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利用2019年武汉城市圈部分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未产生直接显著影响。第二,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第三,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农户保险认知进而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且保险认知起完全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加强农户间以及农户与村干部的交流,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等,以更有效地促进农户参与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作为保险行业的一个分支,可以降低农民的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经营目标,可直接性的对农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对不同结构不同规模的农户存在需求量不一的局限性。政府对保险公司没有太多的期待,在农业保险方面没有完善的发法律法规。农业保险投保群体中绝大多数均为小规模种植,对此农业保险并没有太大的需求,建议政策上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参保农户获得强有力地获取赔偿保障,同时可普及更好的农户生产经营方式并提高农户参保意识,便可扩大参保群体,增加种养殖农户收入,确保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稳固,提高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以往有关农业保险决策的研究较多从静态视角展开。本文在传统静态的农业保险参保决策模型之上,结合中国农业保险产品的特征,构建动态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决策分析框架,阐释了农户的参保、在有参保经历之后选择退保以及对农业保险呈现需求排斥的动机。实证部分基于华中三省1051名从事农作物生产农户的调研数据,证实了获取政府补贴提高预期收益和转移农业风险的参保动机,风险赔付水平较低是农户退保的原因,以及务农风险较低或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是农业保险排斥的原因。而私人风险信息并未影响农户的参保选择,不存在明显逆向选择的参保动机。除此之外,结果还显示同群效应会显著正向增加农户的参保概率,并降低退保的概率。本文从动态视角理解农户的农业保险决策,为中国农业保险项目更好地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风险感知和保险认知对农户参保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厘清风险感知与保险认知2个因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作用路径。【方法】基于河南省736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研究发现风险感知及保险认知对农户参保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保险认知在主观风险与农户参保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种植业收入所占比例的高低在农户风险感知和保险认知对其参保行为的影响方面存在差异。【结论】为推动农业保险发展,仍需增强农户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创新保险宣传方式,提高农户保险认知水平和认同程度;充分考虑农户家庭禀赋差异,优化和创新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农业保险已经演变为一种增强农户抵御灾害能力的有效措施,并且成为增强一个国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了吉林省农业保险的现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运用Logistics模型对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各因素对农户参保意愿的影响方向.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年限、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政府补贴以及认知度对农户参保意愿有正向影响.文中最后提出了发展吉林省农业保险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保险为例,利用湖北省4个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县市545个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保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保障额度增加额、年龄、对完全成本保险的了解程度、对保险公司服务的满意程度、种植面积对农户参保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保费增加额、从事农业生产时间、受教育程度、受灾比例和每公顷赔付金额对农户参保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从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保险政策的相容性,加快建立多保障水平下农业保险产品体系;鼓励农业保险产品设计的精细化,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精准性3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农户参保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0,(17):51-51
江苏省印发的《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务规程(试行)》,要求各地在农户自主自愿前提下.鼓励农户积极参保。其中对协保单位及农户参保投保有如下规范: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9,(16):51-51
江苏省近日印发的《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务规程(试行)》,要求各地在农户自主自愿前提下.鼓励农户积极参保。其中对协保单位及农户参保投保有如下规范:  相似文献   

9.
李晓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50-11253
以陕西省洛川县为研究对象,依据问卷调查数据,选取家庭特征、农业生产风险、农户的风险态度和参保交易成本等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政府较保险公司对农户的参保行为影响更大;农业保险的保费并不构成农民参保的障碍;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处理不当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当地农业保险的发展。为了促进农户参保,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民文化程度;二是政府利用其行政职能加大农业保险知识宣传力度;三是合理规划政府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四是积极鼓励引导农户进行苹果的规模化生产,促进并形成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19个生猪调出大县的调研数据显示,影响农户参与生猪保险的主要因素有农户年龄、养殖年限、教育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参加养猪协会和合作社等。其中,年龄、养殖年限、养殖收入占比、参加养殖协会或合作社、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对补贴政策的了解会显著增加参保率。收入也对参保行为有影响,但是影响较弱。政府部门持续完善和推广农业保险政策以及合作社和养殖协会等农户互助组织有助于提高农户风险意识,提高农户参保行为。  相似文献   

