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平洋斯氏柔鱼(Ommastrephes sloani pacificus)又称太平洋褶柔鱼(Todorodes pacicus Steenstrup),俗称火箭鱼(以下简称鱿鱼)。鱿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头足类,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东黄海区鱿鱼资源丰富,渔场分布面广。我国鱿鱼生产主要是拖网和流刺网,特别是拖网生产,渔期长,产量高,效益好。现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鱿鱼资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东黄海区鱿鱼资源丰富,渔场分布广。本文作者就鱿鱼生态习性和洄游分布规律、鱿鱼渔业状况以及鱿鱼渔业管理建议等专题进行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东黄海鱿鱼渔场环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瑞生 《海洋渔业》1994,16(6):249-253,256
<正> 一、前言 东黄海鱿鱼的捕捞自70年代以来,我国和日本已开始进行,产量高的年份可达6万多吨,但产量的年际变动较大。在东海区我国渔轮也曾兼捕到一些太平洋褶柔鱼,年产量有1.5千吨左右。近几年来生产渔船及科学考察船,在东黄海区曾发现了一些鱿鱼的中心渔场,产量虽有波动,但仍呈上升趋势。渔业界普遍认为鱿鱼是当前东黄海区  相似文献   

4.
东黄海区Ti鱼资源变动及渔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黄海鱿鱼渔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steenstrup,原名太平洋斯氏柔鱼,以下简称鱿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头足类.近几年第三季度,烟渔公司把它作为主要捕捞对象,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在鱿鱼的索饵场中,尤以黄海渔场(38°~39°N,123°E 以东和35°30′~37°30′N,124°E 以东)和东海北部渔场(30°~32°30′N,125°E 以西,简称南渔场)最为重要,故研究鱿鱼在黄海  相似文献   

6.
俞存根  郑斌 《海洋渔业》2000,22(1):24-26
鳀鱼乃鳀属(Engraulis)鱼类的通称,是世界上单一渔业品种产量最高的鱼种。分布在浙江近海的鳀鱼主要是日本鳀(Engraulis ji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俗称“烂船丁”,幼体叫“海蜒”,系集群性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过去,由于其利用价值相对较低而一直未成为开发利用渔业,除了某些地  相似文献   

7.
1982年10月,部分底拖网渔轮在采捕底鱼渔场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鱿鱼渔场。立即组织渔轮捕捞,延续到十二月份,总卸港量达三千吨。为秋汎渔轮生产,不紧弥补了产量,而且借此增加了收入。更重要是的是,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提供了经验。因为过去没有捕到过这么多的鱿鱼,所以,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最主要的是这支鱿鱼群体的利用,是“春常在”,还是不过“坛花一现”而已。  相似文献   

8.
玉筋鱼(Aminodytes personatus Girard)俗称面条鱼、沙钻,为冷温性小型的地方性经济鱼类。玉筋鱼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可用于食品加工、鱼粉加工和冷冻品加工,冷冻品作为鱼类养殖饵料畅销国内外。成为近几年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之一。1998年春汛。黄海区玉筋鱼资源开始被大规模地开发利用,使海洋捕捞  相似文献   

9.
东黄海区鳀鱼资源变动及渔业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 (Engraulisjaponicus)是一种集群性强、昼夜垂直移动明显的中上层小型鱼类。我国东黄海区鱼资源丰富 ,渔场广阔。 80年代以前 ,因鱼属于低值小型鱼类 ,其资源并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仅作为部分拖网、定置网等渔具兼捕对象。进入 90年代 ,随着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 ,鱼资源逐步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从兼捕对象变为主捕对象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 ,近两年来鱼资源严重衰退 ,有必要研究其资源变动过程的渔业管理。1 鱼渔业的开发过程及现状鱼渔业历史悠久 ,早在 60年代 ,已…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东黄海底鱼资源日趋减少,底拖网作业处于步履维艰的现实,本文试图在收集与应用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海区的底鱼资源现状及其前景作一初步的概述和探讨,以供各方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东黄海鱿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允聪  邱盛尧 《海洋渔业》1990,12(3):102-106
<正>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Steenstrup 1880)原名太平洋斯氏柔鱼,以下简称鱿鱼,是珍贵的海产品之一。历年来,在东黄海的底拖网、流网和围网渔获物中经常出现鱿鱼,由于50~70年代渔业资源较好,未引起人们的重视。80年代以来我国的渔业资源出现严重衰退现象,随着我国《渔业法》的颁布实施,禁渔线和禁渔期的划定,传统的底拖网渔场上每年第三季度几乎到了无鱼可捕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烟渔公司率先开发  相似文献   

