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考察留守儿童父母心理控制对自我关怀水平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关怀量表对3 01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父母心理控制、应对方式(除忍耐)及自我关怀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在父母心理控制对留守儿童自我关怀水平的预测关系中,应对方式存在多重中介效应,留守儿童父母心理控制分别通过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间接预测自我关怀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以及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对35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资本量表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资本量表总分,以及在自我效能、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与心理资本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可以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怀,在心理、情感、学习、行为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法律法规不完善、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制度缺陷,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存在弱化的情况。因此,需要从国家、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体系,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类人称为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的孩子,一般有一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跟着父母到城市生活;另一种是被父母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父母一方或亲戚抚养,这种儿童叫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由于父母经常不在家,他们缺乏来自父母的爱,这一情况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有较大的差距。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梳理了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留守儿童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皖西三所高职院校学生为样本,对在校大学生与父母的情感沟通情况及感情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关系不太融洽,主要表现为与父母沟通较少、不了解父母喜好等。针对调研数据统计结果,提出父母应借助现代信息化交流软件与子女增进沟通;学校应营造氛围,树立正确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理解父母;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怀,真正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27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索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来源的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积极应对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儿童期是形成抗逆力的重要时期,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很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抗逆力表现低下。基于此,从优势视角出发,以吴川市长岐镇乡村小学为例,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校的高年级学生使用测试量表进行抗逆力测试,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现状,找到提升其抗逆力的新路径。根据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情绪管理、问题解决等方面存在不足。再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工作手法,以优势视角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发现自身优势、加强留守儿童的同伴支持系统以及应对困难能力等方面出发,并结合抗逆力的内容提出有效建议,协助农村留守儿童缓解危机,实现留守儿童抗逆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农村发展背景下的乡村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文章选取693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情绪智力问卷和攻击性行为问卷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过度保护教养方式与留守儿童情绪智力各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父母拒绝教养方式、过度保护教养方式与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各维度均有...  相似文献   

9.
董琳 《河南农业》2011,(24):58-59
儿童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苗雨伏 《河南农业》2014,(20):10-12
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的产物,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迁徙过程中带来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留守儿童在成长心理、成长教育、成长安全等三个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最为突出,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地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家庭亲情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也需要强化对留守儿童家庭及父母教育,更需要学校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198-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失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他们外出实现"淘金梦",却把孩子留在农村,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双方长年流动在外,主要依托祖辈或其他亲属照顾日常生活,他们在情感上缺乏父母的关爱,行为上缺乏父母的监督,导致他们在社交、情感、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主要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进行探究,寻求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正在吸引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发现,留守男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留守女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希望感高,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总体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父亲或爷爷照看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母亲、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社会托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希望感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荆州地区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孤独感、社交焦虑、心理韧性及社会支持的情况,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韧性量表(R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荆州地区七个县市的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初中生SCL-90量表总分以及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偏执因子分较非留守初中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会支持量表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方面均低于非留守初中生(P0.05);心理韧性量表显示,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母均外出打工的显著低于单亲在外打工的(P0.05),与父母联系频率高的显著高于联系频率低的(P0.05)。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水平较低,需多角度提高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一、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路1.图书馆要树立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意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是社会教育的学校,终身学习的场所。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与其分离,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树立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意识,重点开展有关为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实际调查数据,将样本分为留守与未留守2组,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比较了儿童的学习自我效能。结果表明,父母外出就业对儿童的自我效能有负面影响,留守组儿童的学业自我效能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学习能力自我效能低1.191分,学习行为自我效能低3.114分。本结论给研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距提供一个合理的切入点,表明留守儿童的教育重点不在于学习能力,而在于学习行为,学校方面也应更关注其学习具体行为;家长需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书写、反思等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各大社交媒体上不断曝出农村留守儿童遭遇性侵的案件。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与性教育指导,广大留守儿童在面对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系统合理的途径去主动获取性知识,遭遇性侵时也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性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析性教育缺失的原因,进一步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性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等方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研究,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管教与爱护,情感和道德上的缺失,形成诸多心理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分析与解决途径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实际情况与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宁市及其他地区的5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父母外出情况、生活情况、留守儿童的年级和性别是影响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结论]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值得关注,父母、当前生活家庭及学校应重视对其家庭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衍生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指引与陪伴,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均出现了一定问题。本文以衡水市为例,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访谈调查,找到其存在的心理、教育与生活等方面难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以期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使其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03-204
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触目惊心,无论他们的人身安全还是心理健康所面临的问题,都让人深思。父母进城务工,是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但是留守儿童却在生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性格、人生观、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健康的行为,为此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结合当今形势,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