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从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两株高效石油降解菌L10和D6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确定此两株菌分别为芽孢杆菌属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采用室内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了石油烃的浓度和性质对两菌株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中石油烃的含量和处理时间均影响微生物的降解效果,在处理10 d时,石油烃的去除率随着污染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微生物适应环境后,在石油烃含量为0.5%~2.0%时,石油烃的去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石油烃含量为2.0%~10.0%时,石油烃的去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石油烃的性质影响菌株的生物活性,L10和D6两菌株对稀油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对稠油的去除效果,各组分的去除率依次为烷烃>芳烃>胶质沥青质,两菌株对不同性质的石油烃中的烷烃、芳烃和胶质沥青质的去除率不同.  相似文献   

2.
试验从污泥中筛选3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m_1,m_2,m_3,对原油最高降解效率达73%,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m_1为Citrobacter柠檬酸细菌属,m_2为Tatumella塔特姆菌属,m_3为Kluyvera克吕沃尔氏菌属。分析3株石油降解菌耐受性,结果表明,m_2耐强碱性;m_1、m_2耐较高浓度盐;m_2在高浓度Cr中生长;m_3在高浓度Hg、Cd、Pb中较好生长。  相似文献   

3.
产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胜利油田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探讨了其降解原油的性能与生长条件。经过富集培养、平板筛选、血平板筛选、排油圈测定,成功分离筛选出1株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株X-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鉴定其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培养6 d时原油降解率为30.04%。通过硅胶板薄层层析初步判定表面活性剂粗品中含有脂肽、脂蛋白类物质。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2℃,最适pH为7.0,最适盐度为2 g.L-1 NaCl,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苏氨酸基因工程菌受噬菌体的污染的问题,以产苏氨酸的基因工程菌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经初筛、复筛和验证试验,得到1株抗噬菌体的产苏氨酸菌株。  相似文献   

5.
以涂布法和富集培养法筛选得到降解菌株HQ-C-01,该菌株在48 h时对50 mg/L克百威、甲萘威、茚虫威和仲丁威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5.2%、99.O%、85.0%和67.5%.确定菌株HQ-C-01的C、N、P源化合物为葡萄糖、蛋白胨和磷酸氢二钾,采用中心组分设计法确定了菌株HQ-C-01的培养基最适C、N、P源配比为匍萄糖32.10 g/L、蛋白胨3.25 g/L、磷酸氢二钾1.50 g/L;在最佳培养基条件下,D590nm实测值为0.786 5,与期望值0.805 4接近,48 h时对50 mg/L克百威降解率为95.9%.  相似文献   

6.
从大庆地区石油污染土壤分离出一株石油降解菌命名为2JQ,经16SrDNA及理化检测鉴定为粪产碱菌,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该菌石油及石油烃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正二十烷、正三十二烷降解效率进行研究,测定该菌在高盐及高pH条件下生长情况.结果表明,2JQ菌株对石油降解率达到67.1%,5种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68.21%、64.70%、58.04%、49.73%、19.87%.该菌在高盐、高pH条件下生长良好,适合在大庆地区盐碱土壤中进行石油污染降解.  相似文献   

