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层积处理对野慈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层积处理方法对野慈姑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今后以野慈姑种子为萌发材料的相关试验研究与田间防除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处理能够提高野慈姑种子的发芽率,处理5~10 d,种子能够发芽,但发芽率低;处理15 d时,种子发芽率大幅度提高,随后提高幅度减小;处理35 d后,种子逐渐达到低温层积处理的最高发芽水平,且与经过自然越冬的种子相比,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处理60 d后种子发芽率不再提高;室温层积处理5~90 d野慈姑种子的发芽率均不高于4.00%,可见室温层积处理不能提高野慈姑种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2.
龙葵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葵种子具有休眠习性,采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能够打破龙葵种子休眠。H2O2、NaOH、HCl、KNO3、GA浸泡24 h,均能明显提高龙葵种子的萌发率。以2.25~36.00 g/L HCl浸种的萌发率最高,萌发率超过90.00%;40.00 g/L KNO3与200.00 mg/L GA浸种后,萌发率超过80.00%,已达到打破龙葵种子的休眠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和黑暗(24 h黑暗)2种条件下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硝酸钾(KNO3)和赤霉素(GA3)对摩擦种皮和未摩擦种皮龙爪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爪茅种子的休眠主要是其种皮对种胚的束缚引起的机械性休眠,经摩擦种皮处理,空白组的萌发率即可达67%以上。不同浓度的HCl、NaOH、KNO3及GA3处理均不能有效解除未经摩擦种皮处理的龙爪茅种子的休眠。摩擦种皮处理的龙爪茅种子经低浓度的KNO3及GA3浸泡24 h后萌发率可达80%以上,而经HCl、NaOH以及高浓度KNO3浸泡相同时间后萌发率急剧下降。光照因素对龙爪茅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略高于黑暗条件。  相似文献   

4.
反枝苋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下氢氧化钠(NaoH)、盐酸(HC l)、赤霉素(GA3)和乙烯利(ETH)处理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盐酸、赤霉素和乙烯利浸泡处理均可以明显提高反枝苋种子的发芽率,且随着试剂浓度的提高,发芽率表现出单峰变化曲线,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其中,赤霉素对解除反枝苋种子休眠最有效,且以200 mg/L浸泡处理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可达90.8%,比对照提高了52.5百分点。其次为4%NaOH和6%HC l处理1 h,与800 mg/L ETH处理24 h的效果相当,发芽率在70%~75%之间。黑暗条件不利于反枝苋种子的萌发,发芽率略低于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在中国东北稻区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部分稻区使用苄嘧磺隆已无法有效防除该杂草。为了明确野慈姑抗药性发生的根本原因,本试验从分子水平上对野慈姑抗苄嘧磺隆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抗药性(H4)和敏感性(S)野慈姑种群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克隆,比较其DNA序列的差异,确定导致抗药性产生的ALS氨基酸突变位点。结果表明,与敏感性野慈姑ALS基因相比,H4种群第197位脯氨酸(Pro)突变为苏氨酸(Thr),该位点的突变可能是H4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ALS第197位Pro突变为Thr致使对苄嘧磺隆产生抗药性是第一次在野慈姑种群中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辽宁省不同稻田区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水平,整株测定了辽宁省大石桥(种群R1)、海城(种群R2)、苏家屯(种群R3)和开原(种群R4)共4个水稻产区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并离体测定了各种群叶片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结果显示,种群R1和R2的抗药性相对较高,抗性指数分别为76.99和49.94,种群R3和R4抗性相对较低,抗性指数分别为12.48和16.91;离体测定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ALS活性可能与是否产生抗药性无关,种群R1、R2、R3、R4的抗性指数分别为81.86、67.48、10.56、24.86;抗药性程度依次为R1R2R4R3。表明4个水稻产区野慈姑对苄嘧磺隆均产生了抗药性,而其体内ALS活性降低可能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株盆栽法研究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种群R1)、856农场(种群R2)、密山市(种群R3)3个水稻田野慈姑种群对丙嗪嘧磺隆的抗性水平,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3个野慈姑种群在靶标酶基因上的差异,确定3个野慈姑种群对丙嗪嘧磺隆和苄嘧磺隆是否存在交互抗性。结果显示,黑龙江R1、R2、R3种群抗性指数(RI)分别为11.92、22.68、35.99。与敏感的七台河种群S相比,R1、R2、R3的ALS基因均在Pro_(197)位发生不同突变。R1种群为Thr_(197)取代了Pro_(197);R2、R3种群为Ser_(197)取代了Pro_(197),ALS基因的突变是其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3个野慈姑种群对丙嗪嘧磺隆和苄嘧磺隆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野慈姑对吡嘧磺隆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法茎叶处理方式分别测定了黑龙江省五常市志广乡长富村(种群H-1)、兴凯湖农场一连队(种群H-2)、八五四农场现代农业研发中心(种群H-3)、鹤岗市江滨农场(种群H-4)、庆安县久胜镇久旺村(种群H-5)共5个地区水稻田野慈姑对吡嘧磺隆的ED50值。结果表明,不同种群对吡嘧磺隆的敏感性不同,敏感程度依次为:种群H-1>种群H-2>种群H-3>种群H-4>种群H-5,其ED50值(以有效成分计)分别为107.04、163.92、289.61、320.50、484.06 g /hm2。各种群对吡嘧磺隆的ED50值与其使用年限呈正相关,吡嘧磺隆使用年限越长的地区,野慈姑的ED50值越大;且各种群对吡嘧磺隆的ED50值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黑龙江省水稻田吡嘧磺隆常规田间施药量(以有效成分计)10~15 g/hm2的10.7~48.4倍。  相似文献   

