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2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产业是广东省重要农业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居于广东省主要农作物第5位,在广东市场有着较大的消费量.近年来,甘薯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但甘薯种植区域分布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甘薯市场价格也处于变动之中.为促进广东省甘薯产业健康发展,对广东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关于提升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京市种植产业向规模集约、品种优质、生态多样目标的深入发展,甘薯所具有的产量高、适应性广、产品用途多样等诸多优点,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近年来全市甘薯种植面积处于回升状态,出现了新兴的加工产业,展现了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为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北京市甘薯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甘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北京市甘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2 年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居广东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第4 位,产量居广东主要农作物产量第5 位, 单产处于近5 年甘薯单产最高值,甘薯种植区域相对集中于粤西、粤东地区。2012 年广东省甘薯产业成本收益与 2011 年基本持平,预计2014 年广东省甘薯总体价格将呈稳中有升趋势。当前广东省在甘薯育种、资源鉴定等方面的 研究稳步推进,甘薯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甘薯,又名红薯、地瓜,以适应性强、分布广、产量高的特性,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并在高效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1-2]。山东省临沂市丘陵山地多达600万亩,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极适宜甘薯生长,近几年临沂市也将发展甘薯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甘薯的种植,现已发展为种植近80万亩、总产量占全省首位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甘薯产业的发展进步,甘薯产业也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化种植规模。大庆市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种植甘薯,为提高大庆市甘薯产业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介绍我国甘薯种植现状、加工用途、种质资源类型,分析了发展甘薯产业的效益。针对大庆市甘薯产业存在着品种结构与种苗品质、栽培管理方式、产业链及销售网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引进、选育适合品种、建立完善的繁育体系、研发并引进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培育、发展、壮大甘薯深加工企业等几方面建议,以期为大庆市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甘薯是高唐县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保健食物。近年来,高唐县甘薯产业快速发展,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态势。本文作者系统论述了高唐县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甘薯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甘薯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推动高唐县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广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甘薯产业高效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甘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其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加工规模、产品品牌、主要销售市场及渠道,阐述广西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甘薯主产区,2019年甘薯种植面积20.4万ha,总产量242.3万t;甘薯种植遍布全区,种植品种多且杂。种植季节以夏秋种为主,6—8月扦插种植,10—12月采收;桂东南地区全年均可种植甘薯,满足周年鲜薯供应。广西甘薯大约35%用于加工,加工产品以甘薯粉丝和薯干为主,还有少量的薯片和馅饼等休闲食品,60%以上用于鲜食。甘薯销售方式以客商收购为主,电商销售和自行销售为辅。广西在发展甘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和气候环境、产业基础及种植效益优势。甘薯是广西第三大粮食作物,2010—2019年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统计数据显示甘薯产业总体发展较平稳;但存在种植品种退化、缺乏健康种苗、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深加工及品牌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强功能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规范无毒健康种苗生产,建立标准化的种植技术体系,建立甘薯产业联盟,打造品牌效应,完善甘薯优势区域布局,延长甘薯产业链,以促进广西甘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文中总结了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成效及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甘薯产业和种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目前中国甘薯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趋于平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106 hm2左右;单产稳步提高,已达到世...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甘薯已由一般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特色甘薯的种植及甘薯食品的加工在我国一些地区成规模化和产业化。朝阳地处辽西山区,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甘薯的种植,也是我省甘薯作物传统栽植地区。然而本地甘薯栽培品种单一、可加工性不强,栽培技术落后,产量较低,制约了本地甘薯产业的发展。2005年起,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为发展本地农村经济,促进本地甘薯产业的发展,在对国内一些  相似文献   

10.
程群  徐怡  陈巧玲  瞿勇 《湖北农业科学》2016,(20):5407-5410
为促进恩施州甘薯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从恩施州甘薯种植面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状况、产品消费方向转变以及合作社情况等方面介绍了恩施州甘薯产业生产发展现状,对制约恩施州甘薯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恩施州甘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咸宁市区甘薯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种植概况、甘薯加工和经济效益等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认为鄂南山区甘薯产业发展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种植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和组织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甘薯产业发展、建设团队深入开展甘薯研发、抓好基地提升甘薯产业科技含量和效益、优化模式引导甘薯产业化发展、加大投入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山东省甘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认识上存在问题;资金短缺;科技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环境污染问题;产品综合利用不够等。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种不足,笔者从8个方面总结提出促进山东省甘薯加工产业化的对策。通过文章让大家了解山东省甘薯产业存在的不足,从而重视该产业的发展,达到促进山东省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是中国甘薯作物南方薯区最重要的优势主产区,而甘薯产业也是广东省最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重点围绕广东省甘薯产业的发展,剖析了近年来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指出了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甘薯品种退化、脱毒繁育体系不完善、种植收益不高以及线上销售监管不到位和储藏技术有待完善等问题。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从种苗繁育、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物流体系建设以及规模化种植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渝东北11个区县甘薯生产和品种应用情况,对甘薯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甘薯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渝东北甘薯产业发展及品种推广建议:积极引进培育甘薯加工企业,大力开发甘薯精深加工新产品;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品种,建立健全种薯种苗繁育体系;统筹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科技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保障甘薯原料有效供给是利用甘薯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分析了国内外甘薯种植发展与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利用甘薯发展燃料乙醇及其原料有效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阜阳市甘薯产业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户和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增加;生产投入增加,产量提高;种植品种不断优化;种植模式多样化。甘薯产业的发展为阜阳地区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丰富农产品种类,促进人们健康饮食;二是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三是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率;四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分析了阜阳发展甘薯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近日从山东省甘薯产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为促进山东甘薯产业转型升级,山东省甘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为牵头单位,组织省内外40多家甘薯科研、生产、加工单位签署联合体协议,围绕山东甘薯科研、生产、加工三个关键环节,发起成立了育种、种薯种苗繁育和产后加工三个联合体,组建山东甘薯产业的联合舰队。联合体提出,争取通过3~5年的时间,选育出适合山东乃至全国的优质品  相似文献   

18.
受市场需求拉动,我市甘薯种植面积增加,本文针对我市甘薯种植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市甘薯的产业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阜阳市不同地区甘薯种植户的种植方式、生产模式进行调查的情况以及在甘薯种植中遇到的问题,为建立甘薯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作为发展甘薯产业的后起之秀,甘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咸阳市发展甘薯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市场广阔,加工业前景看好,发展甘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介绍了咸阳市甘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