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疯树种子提取物对萝卜蚜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毒蛋白、种子油及其乙醇提取物,研究并比较了三者对萝卜蚜的触杀活性.结果显示种子毒蛋白对萝卜蚜无明显的触杀活性;而种子油则对萝卜蚜显示出很强的触杀作用,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2.5748X 3.0235,LD50为5.8560g/L;种子油乙醇提取物对萝卜蚜也具有显著的触杀活性,触杀作用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5229X 3.8441,LD50为2.1286g/L,低于种子油LD50,显示其杀虫活性较种子油更强.种子油乙醇提取物的田间防治试验显示,2.02g/L乙醇提取物对萝卜蚜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7天的防效仍可达到72.11%.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粗提物质量浓度为1mg/mL时,红茴香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65.3%;补骨脂乙醇提取物除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早疫病菌外,对其他10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63%以上,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最大,达到74.9%.在粗提物质量浓度为10mg/mL时,红茴香和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对多数供试植物病原菌抑制率在60%以上,特别是对油菜菌核病菌,两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8.3%;此外,在此浓度下,金钱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蓼子草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也在60%以上.可见红茴香和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活性最高,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究吡虫啉.戊唑悬浮种衣剂3种不同剂量及其他2种药剂种子处理对蓟马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戊唑246g/L悬浮种衣剂350g/100kg种子处理对蓟马的整体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上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及地上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通过室内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花生地下害虫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Faldermann)、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以及地上害虫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药剂拌种处理后15 d,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用量为2.40、3.20 g/kg种子处理对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为77.42%和82.58%,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为77.12%和85.62%;田间拌种处理收获时,2.40、3.20 g/kg种子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花生田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为68.12%和76.33%,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为71.38%和80.71%;3.20 g/kg种子剂量处理对花生蚜的防治效果最高,为36.39%;该药剂拌种处理后对花生种子无不良影响,对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40、3.20 g/kg种子剂量处理后增产率为16.16%和18.44%。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沟金针虫和铜绿丽金龟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同时对花生蚜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有明显的防虫增产作用,可推广应用于防治花生田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5.
不同浓度的合欢叶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抑制试验表明,该提取物具有抑制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活性增强,当浓度为20 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3.1%,对菌核形成的抑制率为100%。通过对提取物处理后菌丝形态显微观察,发现病菌菌丝出现形态异常甚至断裂现象,且培养液电导率增加,推测为提取物处理后菌丝细胞壁破裂、细胞质外渗造成。苗期盆栽试验发现,该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当浓度为20 mg/mL时,防治效果达72.1%。  相似文献   

6.
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苗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种子处理对玉米苗期病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3.375、4.5、5.4g a.i./100kg种子包衣不仅对玉米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对玉米出苗和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出苗率和田间长势、株高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以上,3种剂量包衣种子对玉米茎基腐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75%以上,其中以5.4g/100kg种子包衣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达到82.98%。  相似文献   

7.
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及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测定了葡萄叶提取物及其有效物质对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观察了其对葡萄生单轴霉在叶片中扩展、产生孢子囊能力的影响,并对葡萄叶提取物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生单轴霉孢子囊的形成和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葡萄叶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孢子囊形成的抑制率为82.4%,葡萄生单轴霉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率仅为7.6%和1.1%,均显著低于无菌水处理。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葡萄叶提取物可以抑制葡萄生单轴霉在叶片内的扩展。当葡萄叶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和50 mg/mL时,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分别为80.1%和100.0%;且浓度为10 mg/mL的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预防效果为67.8%,与烯酰吗啉处理无显著差异。液质联用技术检测显示,葡萄叶提取物中含有白藜芦醇和紫檀芪,其对葡萄生单轴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紫檀芪的抑制效果强于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8.
选用本实验室组配的1号杀菌剂和3种常用药剂,比较了不同药剂及不同浓度的1号杀菌剂处理人工接菌的西瓜种子后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对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CK1(种子破壳,清水处理)相比较,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7.2×102μg/mL处理2h、40%甲醛1.6×103μg/mL处理1h和1号杀菌剂0.5×104μg/mL处理2h,发芽势分别高出10.5%、6.7%和4.9%。供试药剂中1号杀菌剂处理种子对果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号杀菌剂0.5×104μg/mL处理2h、1%盐酸3.7×103μg/mL处理30min、40%甲醛溶液处理1h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7.2×102μg/mL处理2h防治效果分别为74.7%、73.7%、58.5%和49.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种子处理对玉米苗期病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3.375、4.5、5.4g a.i./100kg种子包衣不仅对玉米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对玉米出苗和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出苗率和田间长势、株高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以上,3种剂量包衣种子对玉米茎基腐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75%以上,其中以5.4g/100kg种子包衣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达到82.98%.  相似文献   

