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为对比不同鸡新城疫疫苗对种鸽的免疫效果,将试验种鸽进行分组免疫,A组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单次免疫,B组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单次免疫,C组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单次免疫,D组二联油乳灭活疫苗二次免疫,E组对照,免疫前后进行抗体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免疫后第1周新城疫抗体水平A组上升最快;免疫后A组第3周达峰值,B组第5周达峰值,C组第2周达峰值,D组第2周和第5周达峰值;免疫后C组和D组有31周时间抗体保持在5 log2以上,而A组和B组抗体保持时间分别为11周和4周。本研究表明,经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免疫后,种鸽第1周抗体水平上升最快,表明I系活疫苗比较适用于紧急免疫;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进行种鸽免疫的效果较差;相比活疫苗,对鸽体表现出更好的免疫效果,适用于鸽场的日常免疫。本研究为鸽场疫苗选择与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鸭坦布苏病毒病弱毒疫苗(ZJ407-168株、WF100株)、灭活疫苗(ZJ407株、HB株)共4种疫苗,在实验室和鸭场对不同日龄的鸭进行免疫试验,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的抗体。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弱毒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2周抗体阳性率就可达到100%,而灭活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4周抗体阳性率才达90%以上。但灭活疫苗免疫组抗体持续时间长,免疫后6个月抗体阳性率还能维持在90%以上,弱毒疫苗免疫组免疫后3个月抗体阳性率已下降至60%~70%。此外,灭活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离散差异小,而弱毒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参差不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弱毒疫苗免疫组产生抗体比灭活疫苗免疫组要早14 d,但灭活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整齐,持续时间较长。上述结果可为临床防疫根据不同疫苗产生抗体的特点,合理使用疫苗,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鸽新城疫是流行于鸽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对养鸽业威胁巨大,为有效防治鸽新城疫的发生,利用鸡新城疫病毒和分离到的鸽1型副黏病毒JB株研制了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期及保存期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疫苗注射后1周就可检测到HI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HI抗体可持续6个月;免疫后21 d、60 d、120 d、180 d,分别用F48E9株和JB株2种病毒攻毒,其保护率均在80%以上,对照(未免疫)组鸽全部死亡;在2~8℃条件下保存12个月后,性能稳定,免疫肉鸽仍有较高的免疫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4.
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当地分离的鸽新城疫病毒,研制了鸽新城疫灭活油乳剂苗。此种疫苗使用后,接种鸽无任何不良反应;免疫14d后攻毒,保护率可达100%;免疫对比试验表明,鸽新城疫油乳剂苗对鸽新城疫病毒的攻毒保护率高于鸡新城疫油乳剂苗;免疫3周后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疫苗接种16周后仍具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大量的田间试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鸽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鸽瘟的发生。[方法]利用分离到的鸽I型副粘病毒研制了油乳剂灭活疫苗。[结果]该疫苗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疫苗注射后1周就可检测到HI抗体,3周后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并可持续6个月;从免疫保护试验看,免疫后14 d,用强毒攻击,保护率达100%,而对照组,10只鸽全部死亡。[结论]应用鸽瘟油乳剂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鸽瘟,且比使用鸡新城疫疫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新城疫是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禽业的首要疫病。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首选方法,但目前常用的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具有各自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本研究拟制备新城疫壳聚糖微球疫苗,以弥补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不足。【方法】利用壳聚糖为囊材,新城疫病毒液为芯材,戊二醛为交联剂,选择适当的乳化体系,制备出粒径小、分散性好的新城疫微球疫苗。将新城疫壳聚糖微球疫苗与LaSota活疫苗和新城疫灭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利用MTT试验和血清IgG HI试验,分别检测不同疫苗免疫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并在血清抗体水平为3log2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制备的新城疫壳聚糖微球疫苗平均粒径为5.83 μm,均匀度较好,免疫试验鸡后可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与另外两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且微球疫苗免疫组对强毒株的攻毒产生了较好的保护。【结论】新城疫壳聚糖微球兼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鸽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评价中的标准鸽缺失问题,筛选满足要求的试验鸽。2019年3月对鸽场饲养管理和鸽群发病史情况进行调研,筛选合格鸽场;采血进行鸽新城疫抗体检测,排除高母源抗体鸽群;进一步检测鸽圆环、鸽腺病毒和鸽痘,排除感染上述易感病原鸽群;最后对选定的鸽隔离饲养一定时间,排除潜在的病原感染;采用筛选鸽进行鸽新城疫灭活苗免疫攻毒试验,验证是否满足试验的需求。