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为进一步促进登山健身步道建设向更安全、舒适、健体和保护生态的方向拓展,探讨在江浙沪地区丘陵型登山健身步道建设的适宜性,选取5座江浙沪丘陵的20条登山健身步道进行调查,从步道布局与形态、界面特征、景观特征三方面分析现状特征;结合登山健身者行为需求问卷调查,从安全性、功效性、舒适性、环境友好度四个维度,甄选出14个评价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于丘陵型登山健身步道建设适宜性评价,得出结论:江浙沪丘陵型登山健身步道,应以建设材料的生态与乡土性、沿线景观多样性与美感度、与其他步道的连接度、生态保护措施完善度为重点建设指标,从生态保护、健身功效、人性关怀、人身安全四方面提升其适宜性。本研究对同类和类似步道的规划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现武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2):116-1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户外登山健身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宁波市登山健身步道建设发展迅速,登山健身步道长度和登山游客规模快速增长,"步道经济"初步形成。为了适应宁波市登山健身步道建设发展的需要,该文在全面调查全市登山步道空间分布、沿线自然景观、游客规模及其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更好的利用宁波市优越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从步道空间布局、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基础设施建设、步道沿线自然景观优化等方面,对全市登山健身步道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渠公园是在吴忠市原有秦渠两岸的绿化基础上改造提升成的城市带状公园。原有公园疏于管理,景观遭到严重破坏。本文通过充分研究其区域环境和历史文化,提出了以秦文化为核心和以周围居民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公园的改造理念。通过植物景观序列的重新组合,健康步道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秦文化的融入等,将休闲空间与文化元素相结合,为市民打造一个绿荫下的集休闲和文化为一体的休闲健身公园。  相似文献   

4.
城市休闲森林公园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为满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居民休闲需求的一个新概念,旨在规范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建设,使城市休闲森林公园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实现宁夏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古雁岭城市休闲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实例研究,总结规划中的基本原则,功能分区,植物设计等基本内容,坚持科学性、生态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通过植物景观序列的组合、休闲步道及景观平台的布置等措施,将古雁岭打造成为集观赏、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5.
伴随经济进展,户外健身日渐被注重,引发厚重兴趣。健身方式之中,徒步健身有着便利的优势,适合各类群体。在草场之上构建这样的步道,便于日常徒步,但也损毁了区段内的生态。草原之中的这类步道带来了日常的踩踏、坐压草场、挖掘野生植被,伤害了草原的原生态。对于此,就要解析多重的影响,探究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6.
武国柱  郭永宏  席建超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01-107,112
总结了国内外旅游区游憩步道旅游冲击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游憩步道冲击的影响因子、游憩步道冲击的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游憩步道冲击的调查方法。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比较成熟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既成事实分析、长期监测分析及模拟试验法。对于游憩步道冲击的分析评估,着重系统总结了游客承载量评估和可接受改变限度2大评估体系。认为系统地研究游憩步道并采用可行的方法对游憩步道进行有效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对于步道系统的永续利用和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丹东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边境城市,与朝鲜接壤,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第三产业——旅游业也逐渐与世界接轨,尤其是作为中朝边境城市的丹东,迎来了赴朝旅游的高潮阶段,当前,赴朝旅游在丹东市的旅游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丹东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赴朝旅游资源,合理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赴朝旅游对丹东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非常重要。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赴朝旅游对丹东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丹东赴朝旅游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丹东赴朝旅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丹东赴朝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加以研究,第四部分对整体研究进行总结。研究为丹东赴朝旅游的发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其他边境城市的跨境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许昌市城市绿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理的城市绿道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以许昌市为研究区,以景观形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许昌市的城市绿道规划。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绿道由河流绿道、历史文化绿道、园林景观路绿道、防护绿道和隔离绿道等5大类型组成,各类城市绿道交织成网状,构成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通过城市绿道将许昌市中的主要公园绿地、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教育场所、商业步行场所、体育健身场所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城市绿道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步行空间,连接自然、历史与文化,进而增加城市的宜居性。  相似文献   

9.