10.
苍耳杀线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苍耳叶5种溶剂提取物对番茄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的活性。结果表明,苍耳叶5种溶剂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杀线虫活性,其中丙酮与甲醇提取物120mg干粉/mL的防治效果最佳,分别为75.54%和73.83%。不同溶剂对苍耳叶的提取率间存在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不同溶剂提取物杀线虫活性间的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苍耳叶提取物对番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萝卜蚜的光活化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和水蒸馏法,分别获得黄皮种子甲醇、石油醚提取物,万寿菊根甲醇提取物和猪毛蒿精油。以不同的浓度并结合紫外光光照处理,发现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在浓度1~5 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萝卜蚜的死亡率为60%~90%,光照与非光照处理,其死亡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石油醚提取物浓度5 mg/mL时,则显示出光活化效应,光照与非光照的死亡率分别为34.77%和19.29%。猪毛蒿精油浓度0.5 mg/mL和5 mg/mL时,不显示出光活化效应,但在1 mg/mL时则表现出显著的光活化效果,光照与非光照的死亡率分别为83.65%和24.15%。万寿菊根甲醇提取物浓度5 mg/mL时,光照与非光照的死亡率分别为23.91%和9.74%,表现出光活化效应。  相似文献   

12.
补骨脂粗提物处理两叶一心生长期的黄瓜幼苗,研究其诱导黄瓜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补骨脂提取物在40和400mg/L浓度下,黄瓜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一些防御酶活性均在处理后7~9d达最高;几丁质酶活性在处理后2、3d时达到高峰,分别是对照的1.64、1.5倍,然后逐渐下降,分别在7、9d基本回到对照水平;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处理后2、5d达到最大值,酶活性是对照的2.02、1.34倍,然后迅速下降,处理后分别在5、9d基本回到对照水平。从所测定的几种酶活性变化时间来看,补骨脂提取物处理黄瓜幼苗后,首先使黄瓜体内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病程相关蛋白活性升高,然后在两者的作用下,诱导了黄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一些防御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苹果腐烂病菌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补骨脂的抑菌活性,其中提取物采用浸渍法提取,通过反复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对补骨脂粗提物的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最终得到5种活性物质,经波谱分析法鉴定5种化合物分别为补骨脂酚(bakuchi01)、呋喃香豆素精(bakuchicin)、补骨脂查尔酮(bavachalcone)、补骨脂定(psoralidin)和补骨脂二氢黄酮(bavachin)。经过室内毒力试验,5种化合物的EC50分别为6.117、60.441、3.420、36.815和6.144mg·L-1,EC90分别为204.480、97.795、15.334、221.860和89.631mg·L-1,表明5种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均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峨眉千里光甲醇提取物的杀虫、抑菌及抑制种子萌发的活性。结果表明,对甲醇提取物进一步萃取后,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表现出很强的杀虫、抑菌及抑制种子萌发活性,其中对桃蚜24h的LC50值在0.119~0.414mg/mL之间,对番茄灰霉病菌72h的EC50值在5.956~9.416mg/mL之间。因此,峨眉千里光甲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杀虫、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吡虫啉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吡虫啉600g/L悬浮种衣剂拌种预防高粱田蚜虫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吡虫啉拌种对高粱田蚜虫有较好防效,最佳浓度为种子量的0.7%,防治效果达72.6%。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樟树枝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混合液滴显微镜观察法研究了樟树枝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对病原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了枝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其活性成分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0.1 g/mL以上的樟树枝叶提取物对孢子囊萌发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达100.0%;樟树枝叶提取物经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后,分别获得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分离物,浓度为1.0%时各分离物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8.4%、92.4%、32.5%和58.7%,乙酸乙酯相富集了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经液相色谱分析并与色谱库数据比对,确定其活性成分中含有芦丁和槲皮素;浓度为1.0%的芦丁和槲皮素对孢子囊具有抑制作用;田间试验显示,浓度为0.3 g/mL以上的枝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预防效果显著,治疗效果在60.0%以上。研究表明,樟树枝叶提取物可以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芦丁和槲皮素可以作为植物源药剂。  相似文献   

17.
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用吡虫啉拌种就可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将小麦蚜虫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表现出超高效、持效的控制效果。1 kg种子用1.0~4.8 g吡虫啉(有效成分)拌种,从播种至灌浆末期,防治效果在95%以上,至乳熟期(收获期)防治效果仍高达74.49%~96.61%;千粒重比未拌种区增加了26.51%~36.5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的经济、有效剂量为有效成分1.0~2.0 g/kg种子,最佳剂量为1.5 g/kg种子。  相似文献   

18.
知母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防病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测试了知母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休止孢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知母的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91mg/mL、1.23mg/mL和1.04mg/mL;对孢子囊直接萌发也具一定的抑制作用,在10.00mg/mL浓度下,抑制率达72.89%。离体叶片测试发现,浓度高于0.5%的知母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盆栽植株测试结果表明,1%的知母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保护效果达70%以上,防效优于离体叶片试验结果,且持效期可达5d。2%和1%的知母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对茶黄蓟马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对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的驱避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对茶黄蓟马有较强的驱避活性,在浓度为20 g/L时,12 h和24 h对茶黄蓟马的驱避率分别为92.86%和89.91%;另外,提取物对茶黄蓟马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处理后12 h和24 h对茶黄蓟马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6.60 g/L和12.85 g/L。各萃取相中石油醚相的活性最高,质量浓度为5 g/L 时,石油醚萃取物对茶黄蓟马24 h 后的校正死亡率为49.37%。  相似文献   

20.
进行不同剂量的氟唑菌苯胺种子包衣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较安全,无药害及其它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和应用。推荐按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有效成份用量为2-3g/kg种子或和2毫升成膜助剂将药剂稀释,进行种子处理后晾干,按常规浸种催芽,然后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