通过调研,确定3家鸽场,从1月龄左右鸽群中随机选择50羽健康鸽进行检测,ND母源抗体为0~1∶32不等,均无鸽腺病毒感染,但有个别鸽存在圆环抗体或携带鸽痘病毒。从其中2家鸽场购回HI抗体≤1∶4,且无其他病原感染风险的鸽各25羽进行鸽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攻毒试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组鸽免后28 d ND HI抗体在1∶16~1∶64之间,均值在1∶32以上;攻毒保护结果为,免疫组17/20~19/20保护,对照组均5/5发病,3~4羽死亡。通过鸽场调研初筛、新城疫HI抗体检测、鸽常见病原检测、隔离观察等步骤筛选的实验鸽可满足鸽新城疫灭活疫苗效力评价试验的要求,且结果稳定可靠。通过该研究筛选的实验鸽,满足试验需求、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并在保证鸽用疫苗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及周边地区鸽新城疫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毒分离、病毒回归鸽试验及血清学试验,证实了鸽新城疫的广泛流行。利用分离的鸽新城疫毒株研制了鸽新城疫灭活油乳化疫苗,疫苗安全、免疫效果良好,第5周达到抗体高峰7.8log2,免疫持续期较长,能有效地抵御当前流行株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对新城疫灭活疫苗抗体滴度的影响,将20只20日龄雏鸡,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0.5ml/羽,同时注射A组雏鸡高(0.6mg)、B组中(0.3mg)、C组低(0.15mg)剂量的左旋咪唑,对照组D不加。免疫后0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翅下静脉采血并检测新城疫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前4组抗体水平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7天,14天,21天,高、中、低3组抗体水平基本一致,4组的抗体水平相差均在2个滴度以内,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免疫后28天,B组抗体水平较高。统计分析显示,对照组与高、中、低3组均有显著差异,但无剂量差异;在高、中、低3组中,以中剂量添加最佳,抗体效价高(7.2log2),但中剂量组与高、低组的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左旋咪唑的添加提高新城疫抗体滴度,并且与免疫后时间长短有关系。从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组的抗体水平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疫苗对近年流行毒株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现有新城疫疫苗对近年流行新城疫病毒(NDV)毒株的保护效果,从而为新城疫疫苗的合理应用和新城疫的防制提供指导。[方法]用1个或0.01个使用剂量的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A、B、C、D、E经滴鼻、点眼、口服途径分别免疫6周龄SPF鸡。免疫14 d后,测定血清中HI抗体效价,同时分别用NDVF48E9标准强毒株和野外分离强毒株NDV-2007-HB、NDV-2008-YB攻毒。连续观察攻毒鸡的表现并统计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5种疫苗免疫14 d后,均可诱导鸡只产生保护水平的抗体。1个剂量或0.01个剂量的现有疫苗对NDVF48E9株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对NDV-2007-HB的攻毒保护率均大于90%;0.01个剂量的疫苗A、B、C可提供对NDV-2008-YB的攻毒保护率均大于90%。[结论]实验室条件下,现有新城疫疫苗对分离到的2株NDV毒株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能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免疫佐剂左旋咪唑对新城疫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该研究将40只鸡随机分为A、B、C、CK组(每组10只),A、B、C组分别使用加入高、中、低剂量左旋咪唑无菌稀释液的新城疫活疫苗1羽份/只,分别于7日龄、28日龄滴鼻、点眼免疫。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组。免疫后的7、14、21、28日翅下静脉采血测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滴度。结果表明:给药组抗体水平都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不同给药剂量组别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鸽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当地分离的鸽新城疫病毒研制出鸽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疫苗接种试验鸽无不良反应,实验室小批试验免疫后20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为100;,抗体水平在5 log2以上可维持120 d以上,表明初步研制的鸽新城疫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可使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有较长的免疫持续期.为保证疫苗免疫持续期达到6个月以上和油佐剂灭活苗的稳定性,工厂化生产中增加了疫苗中的抗原含量,同时改进了制苗工艺.35日龄的童鸽,按照传统习惯在断乳后仅免疫一次,鸽群免疫后180 d抗体水平仍然在7 log2以上.大量的田间试用,效果理想,对鸽新城疫的防制起到了免疫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鸽新城疫(PN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对养鸽业有巨大威胁.为了控制本病的发生,利用从当地鸽群分离的鸽新城疫病毒,研制了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期及保存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21 d攻毒保护率达100%;免疫期可持续6个月,免疫7个月攻毒保护率达80%以上;在2~8 ℃条件下保存有效期可达12个月,保存15个月进行效力检验,攻毒保护率仍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呼吸型IBV HI抗体水平与蛋鸡产蛋率的对应关系。【方法】将180只SPF鸡分为4组,第1组和第2组首免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活疫苗免疫,1羽份/只,4周后采血,第2组鸡同时用3批次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HN6株)分别进行加强免疫,试验同时设置攻毒对照第3组和不免疫攻毒对照第4组。灭活疫苗免疫4周后,当产蛋率稳定在80%以上时,对试验鸡采血测定抗体,同时使用M41株病毒进行攻毒,记录攻毒后4周内各组鸡的产蛋性能,分析抗IBV HI抗体水平与攻毒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组抗IBV HI抗体水平在2-8.2~2-9.3时,免疫鸡能够耐受IBV强毒的攻击,其产蛋性能不受影响。