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呼吸道疾病是由于鸡被细菌、病毒或者支原体感染,造成鸡呼吸系统发生障碍、生理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高,而且很容易与其他疾病一起发生,所以诊断和治疗起来都比较复杂.鸡呼吸道疾病一旦发生,会造成鸡生长缓慢或者停止,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死亡,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现阐述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和临...  相似文献   

2.
笔者针对近年来藁城市农村鸡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主要鸡病发生现状1.1从鸡病发生的季节和发病鸡龄来看,随着规模化、专业化养鸡生产的发展,鸡病的发生已由过去的春季为发病高峰转向常年均有发病,鸡病发生的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雏鸡发病死亡较多,如...  相似文献   

3.
赵恩双 《当代畜牧》2013,(26):40-41
鸡病频繁在养鸡场发生,引起鸡只的大量死亡,造成养鸡人员的巨大损失。对鸡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饲养管理不到位、疾病预防工作和疾病防治工作不足等,针对这些因素,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避免或者减少鸡病发生的机率,减少养鸡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王正康 《兽医导刊》2016,(16):192-192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农村散养鸡由于对防疫不重视或疫苗防疫种类不全,极易发生鸡痘疫病。鸡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鸡传染病,可分为皮肤型鸡痘、白喉型和混合型鸡痘三种类型,部分患鸡会出现两者的混合感染。皮肤型鸡痘其痘疹主要发生在患鸡的无毛或少毛皮肤上,而白喉型鸡痘则发生于患鸡的口腔、咽部黏膜和眼睑部。  相似文献   

5.
鸡痘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在鸡的冠部,眼鼻等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和咽喉深部黏膜部位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该病对幼龄鸡和青年鸡危害较大,鸡痘属于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一般鸡群发生鸡痘,常继发其它疾病,例如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鸡支原体病是由鸡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鸡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流眼泪等,一般鸡群密度大或者通风不良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1 常见的春季鸡病 1.1 鸡新城病 鸡瘟每个季节都会发生,但是发生在春天的概率比较高,对鸡的正常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应定期接种相关疫苗,并对鸡舍进行消毒,提高鸡的免疫力,降低生病的概率.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传染性鸡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春天多发,一般在15~45 d发生,预防这种鸡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种.根据鸡生长的环境和鸡的动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果鸡发生这种病,可以对鸡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更多的鸡,将福特或毒极等相关药物添加到鸡的饲料中,实时观察生病鸡的动态,适当增加药物的量,以便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无毛或毛少部皮肤发生痘疹,继而结痂、脱落,或口腔和咽喉黏膜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伤口、空气传染或直接接触感染,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慢性关节炎、肺炎、眼炎和脊椎炎等。鸡场发生鸡痘时常会继发感染鸡葡萄球菌病,给养殖业主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鸡痘和鸡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鸡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鸡传染病,可分为皮肤型鸡痘和黏膜型鸡痘两种类型,部分患鸡会出现两者的混合感染。皮肤型鸡痘其痘疹主要发生在患鸡的无毛或少毛皮肤上,而黏膜型鸡痘则发生于患鸡的口腔、咽部黏膜和眼睑部。本病由鸡痘病毒所引发,由于对防疫不够重视和疫苗防疫种类欠缺,农村散养鸡极易发生鸡痘病,给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首先分析了散养鸡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然后以近期接诊的一例鸡痘为例,对散养鸡痘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山东省鸡病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本所禽病门诊情况来看,有的鸡病发病上升,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有的发病减少,甚至几乎消失,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痘、鸡球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但这期间新发了一些鸡病,如蛋鸡血管瘤病、鸡安卡拉病等。同时,原有的鸡病发生病原变异、临床表现变化等,如H9亚型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等;而有的传染病的宿主范围在变化,如鸭发生新城疫、减蛋综合征,鸳鸯发生小鹅瘟,肉鸭及鸽子发生安卡拉病等;有的病原(因)难以确定,如鸡腺胃炎等;有的不同疾病有同样的临床表现,如鸡支气管堵塞,低致病型禽流感、支原体都会单独出现及同时存在时发生。  相似文献   