用系统科学的思想,设立了不同层次的健身目标并论述了各目标的联系,形成了科学的健身目标系统。对形成人们整体的健身思想和规范人们在健身括动中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活动对庐山风景区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庐山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庐山的4条步道,即中九路步道、汉口峡步道、大月山水库步道及环庐林湖步道外侧土壤的硬度、枯枝落叶层的厚度、土壤腐殖质层的厚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分析,探讨了旅游活动对步道外侧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从而揭示旅游活动对庐山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步道及其外侧土壤环境的影响状况,为庐山步道旁环境的开发管理与规划提供了一些探索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城市中来。城市社区居民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对自身健身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发放问卷等方式获取安徽省城市社区居民健身情况的一手数据,再通过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出安徽省城市社区居民健身开展状况,最后提出安徽省城市社区居民健身开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文飞  邱延昌  刘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49-14851
阐述了城市滨水绿地的概念,总结了城市滨水绿地应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自然与人文统一、突出地方特色,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设计原则,并从生态植物群落的设计、交通网的设计、驳岸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在生态植物群落设计方面分析了绿化品种的选择与滨水绿地的绿化问题;将交通网细分为水上交通、滨水步道、车辆道路系统并分别加以分析;在滨水绿地驳岸处理方面则对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人工自然型驳岸3种类型分别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现代城市滨水绿地中存在的功能多样化与设计简单化处理的矛盾、地域性特色的缺乏、亲水性的弱化等相关问题,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使城市滨水绿地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八达岭森林公园是北京开展自然教育、森林疗养等生态旅游项目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首家通过FSC国际认证的生态公益林区,但长期开展的旅游活动对公园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确定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及范围,以八达岭森林公园内3条主要步道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步道设置18条样带,于每条样带中设置3个1m×1m的样方,每个样方距步道边缘距离分别为0,2,4m。测量样方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盖度、株数、平均株高等指标。计算植物群落多样性、平均盖度减少率、平均高度减少率、植物群落结构变异度、植物群落干扰指数,分析旅游活动对八达岭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影响及不同步道间的干扰强度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盖度、植物群落平均高度由靠近步道至远离步道的方向逐渐增加;植物区系组成距步道越远变异越小;植物群落干扰指数依远离步道的方向逐渐递减,在靠近步道边缘的地区,植物群落的受干扰水平均处于"严重"级别。旅游活动对八达岭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产生影响,且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步道周边,但不规范的旅游活动可能扩大影响范围,可以通过调整规划,加强规范减弱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空间界面作为滨水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限制空间的物质实体,其种类及构成方式直接决定了滨水步道空间中的观景对象及视觉感受。本文在界定滨水步道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法对上海苏州河滨水步道空间现状进行研究,分别得出其南北两岸连通度;其次,通过对比归类分析法对滨水步道的界面围合要素及特征、空间组合模式及视觉感受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出以水、植物、墙体、建筑、道路为界面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模式形式;最后,总结出"水+植物"模式及"植物+植物"模式为苏州河滨水步道空间模式的典型代表,该模式在步道空间营造时会产生区别于其他模式比较柔性的视觉空间,视线更易穿越,且具备一定的空间围合感,在设计中可通过与景观小品及各类游憩设施等的组合形成更为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此次研究是对上海苏州河滨水步道空间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也对同类滨水步道空间的设计与景观提升具有借鉴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提出可持续农庄的理念,将其主要经济模式概括为以可持续农业以及粮食生产加工为中心,适当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通过发展具有卫星城镇意义的可持续农庄所组成的城市外部区域网络,试图增强农业区域的吸引力,并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建立起更为有效的联系。笔者以河北省保定市大汲店可持续农庄项目为例,阐述了农庄的整体设计思路,并分析了将农庄作为整体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包括社会、生态、经济等维度,具体表现在发展可持续农业,建立多种循环系统,实现能源使用的独立,提供坚实的公共服务系统,强化农庄的社区意义等方面,期望通过对可持续农庄规划的探讨,实现包括城市与乡村在内的整体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完善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健身广场这一服务于市民的休闲健身的场所则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很多城市休闲健身广场由于布局不合理,施工质量较差,使用强度大等问题导致其不能很好地发挥功能.本文通过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健身广场的改造设计,分析现代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布局、形式及建设材料对现代城市广场功能的影响,探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对其功能实现的作用,从而总结基于城市广场功能的景观改造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使风景区周边道路规划符合城市发展要求,针对近年来紫金山风景区周边城市道路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数据收集,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南京城市景观发展,系统地提出了规划原则和提高道路承载力、构建慢行游览步道等改造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做好品种权保护工作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丹东农业科学院的概况及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丹东农科院地处黄海之滨、凤凰山下,年降雨量1 200毫米左右,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丹东地区便成了多种农作物抗病育种、抗病鉴定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丹东地区水稻育种的优势,阐述了水稻育种的概念,针对丹东地区水稻育种存在的水稻育种技术相对落后,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和研队伍薄弱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提出要在强化技术储备,改进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和采用多种育种方法,从而改善稻米的品质的策略。通过分析研究,促进水稻育种技术的改进,实现提高丹东地区水稻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翟俞豪  杨硕 《河南农业》2019,(18):42-43
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城市从合理布局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从城市发展现状、旧城改造面临的困境以及对居民健身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索,并对旧城改造后户外健身场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进一步改善户外健身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