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小麦白粉病与温度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度对小麦白粉病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此病害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低于10℃或高于25℃对该病有明显抑制作用。当温度高于26℃时,试验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止小麦白粉病病程的时间缩短,据此建立了不同温度(x)与相应终止病程的时间(y)的关系模型为y=21 900e-0.303 5x2=1.65<χ20.05,7=14.07)。同时,根据高温区病害的严重度(y)与温度(x)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其关系模型为:y=-3.00x+76.60(r2=0.922 1**),由此计算获得了连续10 d(一个病程时间)温度为25.53℃即可终止此病害的病程。该试验结果将为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划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七星瓢虫对苜蓿斑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捕食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的数量与苜蓿斑蚜密度呈负加速曲线关系,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1.024 2N/(1+0.003 3N),捕食苜蓿斑蚜的数量随斑蚜密度增加而增大,但寻找效应随之而降低,日最大捕食量为313头。在10~25℃下,七星瓢虫捕食率y与温度x的关系为y=2.4 1x+3 0.0 7 5,在2 5~3 5℃间的捕食率y与温度x的关系为y=1 2 0-1.2x,2 5℃下七星瓢虫捕食率最高,捕食率达9 0.5%。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捕食作用率E随天敌密度P的增加而减少,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E=0.4 1 9 3P-0.5 0 1 8。随着叶片数量增多,七星瓢虫和斑蚜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造成捕食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发生趋势多年统计预测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拴劳 《植物保护》1992,18(1):18-19
本文借用陕西泾阳县1957-1986年连续30年二代棉铃虫资料,将乎稳时间序列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科学地结合起来,改“选点法”选取因子为逐步回归法选取因子并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组建了棉铃虫发生趋势多年统计预测模型=1.16-0.39yt-2+0.487y1-3+2.93y1-7-0.45yt-9-0.07(y1-4)2-0.72(yt-7)2-0.093(yt-10)2±0.2经15年回报,历史拟合率100%,试用4年和实际发生一致,经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研究了稻水蝇危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产量(y,kg/hm2)与田间虫口密度(x,头 /m2)、穗损失率 (x5,% )间0.01水平显著时的关系符合方程:y^=9433.965-6.6637x1-402.7469x5;产量损失(Y,kg/hm2)与田间虫口密度(x,头/m2)间关系符合下列方程 :Y^=-13.4989+6.0043x(r=0.9647**)。通径分析显示 ,穗损失率和虫口密度对产量建成直接效应最大 ,分别为-0.9218和-0.1422  相似文献   

5.
一品红花卉上烟粉虱的序贯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立红 《植物保护》2007,33(4):74-76
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在花卉一品红上的为害十分猖獗,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烟粉虱在一品红上的序贯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的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密度x-回归方程为*m=-9.05+2.26x-,相关性极显著(0.799 1);以Iwao的序贯抽样为基础,结合Kuno的序贯抽样,提出复序贯抽样技术,防治指标上下限为T0(n)=7n+2 5.39n,T0(n)=7n-2 5.39n,截止线为T(n)=α+1/(D02-β-1/n),D0=0.15。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方稻区水稻骨干亲本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改进的纹枯病菌接种法,对当前我国南方稻区17个骨干亲本纹枯病抗性进行了田间鉴定,测定和分析了各材料的纹枯病病级(RD)、相对病斑高度(HR)及株高(HP)。通过试验,将17个骨干亲本分为抗病、中等抗病、中等感病和感病4种类型;筛选出了3个抗病亲本(明恢63、蜀恢527、广恢128)和3个中抗亲本(绵恢725、珍汕97B和协青早B);供试亲本的平均RD为4.78,平均HR为0.52;通过分析,发现纹枯病病级(RD)和相对病斑高度(HR)呈极显著正相关(y=8.373x+0.435,y=RD;x=HR)、株高和病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二代粘虫对春小麦自然危害和模拟危害的研究,得出了=1.7484x1+13.383x2-29.1736±7.0784产量损失预测摸型;式中x1为危害期距腊熟期天数,x2为危害级值;明确了当地二代粘虫3龄前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下旬;确定了防治指标:一级被害株率15%或虫口密度60-70头/m2。证明了当小麦旗叶全部被害时将使籽粒产量损失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荔枝蒂蛀虫化蛹、羽化动态数学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观浩 《植物保护》2004,30(4):70-71
通过3年对荔枝蒂蛀虫系统调查表明,荔枝蒂蛀虫化蛹、羽化进度与观察时间之间呈S型曲线,拟合关系 式分别为Y1=100.440 3/(1+e5.531 1-1.420 3x)、Y2=100.059 5/(1+e12.625 0-1.296 7x),非线性决定系数均在0.99 以上。应用表明,该预测曲线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9.
50%乙草胺对旱地杂草辣子草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50%乙草胺乳油对花生田杂草辣子草生测毒力回归式为y=5.781 7+1.691 9x,r=0.964 9。LD50=0.345 1 g/L,LD95=3.237 1 g/L,对辣子草种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有效成分含量50、65、80、130 g/667 m2田间土壤封杀处理,防除辣子草效果在99%以上,对马唐、狗尾草、反枝苋、藜也有很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稻水蝇危害水稻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研究,得出了y=3.7945+0.0628x1-0.0843x2-0.0783x3+0.9615x5±4.0914产量损失预测模型,式中x1为总虫量头/m2,x2为稻穴损失率,x3为7月上旬茎损失率,x5为穗损失率;证明水稻穗数损失是造成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6月上旬水稻返青后期为稻水蝇最佳防治期;确定了经济防治指标为6—10头/m2;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化学防治,防治区每公顷可挽回稻谷1924千克。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稻区稻瘟病流行趋势预测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方程对黑龙江省水稻主要产区稻瘟病流行情况和气象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制定了牡丹江地区和佳木斯地区非特殊灾变年份的稻瘟病流行趋势预测数学模型:Y(牡)-25.686+ 10. 961X1-2.001X2-10. 173X3+ 3. 55X4-6. 064X5+2.686X6-4.828X7-20. 371X8+M+N±13;Y(佳)=-16. 42+1.082X1-0.544 X2+1. 637X3-.9X4-10. 645X5+M+N±11。用上述方程历史回拟率分别为84.0%和81.9%。经两地近年应用预报均准确。  相似文献   