10.
鸡痘是鸡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鸡痘病毒而发生,病死率较低,但会对生长发育和产蛋造成不良影响。病鸡主要症状是体表少毛或者无毛的皮肤上出现痘疹,或者在口腔、咽喉部黏膜附着纤维素坏死性假膜。病鸡脱落的痘痂和皮屑中含有病毒,对饲养环境造成污染,其他鸡主要通过皮肤或者黏膜感染,特别是发生创伤部位更容易感染。发生鸡痘后,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或者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会加重病情,严重损害养鸡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鸡养殖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场发生疾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其中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对鸡养殖业危害比较严重的细菌类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较多,速度较快,如鸡场环境相对较差会加快鸡大肠杆菌病的患病概率和传播速度,对鸡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分析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原因,研究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方法,降低鸡患大肠杆菌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鸡白血病是由鸡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类肿瘤性传染病,鸡白血病病毒有很多亚型,不论是哪一亚型都能够对鸡的免疫系统加以抑制,造成发育迟缓和肿瘤的发生.我国多数城市均有此病的发生,给养鸡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对鸡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前者以皮肤(尤其以头部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名鸡白喉。有的病鸡,两者可同时发生。鸡群发生轻度皮肤型鸡痘时死亡率较低,但病鸡生长迟缓,产蛋减少。如发生白喉型鸡痘或并发其他传染病,或在恶劣的环境下,则可引起大批死亡。本病对各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易感,锥鸡更易感,特别是大群鸡场危害严重。笔者在实践中曾遇到一起混合型鸡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鸡痘是鸡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状的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上发生痘疹及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坏死性假膜。这种病在大型鸡场极易造成流行,对雏鸡危害更大。各季都能发生,尤以秋冬两季最易流行。一般在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在冬季则以白喉型鸡痘为多。在肉用仔鸡群中。夏季也常流行鸡痘。鸡群感染鸡痘.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但雏鸡和中年鸡最易感染,雏  相似文献   

15.
<正>鸡异食癖又称啄食癖、恶癖,是指鸡群中的鸡互相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特别是平养的育雏鸡最容易发生。鸡异食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颈癖等。现将雏鸡异食癖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因1.1饲料营养不全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鸡易发生啄肛癖;矿物质钠盐不足,鸡易发生啄血癖;维生素(A、B2、D、E)和泛酸缺乏,导致鸡代谢机能紊乱易发生异食癖。  相似文献   

16.
产蛋鸡的猝死症又称产蛋疲劳症,是最近几年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条件病之一。发病鸡大多是进龙不久的新开产母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在产蛋鸡,以初产鸡和产蛋高峰鸡多发。多在夜间死亡。死亡鸡往往泄殖腔突出,肥胖鸡较多。鸡群不断出现瘫痪鸡,如发现及时,挑出瘫痪鸡可恢复。往往在天气突然变热时发生,周边所有的鸡场均有发生。2发病原因天气炎热、潮湿,鸡群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17.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皮肤型鸡痘因头部皮肤发生典型痘疹而很容易确诊,而黏膜型鸡痘因病变位于口腔和咽喉部,且症状和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类似,容易发生误诊而延误防治.2007年秋,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黏模型鸡痘发生较大面积流行,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疫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1防止发生外伤 创伤是引起鸡葡萄球菌病发生的原因,因此,在鸡饲养过程中,尽量避免或消除使鸡发生外伤的因素。笼架结构规范化,装备配套、整齐,编造笼网等要细致,防止铁丝等尖锐物品引起鸡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不同型疾病的总称.随着我国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严重发生的趋势.在生产中,无论是雏鸡还是成年鸡均可发生本病,常可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临床实践,笔者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现将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前者以皮肤(尤其以头部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名鸡白喉.有的病鸡,两者可同时发生.鸡群发生轻度皮肤型鸡痘时死亡率较低,但病鸡生长迟缓,产蛋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