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杂粮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功能元素,是现代生活健康膳食的重要食材,我国是小杂粮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市场上小杂粮的原粮销售长期占据主导位置。对小杂粮进行加工,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小杂粮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本文在对小杂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代表作物的天然物理性质进行了综述,并在讨论了杂粮成分结构和加工方式对杂粮加工特性影响的前提下,分别对小杂粮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营养成分的初加工特性和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杂粮增值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杂粮的物性研究与开发加工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梁市离石区小杂粮产业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新形势下,小杂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面对离石区小杂粮产业的生产、加工状况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提出了全区小杂粮开发的重点和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朔州市是山西省小杂粮主产区之一,所产小杂粮无污染、无公害,是理想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朔州市在种植结构调整中,把小杂粮作为特色产业,加大开发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朔州市小杂粮主要品种和分布的介绍,尤其是珍品资源以及加工销售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忻州市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植、加工、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小杂粮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小杂粮在山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了小杂粮的潜力和优势,提出了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侯宪英 《当代农机》2009,(12):72-73
结合目前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制约小杂粮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建立小杂粮生产机械化发展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左云县发挥地域优势和小杂粮产业的比较优势,把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做稳。总结了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思路、成效、特点,以及采取的措施,指出了进一步发展小杂粮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优质小杂粮大豆机械化种植、加工的工艺流程以及创新项目实施机制,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尝试推广、经营、服务一体化农机推广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垣曲县农机局在机构改革后,更名为“垣曲县农发展中心。名称虽有变更,但求发展的念头始终不变。为了进一步搞好工作,他们没有等没有靠,而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他们顺应潮流借优势促发展,大搞小杂粮的种植生产。在同善镇、解浴乡、皋落乡组织农民发展小杂粮种植的同时,实行上门收购的办法,解决了过去一家一户种一点、数量少、交通不便、销售困难等问题,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机发展中心也从收购、加工和包装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收益。为了做好做大这一市场,他们派人到乡村,与种植户签定了2003年小杂粮种植收购合同。为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沁水县小杂粮产业化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小杂粮生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据近期从山西省粮食局传来消息:2011年,山西省重点要建立三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示范区,即太原、运城、临汾以小麦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长治、晋城以玉米、饲料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晋中、忻州、吕梁、大同以玉米、小杂粮加工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供求格局有了明显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于粮食品种及品质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小杂粮除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再加上其具有独特的味道而被人们广泛用于餐桌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杂粮在市场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小杂粮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对小杂粮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荞麦花开,散白雪之香”。小杂粮是吕梁农业一大特色,吕梁种植小杂粮历史悠久,品种多,种植广,气候条件适宜,开发潜力巨大,是山西省的小杂粮主产区。荞麦作为一年生草本,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极耐寒瘠,是吕梁山区小杂粮的一种,很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小杂粮是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作物,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产业,是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的优质原料,是养殖业良好的饲料来源,是贫困地区的有效经济源。小杂粮产业化开发是山西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优势所在,是我国加入WTO后山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应世农业。近年来,山西省政府把小杂粮作为优势作物来抓,实施小杂粮战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作为小宗粮豆的俗称,小杂粮在我国的种植极为广泛,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内小杂粮的需求量也在随之增长。基于此,简单分析了我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并深入探讨发展对策,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业内人士以启发。  相似文献   

16.
介绍宁夏小杂粮的生产、科研、加工和销售情况,分析其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宁夏小杂粮的资源优势,进一步生产、开发、应用,以推动小杂粮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宁夏小杂粮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宁夏小杂粮的生产、科研、加工和销售情况,分析其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宁夏小杂粮的资源优势,进一步生产、开发、应用,以推动小杂粮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1.小杂粮的概念和分类小杂粮仅仅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种特有的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在作物栽培学分类中也没有这个概念。在我国,人们习惯地把稻、麦之外的其他谷物叫做杂粮,又把杂粮中分布零散、栽培面积较小、总产量不多的谷物叫做“小杂粮”。由此可见,小杂粮是相对杂  相似文献   

19.
<正>山西省小杂粮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常年种植面积达133万hm2,约占全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的10%,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4%;总产量2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山西省小杂粮种类多、品质优、珍品多、产量大,其中,谷子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荞麦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燕麦总产量居全国第4位,马铃薯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随着山西省政府振兴杂粮产业的政策出台,将小杂粮作为优势作物来抓,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热情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0.
晋城市小杂粮生产现状 1.种植情况小杂粮 作为晋城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山西省农业厅于2003年、2005年、2008年先后发布了3个文件,要求加强小杂粮生产,为此,晋城市将发展优质小杂粮列入了“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近几年来,晋城市小杂粮种植面积趋于稳定,种植面积为5.67万~6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