12.
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为应对当前渔业新形势,实施新的组织体制,建造了第三代先进的渔业调查船一阳光丸,以加强对日本近海及东、黄海国际渔场的资源调查,并希望加强与中、韩两国的渔业合作,期待日、中、韩三国在东海实施共同的渔业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3.
台湾省位于我国大陆东南100km的海面上,四面环海,全省由80余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达1600多km。东部海域水深流急,系南北洄游鱼类的必经通道;西部台湾海峡海底平坦,水产资源丰富;北部和东北部是黑潮及其分支一台湾暖流流经的海域,形成了天然的优良渔场;南临鱼种繁多的南海。台湾省的渔业环境条件十分优越,渔业一直是该省重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东海黄海头足类资源量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1996年、1997年浙江温岭渔7515、754两艘单拖渔轮的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26°30′~30°00′N122°~126°30′E、20~150m水深海区的头足类的资源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调查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为29055.84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353.36t,剑尖枪乌贼为10734.10t,乌贼类为12384.9t,章鱼为5583.45t;1997年为35004.52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1176.04t,剑尖枪乌贼为20511.30t,乌贼类为9658.50t,章鱼为3658.69t。东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为131747.81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1602.24t,剑尖枪乌贼为48671.60t,乌贼类为56157.00t,章鱼为25317.02t;1997年为189441.07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6364.61t,剑尖枪乌贼为111005.17t,乌贼类为52270.87t,章鱼为19800.48t。  相似文献   

15.
黄、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黄海和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基于2013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黄、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渔获量空间分布、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渔业种类185种,其中底层鱼类93种、中上层鱼类31种、甲壳类48种、头足类12种和贝类1种。在鱼类中,鲈形目种类最多,27科47属56种,占鱼类总种类数的45.2%。夏季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秋季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小黄鱼、鳀和带鱼,优势种季节波动不大。秋季平均单位时间渔获量为46.60 kg/h,高于夏季(39.35 kg/h)。秋季航次调查中渔业资源较夏季更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和吕泗渔场附近,其他断面渔获量较低。夏季航次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航次。CLUSTER聚类分析表明,黄、东海渔业生物群落可分为2组,夏、秋季2组界线变动不大,2组聚类的形成可能受水温和长江径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海和东海带鱼群体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中国黄海和东海两个自然群体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肌肉和肝脏两种组织的9种同工酶(AAT、ALP、G3PDH、IDHP、LAP、LDH、MDH、PGM、SOD)进行了电泳分析,共检测出13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AAT*、PGM*、SOD*)为多态位点。两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0*.99)分别为0.1538和0.0769,平均等位基因的有效数为1.0211和1.0164,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0192和0.0038,平均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0.0173和0.0037,群体间遗传距离(D)为0.0015。  相似文献   

17.
黄、东海底栖性甲壳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4年春、夏、秋和冬季在东、黄海底拖网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东、黄海甲壳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四季共捕获虾类33种、蟹类12种和虾蛄3种。东、黄海的优势种有:大管鞭虾、假长缝拟对虾、鹰爪虾、长角赤虾、凹管鞭虾、脊腹褐虾、东海红虾、高脊管鞭虾、双斑蟳、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其中,大管鞭虾、假长缝拟对虾和鹰爪虾为调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多样性指数中的丰富度指数(D)与多样度指数(H’)的四季变化趋势一致。在春季,由北到南呈下降趋势;夏、秋两季由北到南呈上升趋势;冬季则处于东海北部较高、黄海南部和东海中部较低的趋势。均匀度指数(J’)在3个区域各个季节之间相差不大。相似性指数结果表明,东海中部的群落相对稳定,而东海北部具有黄海南部和东海中部的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18.
休渔期制度与东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对休渔期制度实施后东海渔业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公共政策建议,并对实施的可行性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