9.
苍耳种子的休眠主要受种皮质地坚硬而形成的对种子机械束缚力及种皮内封闭的薄膜质层影响。流水浸泡+挫伤种皮,种子发芽率达到86.47%,流水浸泡发芽率达到80.14%,挫伤种皮发芽相对较低,为68.97%。物理解除避免了化学解除休眠处理中强酸、强碱及氧化剂对种子内部有效成分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黄顶菊种子休眠与种子寿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顶菊是一种新近传入我国的入侵植物。初步研究黄顶菊种子休眠和种子寿命特性发现,黄顶菊种子不具有原生休眠,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其后熟阶段。室温储藏下4年后,黄顶菊种子仍保持很高的萌发率,说明黄顶菊种子的寿命较长,但长时间的冷冻(-18℃)和自然条件下深埋(10 cm土层)会显著缩短黄顶菊种子的寿命。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seed‐derived Sagittaria trifolia individuals emerging at different times within a season, seeds were sown on May 16, June 16 and July 22 2010 and allowed to grow in pots under shaded and unshaded conditions. The timing of when the first inflorescence of each seedling appeared was recorded,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seeds and tubers produced and the dry weight of each organ. In total, 220 seedlings were used, 23–59 in each treatment. As the sowing time was delayed, so too was the appearance of the first inflorescence. Additionally, the number of inflorescences, fruits and seeds produced by the unshaded pla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the sowing time. The total dry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unshaded than in the shaded plants: the July‐sown, shaded plants grew very poorly. The rela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to the tubers was greater in the late‐emerging, shaded seedlings. Even in the shaded groups, except for the July‐sown plants, most of the plants set seed. Therefore, when addressing weed control in paddy fields, one should keep seedlings in mind, in addition to plants that have grown from tubers.  相似文献   

12.
王琪  肖紫兰  张敬泽 《植物保护》2018,44(1):132-134
慈姑黑粉病是慈姑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病原菌最初被认为是慈姑实球黑粉菌。随着属名的变化,该病原菌被转移到虚球黑粉菌属称为慈姑虚球黑粉菌。最新研究表明,该病原菌与侵染可变慈姑的病原菌是同种,是畸形虚球黑粉菌的异名。本文说明了慈姑黑粉病病原菌名称演变原因以及最新进展,这对准确应用病原菌名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化学试剂及人工处理对稗草种子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应用不同化学试剂及人工剥去颖壳处理来提高稗草种子的萌发率,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GA3、浓H2 SO4、KNO3、剥去颖壳处理都有利于稗草种子的萌发,但剥去颖壳破除休眠的效果不理想.通过800~1200 mg/L GA3浸种24 h,浓硫酸浸种10~ 20 min,都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使其发芽率超过70%;KNO3溶液可打破部分稗草种子休眠,2% KNO3浸泡12 h,发芽率为34.67%;NaOH、HC1不宜用于解除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寄生生长特性,使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其种子进行萌发诱导处理,观察萌发情况。结果表明:锁阳种子较小,成熟的种胚发育不完全,萌发前后处于球形原胚阶段。试验结果证明,锁阳种子萌发的启动,需有来自寄主根中的某种萌发刺激信号;外源赤霉素(GA3)及乙烯溶液对种子休眠的破除...  相似文献   

15.
刺萼龙葵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萼龙葵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在我国境内的传播对现有的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刺萼龙葵对环境条件的广泛适应能力增强了其竞争优势,使其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危险的外来入侵杂草,控制刺萼龙葵的危害和扩散蔓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综述了刺萼龙葵种子的形态特征和休眠机制,总结了种子萌发特性和打破种子休眠的一些方法,为制订其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