12.
长白蚧第一代防治适期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庆 《植物保护》1990,16(5):9-10
长白蚧Lopholeucaspis japonica(Cockerell)是我国茶区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掌握第一代防治适期是防治此虫的关键。研究表明,影响第一代卵盛孵末期(防治适期)的主导因子,是3、4月平均气温之和,其次是2至4月的温雨系数。其预测方程Y=44.91-0.91x1+0.25x2±1.61。经适合性测验和12年次实地验证,吻合程度极佳。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的发生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根据虫害发生年份和气象数据,利用有效积温与稻水象甲发生的相关性,建立了有效积温预测式。越冬成虫迁入高峰期预测式为Y1=33.8595-0.0507 X1,(n=7,r=-0.9919**);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预测式为Y2=65.2923-0.0359 X2,(n=7,r=-0.9634**。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第一代二化螟造成的枯鞘对水稻有效分蘖、水稻根的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导出了二化螟造成的枯鞘株率(x)与水稻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7506+0.9793x,相关系数为0.9938。根据该方程及湖南省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了新的化学防治指标,即枯鞘株率为3.10%。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小麦条锈病不同病级所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率 ,探讨了损失率以及田间产量损失程度的简便测算方法。小麦条锈病病级与小麦穗粒数、千粒重、穗重关系密切 ,其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62.29-3.11X±1.16(r=-0.9920);Y2=44.79-2.74X±1.98(r=-0.9708);Y3=2.68-0.235X±0.08(r=0.9937)。小麦中后期功能叶受害损失较大 ,最终集中表现在穗重降低上 ,损失率回归方程为:Y3′=9.27X-5.76±3.07(r=0.9937)。上穗危害损失率回归方程为:YY3 ′=3.00X+0.64±0.58(r=0.9958) ,经测验相关系数均为极显著。中后期叶片受害病级 1级时损失率为3.5% ,以后每增加1个级别穗重降低0.235g ,损失率增加9.27% ;上穗危害穗部病级增加 1级穗重降低0.1g ,损失率增加3%  相似文献   

16.
重庆稻区稻瘟病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4年采用全国统一的鉴定方法和稻瘟病统一鉴别品种,对重庆稻区34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和19个水稻主栽品系进行抗瘟性监测明确,重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复杂多样,优势种群突出,优势小种不明显,主推水稻品种(系)抗性水平低。应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及微电脑技术,探讨稻瘟病常发重病区种植优质丰产感病品种(系),纯氮施用量X1、栽插密度X2、施药次数X3三因素五水平对其病情和产量的效应,建立了穗颈瘟病指(Y1)和产量(Y2)同可控栽培因子间的数学模型:Y1=18.122 4+0.560 1 X1-0.695 5 X3+0.529 4 X32±0.739 8,Y2=386.604 3+9.368 1 X1+6.163 4 X2+15.407 8 X3-6.270 8 X12-8.620 8 X22±7.821 1,并提出了适合当地水稻控害丰产的优化组配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盐碱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为材料,通过中性盐NaCl∶Na2SO4(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40、80、120、160、200 mmol·L-1和24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44、88、132、176、220 mmol·L-1和264 mmol·L-1)和碱性盐NaHCO3∶Na2CO3 (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10、20、30、40、50 mmol·L-1和6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11、22、33、44、55 mmol·L-1和66 mmol·L-1)处理油菜种子和幼苗,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特性并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害的最大混合盐浓度为160 mmol·L-(pH=6.67,Na+=176 mmol·L-1),最大混合碱浓度为50 mmol·L-1(pH=9.29,Na +=55 mmol·L-1);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陇油6号”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 降低,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先上升后下降,碱性盐溶液胁迫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性盐溶液胁迫;在同一盐、碱胁迫浓度时,处理时间越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越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越高。这表明盐、碱胁迫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两种不同的胁迫,且碱性盐胁迫强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18.
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纹枯病菌在含己唑醇系列浓度的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计算出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4.0407+2.3632x,r=0.9971,药剂EC50=2.5464mg/L,EC95=12.6463mg/L,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田间药效显示,5%己唑醇悬浮剂250mg/667m2药后15d防效达69.54%。  相似文献   

19.
沾化冬枣浆烂果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沾化冬枣浆烂果病病果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枣浆烂果病病果在田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k值为1.1905。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应用Iwao抽样模型建立了沾化冬枣浆烂果病病果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2/D)2(1.1960/m+0.7929)。并利用负二项分布零频率与均数的理论曲线公式建立了估计该病病果平均密度的零频率模型:x=1.1905(P0-0.84-1)。  相似文献   

20.
麦田混生杂草生态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9~2000年于山东农业大学实习农场对小麦田的荠菜、播娘蒿、麦瓶草等主要杂草混合生长的危害及生态经济防除阈值进行了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 :麦田主要杂草持续生长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 ;小麦产量损失率(y)与杂草密度(x)之间呈幂函数关系 ,即y=0.0077x1.6565。随着杂草密度的提高 ,单位面积小麦穗数和千粒重明显降低 ,穗粒数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