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立凤  李振  赵华  胡秀卿  吴珉 《土壤通报》2007,38(1):179-184
概述了国内外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测定方法的研究状况,其中提取方法包括加速溶剂萃取方法、固相微萃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亚临界水萃取方法和流化床提取方法等,测定方法有HPLC法、GC法和免疫分析法等。重点介绍了PAHs的提取过程,同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缺乏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的现状,以提取效率和回收率作为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式前处理优劣的表征,研究了目前国内较常用的3种提取技术(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水平振荡提取)和2种不同的提取剂(二氯甲烷、二氯甲烷/丙酮=5:1)对提取效率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水平恒温振荡提取4h,可以有效地提取土壤中的15种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此技术提取时间短,节省提取溶剂且提取效率较高,方法回收率在73.3%-117.5%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是列于美国EPA黑名单上的一组优先污染物,一般指2个或2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化合物,如萘、蒽、菲等,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而且广泛的存在于环境当中,种类繁多且难降解,对人类的危害很大,所以对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及分析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测定环境中的多环芳烃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泥与玉米秸秆堆肥中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城市污泥与玉米秸秆进行自然通风堆肥处理,应用GC/MS检测方法对污泥堆肥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进行了分析。污泥堆肥中PAHs的含量较低,ΣPAHs和ΣPAHscarc分别为0.561 mg/kg和0.107 mg/kg,绝大部分PAHs化合物的含量低于0.050 mg/kg,含量较高的主要是中、低分子量的化合物。PAHs的降解效果显著,ΣPAHs和ΣPAHscarc的降解率在80%左右,绝大部分化合物的降解率在50%以上,中等分子量的3个和4个苯环的化合物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好。污泥堆肥中PAHs的含量、分布模式及其降解效果与原污泥中PAHs的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炭中多环芳烃的潜在环境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波  王聪颖  蒋新  王芳 《土壤学报》2016,53(6):1357-1370
作为土壤改良剂和环境污染修复材料,生物质炭在近年来得以广泛应用。生物质炭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多环芳烃(PAHs),对其潜在环境负面效应和风险尚缺乏应有的认识。本文总结了生物质炭中PAHs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包括原材料、裂解温度、裂解升温速率和保留时间等)、总量和生物有效含量及其分析方法,旨在为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温度对土壤中多环芳烃消失速率的影响BarbaraMaliszewska-Kordybach多环芳烃(PAHs)是一组具有很强毒性、致癌性和基因诱变性的有机化合物(Si ̄-m&Overcash,1983)。它们产生于各种工业过程,并不断地排放到大气、水...  相似文献   

8.
以宁波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调查结果为基础,采用美国能源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暴露量化方法和美国环保局健康风险评估手册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了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对户外劳作者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宁波户外劳作者由于土壤中多环芳烃引起的平均非致癌危害指数为1.09×10-5,平均致癌风险值为3.17×10-7,可判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宁波地区致癌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暴露点致癌风险值为1.45×10-6,没有超过致癌风险水平上限(10-4),说明致癌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多环芳烃中苯并(a)芘对综合致癌风险贡献最大,贡献率高达65.6%,应注意防范土壤中该污染物引起的健康危害。宁波户外劳作者受到的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主要由直接摄入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贡献,两种途径对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贡献率分别达到89%和100%,呼吸摄入引起的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10.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PAHs)是由 2个或多个苯环以不同方式聚合而成的一组有机污染物 ,它们在环境中稳定、持久 ,许多PAHs化合物属于美国环保局 (U .S .EPA)的“优控污染物” ,有的还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作用。PAHs在环境中无处不在 ,在城市污泥中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蔬菜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开  江明  杨国义  张天彬  高原雪  万洪富 《土壤》2009,41(4):583-587
在东莞市采集77个蔬菜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蔬菜中16种PAHs含量在26.35 ~ 3748 μg/kg 之间,平均含量为656.3 μg/kg;蔬菜中PAHs含量以3环和4环PAHs为主,单个PAHs以荧蒽、芘和菲含量最高;不同种类蔬菜间PAHs含量差异很大,叶菜类较果菜类蔬菜中的PAHs含量高,主要取决于蔬菜种类间不同的生长结构特征;东莞市的蔬菜受到一定程度的PAHs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土壤通报》2015,(4):997-1002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串联技术对吉林省中部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及氨基甲酸酯农药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析。以超声波提取作为提取方法,以在线固相萃取作为纯化方法,以超高效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作为分析方法,共分离检测出12个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分别为:萘、苊、苊烯、氟、菲、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a]芘、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11个氨基甲酸酯及其它类农药,分别为:灭多威,多菌灵,甲萘威,克百威,啶虫脒,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苯醚甲环唑,阿维菌素,灭幼脲和氟虫腈。利用超声波提取和在线固相萃取法可以有效地提取纯化土壤中多环芳烃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食品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类成分。  相似文献   

13.
14.
上海主要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兰  陈玲  彭喜玲  周旋  周犀  林莉  南蓬 《土壤学报》2008,45(6):1164-1169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具有“三致作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污泥土地利用时重点控制的有机污染物之一[1,2]。国外关于污泥中多环芳烃的研究比较深入[3~7],我国关于污泥中多环芳烃的研究报道并不多[8~9]。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上海污泥的量也越来越大,污泥土地利用是上海今后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10,11]。为了解上海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为污泥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应用索氏提取法和GC/MS技术对上海主要的14个污水处理厂中污泥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200  相似文献   

15.
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土壤、沉积物和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提取与净化方法,阐述和对比了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提取法、固相提取与固相微提取法、固液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快速溶剂提取法等提取方法以及定量浓缩净化法、硅胶柱层析净化法、费罗里土柱层析净化法、氧化铝净化法、固相萃取(SPE)净化法等净化方法。旨在通过比较目前的提取和净化方法,展望将来提取与净化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克强  骆永明 《土壤》2001,33(4):169-178
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归宿、生物转化机理、影响因素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治理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环芳烃是具有多个苯环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由于PAHs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难降解,因此在环境中能存在很长时间,所以人们对环境中的PAHs更加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大气、水体、土壤和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多环芳烃是具有多个苯环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由于PAHs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难降解,因此在环境中能存在很长时间,所以人们对环境中的PAHs更加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大气、水体、土壤和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亚热带农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contribution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from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of China to pollution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have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tate of POPs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within these regions of China. This study primarily revealed the state of the contam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115 surface soils (0-20 cm) were sampled in the breadbaskets of these regions. The concentrations and types of PAH were determin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linked to 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total PAH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22.1 to 1 256.9 ng g^-1 with a mean of 318.2 ± 148.2 ng g^-1. In general terms, the current PAH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r than most PAH levels reported in a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PAH isomer ratios indicated that pyrolytic origins, such as fossil fuel combustion related to vehicle tail gas and industrial emissions, were the dominant sources of PAH in the southern subtropical areas of China. Although PAH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pollution, population, and traffic density, to a great extent PAH compositions were similar throughout subtropical soils, with naphthalene, phenanthrene, fluoranthene, and benzo(b)fluoranthene being dominant.  相似文献   

20.
降解菌对堆肥中多环芳烃降解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在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的降解菌这种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技术,以超声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测定的方法,对堆肥材料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变化进行监测,从而了解降解解菌对堆肥中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降解菌对堆肥中的多环芳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