弱毒活疫苗免疫组抗体为2-4.8,产蛋量下降了12.69%。攻毒对照组抗体水平为2-2.0,攻毒后产蛋量下降45.22%。【结论】蛋鸡抗IBV HI抗体效价与产蛋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的攻毒保护之间呈正相关,可以用HI抗体检测来评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对产蛋鸡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禽流感DNA疫苗(H5亚型Re-8株)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果及合理的免疫程序。[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未免疫禽流感疫苗的黄羽肉鸡210羽,随机分为7组,每组30羽,其中A、B、C 3组为单次免疫试验组,分别于1、10和14日龄免疫禽流感DNA疫苗,每羽30μg; D、E、F组为加强免疫试验组,D、E 2组分别于14和10日龄免疫禽流感DNA疫苗,每羽30μg, 3周后D组加强免疫同种疫苗,每羽30μg, E组加强免疫H5禽流感D7+rD8二价灭活疫苗,每羽0.3 mL;F组为灭活苗对照组,于10和31日龄分别免疫0.3 mL H5禽流感D7+rD8二价灭活疫苗;G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受试鸡于免疫前和免疫后每周(后期每2周)采集血液并测定血清HI效价,研究受试鸡母源抗体和免疫期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黄羽肉鸡母源抗体HI效价至14日龄降至3.5,抗体合格率低于40%。单次免疫禽流感DNA疫苗时,14和10日龄免后1~2周HI抗体开始升高,1日龄免疫后3周抗体持续下降。禽流感DNA疫苗或二价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后1周HI抗体效价均可达到5.0。[结论]黄羽肉鸡于10和14日龄免疫禽流感DNA疫苗,每羽30μg,免疫后3周,每羽0.3 mL H5禽流感D7+rD8二价灭活疫苗或每羽30μg禽流感DNA疫苗加强免疫后,可为鸡群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毒株存在多样性和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的问题,探索PRRS疫苗对仔猪最佳免疫方案。【方法】分别在A、B、C 3个猪场开展试验,每个猪场采用4种不同的PRRS疫苗组合:第1种,14日龄同时免疫PRRS弱毒苗和灭活苗;第2种,4日龄免疫PRRS弱毒苗和35日龄免疫灭活苗;第3种,14日龄和35日龄免疫弱毒苗;第4种,14日龄免疫弱毒苗。通过免疫后的抗体滴度、病毒血症和生产参数评估PRRS疫苗免疫效果。【结果】不同免疫组合比较发现,A2、B3、C3抗体水平最高,S/P值分别为2.50、2.63和2.99;A2、B2、B3、C1血清中PRRSV核酸阳性率最低,分别为12.5%、0、0、6.3%;A1、B2、C1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0%、2%和8%。【结论】14日龄同时免疫PRRS弱毒苗和灭活苗,14日龄免疫PRRS弱毒苗和35日龄免疫灭活苗,两种免疫组合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鸡痘弱毒疫苗按1个使用剂量、增加免疫剂量、2次免疫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对鹌鹑进行刺种,在免疫后的1~8周采血,检测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研究鸡痘病毒抗体在鹌鹑体内的消长规律,对鸡痘病毒疫苗应用于鹌鹑的免疫效果及生物安伞性进行初步评价.在试验期间试验动物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饮水正常,未发生病理变化:抗鸡痘病毒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免疫后1周显著升高,3周达到高峰,5周开始下降,8周时仍高于对照组的抗体水平,增加免疫剂量组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但消长规律与使用剂量组相同.表明鸡痘病毒疫苗能刺激鹌鹑产生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维持时间较长,无毒副作用,生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设3组猪群,分别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生理盐水,结果发现,3组猪群均能获得有效的抗体,首次注射28 d后3组猪群均被疫苗感染;二次注射28 d后,3组猪群体内抗原转阴率均大于90%,证实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发现弱毒疫苗具有很强的水平传播感染性。  相似文献   

19.
以LaSota系新城疫(ND)病毒制成ND弱毒疫苗,以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VP2基因重组质粒pET28a/VP2的大肠杆菌BL21制成IBD重组活载体疫苗,将ND弱毒疫苗和IBD重组活载体疫苗组建ND-IBD二联疫苗.将试验鸡分成8个组,分别肌肉注射接种ND弱毒疫苗、IBD重组活栽体疫苗和ND-IBD二联疫苗.最后一次接种后第10天,对所有试验鸡进行采血,分离血清,以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及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NDV抗体和IBDV抗体.对NDV HI抗体阳性率进行x2检验及对NDV HI效价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其他4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试验组(B、C、D、E)4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IBDV抗体阳性率进行x2检验及对IBDV沉淀抗体滴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A、B、F 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C、D、G、H 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A、B、F 3组与C、D、G、H 4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在诱导雏鸡体液免疫应答方面,ND-IBD二联疫苗与ND弱毒疫苗和IBD重组活载体疫苗具有同样的效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猪瘟(CSF)常规免疫的仔猪CSF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试验分A、B两组,A组首免注射4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B组首免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二免两组均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疫苗后10d,开始产生抗体,20~30d抗体达到峰值,二免后抗体峰值维持40d以上。首免4头份的仔猪比首免2头份的仔猪CSF抗体峰值出现的早,维持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