7.
石油污染土壤中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石油污染土壤中的苯系物,实验以苯为惟一碳源和能源进行室内富集培养,对从大庆油田某油井附近的土壤进行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苯降解菌(记为DQ0306),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的降解特性。通过对其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降解率为35.7%。该菌株的生长曲线和降解生化曲线形状相似,都在大约20h进入指数增长期,约44h后进入衰亡期。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温度、pH值、接种量、摇床转速、培养时间5个因素对苯转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6.5~6.7,接种量10%,摇床转速为180~220r.min-1,培养时间为32h。本次筛选的苯降解菌为强化难降解石油组分中苯系物的去除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黄原胶是由某些黄单胞菌(Xanthmonas spp.)产生的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研究从土样中筛选分离到52株放线菌菌株,其中可降解黄原胶的有25株,筛选其中降解作用强的5株进行不同时间的紫外诱变,提高其降解黄原胶的活性,最终选育到5株可高效降解黄原胶的放线菌突变菌株,其摇瓶发酵液完全降解黄原胶的时间由出发菌株的12 d缩短到8 d,并初步确定了菌株的摇瓶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RL-1(Streptomycesvenezuelae var.qinlingensis RL-1)为出发菌株,应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将经过紫外线诱变处理后的孢子涂布于含有链霉素最小抑制浓度(10μg/mL)的培养基平板上,获得146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并从中筛选到对稻瘟病菌拮抗性能为出发菌株的3.77倍、且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菌株Glx-93.进一步生测试验表明,突变株Glx-93对5种病原真菌和4种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比原始菌株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从大庆油田的油井采出水及采出油中分离筛选到3株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经鉴定3株菌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研究影响3株菌降解石油的初始pH、温度、转速、石油浓度、NaCl浓度及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确定其中的优势菌株为W-2.三株菌的复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系W-1/W-2的石油降解率最高,达到92.5%,比单菌株W-1、W-2对石油的降解均有较大提高;而W-2/W-3复合菌系的石油降解率为57.9%,比单菌株W-2、W-3对石油的降解均有所降低.这三株菌均能耐受一定的温度和矿化度,复合菌系W-1/W-2的驱油活性较高,在微生物采油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胡长庆  鲍玉婷  徐伟  郑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664-1666,1742
[目的]筛选丝状石油降解真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宁波象山港及镇海炼化厂卸油区域受原油污染的海水和土壤中筛选目标菌株,并对其降解原油的速度、耐油性、接种量、氮磷营养需求等进行探讨。[结果]得到3种目标菌株,分别为丝壶菌属(Hy-phochytrium Zopf),网囊霉属(Dictyuchus Leitgeb)和腐霉属(Pythium Pringsheim),并命名为S-3、T-1和T-2。3种菌株均具有降解原油快速高效的特点,接种量在0.5%~1.0%(V/V)时,处理5d对原油的平均降解率达到57.00%~65.00%。S-3菌株耐油性强,适应寡氮磷营养环境;T-1和T-2菌株耐高氮磷营养环境,但高原油浓度不利于其对原油的生物转化。[结论]丝状石油降解真菌作为一种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采用磷钼蓝比色法测定了菌株MN-13降解马拉硫磷及其他有机磷农药的性能,并通过单因素选择、正交优化试验对试验菌株的生长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试验菌株MN-13对25%马拉硫磷、40%氧化乐果、50%乙基对硫磷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1.52%、69.24%、49.68%。培养基优化中,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的碳源、氮源、NaCl及pH值的中心点分别为葡萄糖1.5%、牛肉膏1.0%、NaCl 0.5%、pH值8.0;以此为基础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后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牛肉膏1.2%、NaCl 0.6%、pH值8.5,菌体OD_(600)比优化前提高了33.1%。综上,MN-13菌株可有效降解马拉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其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生长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烃降解菌研究进展及低能离子束应用于诱变育种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祥胜  熊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29-10231
从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的优缺点出发,阐述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可降解烃类的微生物种类、诱变技术的研究进展等,并论述了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微生物上的应用情况及离子束诱变技术、介导转基因技术在烃降解菌改良上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RH7的种属地位及其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率,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RH7进行鉴定,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其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RH7属于铜绿假单胞茵属(Pseudomonas sp.),将其命名为Pseudomonas sp.RH7.通过响应面模型分析,得最优降解条件为高效氯氰菊酯浓度111.7 mg/L、温度32.05℃、pH 6.88.在此条件下,菌株RH7在5d内对高效氯氰菊酯降解率为79.46%,与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80.83%)接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降解小麦秸秆纤维素的真菌并分析C/N比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刚果红鉴定培养基和滤纸条降解度分析法筛选菌株,通过比对真菌rDNA的ITS区域序列鉴定菌株类型,通过调节培养基葡萄糖和(NH4)2SO4的比例研究了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有2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分别命名为NY01和NY02;真菌ITS保守序列比对结果显示,NY01与木霉的相似性最高达99%,NY02与毛霉的相似性高达99%;培养基中C/N比值在8∶1时2个菌株的CMC和FPA酶活性均达到最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秸秆纤维素降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机油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寒冰  刘杰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83-9884
[目的]分离主要的机油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茂名炼油厂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机油降解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对机油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分离得到3株机油降解菌,其中1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该菌株在温度为40℃、pH值为8.0、机油浓度为100mg/L、N源为NH4Cl的条件下生长旺盛,降解率达到47.2%。[结论]利用生物降解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治理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微生物降解菌在农药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应用提供参考,以从长期受阿特拉津污染的农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降解菌Pseudomonas sp.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阿特拉津的降解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该菌的降解条件。结果表明:碳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不大;培养时间48h,底物浓度100mg/L,温度25~35℃,pH 5.0~8.0,盐度0.1%~1%时,该菌对阿特拉津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大于90%;该菌对阿特拉津降解的最佳组合条件为温度30℃,pH 7.0,盐度0.5%;且3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依次为温度pH盐度。  相似文献   

18.
石油污染土壤中正十六烷降解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东营石油污染土壤中驯化筛选出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 TZSX2,经生理生化和 16S rDNA 基因测序,通过构建细菌系统发育树确定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通过不同环境因子对 TZSX2 的生长情况和其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确定菌株 TZSX2 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温度为 28~36 ℃,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超过 30%;TZSX2 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在正十六烷浓度为 2 mL·L-1 时,降解率为 79%,正十六烷浓度为 20 mL· L-1 时,降解率仍可达到 12%;在碱性条件(pH=9)下对初始浓度为 10mL·L-1 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 91%。综上,所筛选的 TZSX2 菌株可以耐碱性,适用于极端环境中石油污染的修复,对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9.
烟碱是烟草生物碱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烟叶的品质,目前我国的卷烟企业面临着因上部烟叶烟碱含量高而难以较多地用于叶组配方的难题。此外,因烟碱具有毒性,如何将其从烟草废弃物中除掉是烟草行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因此寻找一种简单、低耗、环保的方法来降解烟碱十分重要。前期分离保存了一株能够降解烟碱的细菌AH14,从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 DNA序列分析以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H14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以6 g/L的烟碱为唯一碳源,对该菌株降烟碱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其降解烟碱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12.5%、p H 6.5、温度34℃、转速120 r/min。在此条件下,该菌能够在120 h内将6 g/L的烟碱完全降解,14 g/L的烟碱降解率为30.22%。说明菌株AH14具有极强的降解烟碱能力,可应用于降解高浓度烟碱。  相似文献   

20.
鉴定了从处理硝基苯废水的人工湿地中分离出的一株降解硝基苯的优势菌yc11-1,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影响菌株降解硝基苯的因素来提高菌株对硝基苯的降解率.经形态学和菌株的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yc1 1-1为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降解硝基苯的最佳条件为初始硝基苯浓度84.84 mg/L、菌种投加量12.97%、培养温度29.4℃和pH 7.1,在此条件下理论降解率可达91.14%,实际降解率为90.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