.066x42。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并对回归系数进行了检验。从回归方程可得:MgSO4·7H2O对产量以直接作用为主,其次为Ca(NO3)2·4H2O、KNO3和NH4H2PO4。Ca(NO3)2·4H2O与其它三种肥料均有交互作用,其中与NH4H2PO4交互作用达极显著水平。从产量效应回归关系优选出配方浓度为:Ca(NO3)2·4H2O:971mg/L;KNO3:931mg/L;NH4H2PO4:204mg/L;MgSO4·7H2O:581mg/L。采用回归最优设计结合水培研究肥料效应精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