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提高《贵州农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促进期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2009-2015年《贵州农业科学》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并归纳总结了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该刊影响因子的对策。研究得出:《贵州农业科学》的影响因子总体呈上升趋势。学科、载文类型、载文量、被引率、出版周期等因素均对期刊影响因子水平具有影响。应在灵活调整期刊定位、加强稿件质量、改善编辑出版技术、缩短出版周期及加强宣传与交流等5个方面采取相应举措,以提高该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期刊评价指标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统计学方法,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为依据,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对各类期刊的4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载文量与总被引频次为正相关,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在物理类呈正相关,但在农业综合类和农业工程类、临床医学综合类、化学工程综合类、电子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显示不相关;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尤其是影响因子与综合评价总分之间高度相关。说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期刊评价中起着主要作用。此外,适当的载文量有利于提高被引用率。研究结果为期刊提高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期刊评价指标——深度影响因子(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因子是利用期刊载文的被引次数与载文量的比值来对期刊进行评价。文章建议细化期刊影响因子,综合运用引用期刊影响因子及被引次数来评价被引期刊的影响力。文章将这个指标命名为深度影响因子(IS)。引用期刊的影响因子及被引用次数高,则该期刊的影响力大。文章以分析化学领域的4种期刊《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及《分析测试学报》为例来,计算其IS。为了减小计算量,每个期刊假设只有5篇论文,通过知网统计这5篇论文引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计算这4种期刊的IS并进行结果分析,从IS的值可以看出引用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茶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和评价我国茶学类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状况,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CJCR)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2年10种茶学类期刊的来源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即年指标等6项评价指标。结果显示:2007~2012年10种期刊的载文量增加37%,总被引频次增加67%,基金论文比增长51%,平均引文数增加26%,影响因子时高时低、变化不大,即年指标呈现倒U型变化。《茶叶科学》的5项评价指标均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学术影响力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茶叶科学技术》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提升最快;《茶业通报》、《广东茶业》、《蚕桑茶叶通讯》3种期刊学术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李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73-10376,10386
基于JCR 2012年数据,选择由我国主办且在生物学领域内影响因子位于前7名的科技期刊进行分析,分别统计了这7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创刊年、出版商、2008~2012年5年内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出版周期、载文量、篇均面数、栏目设置、参考文献数等以及重要办刊策略的调整,为我国创办高水平的国际期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影响因子及其相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对提高期刊办刊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指出了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逐步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期刊办刊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和评价我国茶学类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状况,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CJCR)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2年10种茶学类期刊的来源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即年指标等6项评价指标。结果显示:20072012年10种茶学类期刊的来源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即年指标等6项评价指标。结果显示:20072012年10种期刊的载文量增加37%,总被引频次增加67%,基金论文比增长51%,平均引文数增加26%,影响因子时高时低、变化不大,即年指标呈现倒U型变化。《茶叶科学》的5项评价指标均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学术影响力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茶叶科学技术》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提升最快;《茶业通报》、《广东茶业》、《蚕桑茶叶通讯》3种期刊学术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饲料博览》2003年载文量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的载文量是文献计量和科学评价的基础,是计算影响因子、半衰期等指标的依据。我国对期刊载文量的统计非常重视,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筛选等工作中都采用了期刊载文量的指标;国家科技部颁布的国科发信字[1944]148号文件《关于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和评估标准》中,也对载文量提出了指标要求。为了解《饲料博览》载文量,我们对2003年1~12期的载文量进行了统计分析。1材料《饲料博览》杂志2003年1~12期。2统计方法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关于文献类型的规定,将《饲料博览》2003年1~12期载文,按文献标识码A、…  相似文献   

9.
利用 CSSCI2003- 2008 年数据,采用定量方法对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编辑之友》的影响因子、作者、论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该刊载文质量较高,引证期刊较广,办刊富有特色,载文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好,拥有较稳定的核心作者群,是我国编辑出版学领域高质量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期刊发展、出版形式的多样化、学科发展的需要、办刊方向的调整等,科技期刊的作者、机构、引文等载文信息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适应期刊发展的,然而有些却由于各种原因滞后于期刊的发展,甚至与期刊的办刊调整期望相悖。以《作物杂志》为例,通过分析2012年-2016年的载文信息动态,同时结合期刊近年的办刊实践,解析对期刊载文信息动态的了解和把握对期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JCR期刊指标数据库以其期刊质量高、数据准确而受到广泛关注。对近10 a JCR期刊指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世界林学学科的期刊种数、论文数、被引频次及其占总学科百分比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向,林学期刊被引半衰期高于JCR总学科,表明林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科研产出量的增加和学术影响力的提高速度均高出总学科平均水平,林学科研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对期刊指标概念内涵及指标值分析结果表明,期刊标准特征因子NEF和标准论文影响分值NAIS克服了期刊影响因子IF的诸多缺陷,是最能真实反映林学学科期刊整体影响力和论文平均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且二者分别对林学期刊整体影响力和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结果有较大个体和分区差异,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可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2.