11.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由政府引导、组织和推动,以支农、惠农和服务“三农”为目的,按照保险规则运作,财政给予保费补贴或政策扶持的农业保险。是国家免除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后.又一项重要的惠农新政策。全市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主要承保玉米、大豆、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几年来,全市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农民参保意识,全市承保面积逐步扩大,参保农户逐年增加,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农户增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险保障。截止到2012年末。全市共承保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作物面积2161.6万亩。承保农户达32.53万户。受灾面积1050.4万亩,占保险面积48.6%。共为受灾农户16.32万户、赔偿损失22514.6万元.获赔的农户占参保农户总数的50.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采用2015年黑龙江、河南、浙江、四川4省1 039户粮农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农户参保行为对农药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地块的农药施用次数显著低于未参保地块。利用工具变量(IV)及倾向得分匹配(PSM)控制内生性后结果不变。表明,参保行为抑制了农户施用农药。但就估计系数来看,参保地块农药施用次数减少约0.25~0.75次。说明我国现行的"低保障、广覆盖"粮食作物保险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药的施用,但抑制作用有限。长远看,伴随粮食保险保障水平提高,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彰显。这意味着农业保险除能实现分散农业风险的政策目标外,还对减少农药施用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6年对河南省6个县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村金融保险支持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对农户增收起到正效用,民间信贷对农户增收起到负效用,农业补贴对其没有明显影响。为充分发挥金融保险对农户的增收作用,应加大正规金融支持力度和扩大农业保险的参保范围,同时普及农民理财知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内蒙古少数民族的地区进行的实地调查,从经济学角度对农户参保意愿进行了分析,发现牧区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对保险机构及其产品缺乏了解和信任;政策性保险的保障程度偏低,区域分配不合理;政府救济降低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并据此从农业保险的宣传、实施、组织形式及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牧区农民参保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是保险机构根据农业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随着五原县农业保险的引入,为该县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全县20万农民的种植业生产经营织起了"安全防护网"。然而种植业保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使这一最基础的保障没有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参保农户在重灾面前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了解连续务农农户的特征及其稳定参与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探究我国农户连续开展农业生产以及参与农业保险的内在驱动力,有助于理解农业生产和保险两者间协同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2007-2010年湖南省匡家桥村连续四年的定点农户级样本数据,使用非参数检验确定连续务农农户特征,并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农户社会经济特征为主要考虑对象,探究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下,农户稳定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本、化学品投入两因子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是否稳定参保,而经验因子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稳定参保行为。三个显著的因子中,化学品投入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其影响系数是资本因子的1.5倍,经验因子的1.4倍。此外,经验因子和资本因子中劳动力资本相关的特征变量对农户连续务农和稳定参保行为的影响方向一致,具有同向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6):145-147
研究在福利经济学的框架内探讨了陕西样本地区小麦保险强制参保的福利效果。总结了对此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参保方式选择上的情况,为以陕西为对象的分析提供了借鉴。从理论上构建了完全强制、有条件强制以及与补贴相结合的强制三种参保方式的福利衡量和框架,并引入在陕西杨凌示范区和武功县实地调研所获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数据,具体测算和比较了三种参保方式下的福利结果,最后对现行农业保险参保方式选择的制度优化设计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在促进农户参保、补偿农民损失、降低农民保费压力等方面的作用有限。本文从财政补贴对农户的激励作用、各级财政部门的项目管理和实施效率、财政补贴的社会效益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农户和保险公司、政府作为一级指标,并将其分解为8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构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有助于化解农业规模化经营带来的风险扩大问题。然而,现阶段赔付水平下的农业保险对农户规模化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本研究基于山东和辽宁两省1 377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农地转入角度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户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并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保险赔付对农户农地转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及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参保决策。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农户农地转入规模的增加,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然而,当前农业保险赔付水平较低,风险保障作用有限,导致其仅能促进大规模农户进行农地转入。此外,农业保险对农地转入的影响还具有地区异质性。鉴于此,本研究建议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助推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优化农业保险赔付方式;同时推动农业保险精细化发展,注重“普惠性”与“差异性”并存。  相似文献   

20.
袁茹  吴应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719-7721
以甘肃省华亭县农户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县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农民对农业保险认知程度和需求意愿,分析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华亭县大多数农民对农业保险有所了解,且购买过农业保险的农民满意度较高,未购买过的农户参保意愿也较高,这是农业保险推广的3个积极因素;但仍然存在农民收入低、保险公司宣传力度不够、农业保险种类单一等限制农业保险推广的因素。据此,提出了加大扶贫贷款发放力度、加强保险公司宣传、增加农业保险种类等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