孟海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337-339
对SCI收录的农艺学类期刊信息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英文刊名、期刊出版国家、最新影响因子、出版周期、分区等情况,以期为农艺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了解农艺学类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明确投稿方向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东杰  曾莉娟 《热带农业科学》2013,(10):100-103,107
采用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对海南省4种农业类期刊2008-2012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中连续5年收录的7个评价指标,包括来源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国际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热带作物学报》和《热带农业科学》中学术论文的影响力逐年稳步提高,《分子植物育种》和《热带林业》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热带作物学报》与《分子植物育种》中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相差不大,其Ir值分别为1.71、1.73;《热带农业科学》中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增长率最高,达1.13。  相似文献   

14.
对林业科技核心期刊在多个评价系统中的现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因评价机构本身的差异(收录源期刊的总数不同,计量指标的统计来源不同,学科分类不同及计量指标的权重不同等)导致一些林业类期刊间不容易进行对比。通过解读林业科技核心期刊在多个评价数据库的指标,提示期刊应该长期不懈地坚持自己的办刊理念,从吸收学科高水平的论文做起,尽量发表与期刊所属学科相关的论文,走学科发展之路。作为期刊编辑在保证期刊刊登的文章能给同行业的研究者参考和使用外,同时要跟踪期刊评价数据库以及其它检索工具,关注各指标权重变化,了解各统计指标调整的趋势,积极跟进期刊在数据库的情况和在核心期刊中的排名,查找期刊存在的差距,通过努力提高期刊的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科技论文考核管理实践中,过分依赖并夸大期刊影响因子特别是SCI期刊的现象很普遍。通过分析影响因子的定义及期刊不同年份、不同作者论文引用情况的差异及论文在影响因子统计完成后进一步引用还要大的情况,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科技论文考核根据其发表期刊影响因子适当区分权重的基础上,应根据科技人员论文的实际引用情况给予后补助奖励。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业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标准,采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2个最主要的期刊评价指标,对2007年《学报》在147种农业类科技核心期刊中的地位进行了排序,并对其在13种江苏省农业核心期刊中以及22种国家或省级农科院(所)主办的核心期刊中的地位进行了比对,从全国性、区域性以及同类主办单位3个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从两大指标排序地位上的极度不平衡探明《学报》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明确《学报》的定位和现状,制定今后发展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也为同行进行期刊统计和比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一些期刊一号多刊违反了一号一刊的规定,未对新增期刊申请新刊号,为逃避新闻出版署的检查,把频次标识为ⅹ月上旬、ⅹ月上半、A、下半月刊等形式,而不按实际发行情况标识旬刊、半月、月刊等形式,以及以月代期。一些期刊出版不遵守封面标识的有关规定,刊名不突出,或作夸大宣传,误导读者,外文刊未标识中文刊名。刊期标识也未遵循有关规定,较多期刊以月代期或不标识刊期;较多的期刊对月份的标识执行不力,未标识月的高达29.6%;对卷号的标识仅19.4%;部分期刊以总刊期代替刊期、卷号、年份、月份、频次。频次的标识,按发行实际正确标识的仅14.8%。标识的数字标准还有待统一,有标中文的和外文,而不是阿拉伯数字。调查的结果表明,期刊封面标识出版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不乐观,还需要共同努力,提高期刊的综合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06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和2002~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数据,对我国9种植物学期刊的论文来源指标和被引指标以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年季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9种植物学期刊中《西北植物学报》的载文信息量、论文产生的地区分布数和机构数量、论文的基金支持率均名列前茅,影响因子、学科影响因子、学科扩散指标、引用刊数和被引频次排序均居第2或第3位;2001~2005年《西北植物学报》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提高了374%和201%,增长率最大。说明《西北植物学报》的整体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已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认可,在植物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核心期刊现行数据统计源合理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F0002-F0002
核心(或来源)期刊评价系统采用的数据统计源通常是另一家核心(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的来源期刊,导致期刊一旦被统计源收录,其自引部分就可对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起到正面影响,同时还可提高"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指标值,形成被收录的期刊指标更高未被收录的期刊指标更低的马太效应。针对该现象,以国内某核心期刊评价系统的统计源为例,探讨统计源选择对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指标的影响,进而指明对其综合评价值及期刊排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