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联苯肼酯是用于农作物害螨防治的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杀螨剂。以43%联苯肼酯悬浮剂(SC)供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药剂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室内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桑园施药后的残留毒性。43%联苯肼酯SC对2种害螨的成螨、若螨和螨卵均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48 h LC_(50)值分别为4.93和3.38 mg/L、0.75和1.90mg/L、18.61和11.85 mg/L,其中对朱砂叶螨成螨和若螨的毒力分别为其对螨卵毒力的3.78和24.81倍,对二斑叶螨成螨和若螨的毒力则分别是对螨卵毒力的3.51和6.24倍。43%联苯肼酯SC对家蚕3龄起蚕48 h的LC_(50)和LC_(90)值分别为1 063.36和3 523.77 mg/L,属于低毒级农药(LC_(50)200 mg/L);桑树喷施143.33~573.33 mg/L药液后14 d采摘桑叶养蚕,对家蚕的龄期经过、眠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均无明显影响。依据试验结果确定,43%联苯肼酯SC可以用于桑园内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防治,建议田间施用联苯肼酯143.33 mg/L药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0 d,286.67~573.33 mg/L药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4 d。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合理地使用桑园杀虫剂,采用Jackkn ife统计推断技术,在16 L、(30±1)℃、RH 75%±10%,8D、(20±1)℃、RH 65%±15%的条件下,对寄主为桑树的朱砂叶螨种群水平上的亚致死效应进行了研究。朱砂叶螨成螨经杀螨剂“克螨特”亚致死剂量(60.83 mg/L)处理后,成螨寿命降低,雌螨总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内禀增长率(0.272 0±0.007 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338 6±0.005 5)。  相似文献   

3.
橄榄鲨和松螨鲨是用于作物害螨、粉虱、蚜虫、蓟马等防治的新型广谱杀虫杀螨剂。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了49%橄榄鲨软皂水剂和87%松螨鲨松油乳剂2种药剂对朱砂叶螨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的室内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49%橄榄鲨软皂水剂和87%松螨鲨松油乳剂2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橄榄鲨和松螨鲨对朱砂叶螨2个种群成螨的毒力比螨卵高,而对螨卵的毒力较差,橄榄鲨和松螨鲨不同浓度对朱砂叶螨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螨卵的孵化率均小于98.00%(对照处理为100%)。添食橄榄鲨浓度为6 125.00~16 333.33 mg/L的家蚕72 h后未见中毒死亡,但发现添食浓度为7 000.00~16 333.33 mg/L的家蚕有轻微中毒症状;添食松螨鲨浓度为1 450.00~2 900.00 mg/L的家蚕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和少量中毒死亡蚕,其中毒死亡率为0.87%~2.22%;橄榄鲨和松螨鲨添食处理的3龄眠蚕体质量均比对照低0.01~0.03 g/头,取食毒叶后的4龄起蚕饥饿48 h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蚕,其死亡率为16.36%~59.80%,而对照未出现死蚕,说明添食橄榄鲨和松螨鲨对家蚕有累积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4.
乙唑螨腈是一种新型丙烯腈类杀螨剂,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等桑园主要红蜘蛛的各发育阶段都有很高的毒杀作用,其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雌成螨毒力分别是炔螨特的171.14倍和615.89倍。田间使用有效成份含量在50~100 mg/L时可有效防治各种作物上的害螨,且对家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家蚕皓月B的3龄起蚕连续添食用3 000.00、1 500.00、750.00、375.00、187.50、93.75 mg/L乙唑螨腈药液浸渍处理的桑叶至上蔟结茧,其间家蚕无中毒死亡,除了3 000.00、1 500.00、750.00 mg/L乙唑螨腈药液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各处理的结茧性能不受影响。因此,乙唑螨腈在桑树红蜘蛛的防治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葎草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60%~80%RH、16L∶8D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葎草乙醇和水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葎草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80g/L浓度的提取物平均死亡率高达91.11%,80g/L浓度的水提物下平均死亡率51.11%;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在浓度为10g/L的醇提物下驱避率达60%,醇提效果优于水提;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成螨产卵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g/L的醇提物和水提物下,减少率分别为62.39%与47.93%。研究结果有助于朱砂叶螨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试验温度25℃条件下,室内测定我国农作物害虫的常用生物防治剂—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和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 Ehara et Lee的耐饥能力,以及定量分析不同饥饿程度对两种捕食螨捕食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和捕食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捕食螨各螨态的耐饥时间与发育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螨态的阶段存活率与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均可用二次抛物线拟合。根据饥饿半致死和致死时间(T50和T95),巴氏新小绥螨的耐饥能力明显强于尼氏真绥螨。除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的耐饥性存活曲线呈拱形外,两种捕食螨其它螨态的耐饥性存活曲线均呈凹形。不同饥饿程度的两种捕食螨雌成螨捕食朱砂叶螨若螨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饥饿程度不能改变它们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但可使功能反应模型的各参数值发生较大改变。饥饿24 h的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若螨的捕食作用主要集中在取食的前8 h阶段,而未经饥饿处理的两种捕食螨雌成螨在开始捕食的24 h内各阶段的捕食速度变化不大。因此,饥饿处理对两种捕食螨雌成螨的捕食作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自助法统计推断炔螨特对桑树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助法(Bootstrap method)对炔螨特(propargite)防治桑树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效果进行了统计推断。将4个试验点获得的田间防治效果数据进行平方根反正弦转换后,采用1000次自助法再抽样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3%炔螨特乳油243.33mg/L有效质量浓度处理的第1、3、7天,田间防治效果的点估计分别为78.37%、86.03%和86.36%,置信区间估计依次为78.21%~78.52%、85.83%~86.24%和86.16%~86.55%;365.00mg/L处理的第1、3、7天,田间防治效果的点估计分别为88.14%、91.90%和91.23%,置信区间估计依次为88.01%~88.27%、91.78%~92.02%和91.09%~91.38%;486.67mg/L处理第1、3、7天,田间防治效果的点估计分别为92.82%、95.70%和95.11%,相应的置信区间估计依次为92.72%~92.93%、95.64%~95.76%和95.01%~95.20%。以上述的点估计为测试点,对各浓度处理后的不同天数的防治效果进行游程检测(Monte carlo Sig方法),随机性显著(p>0.05)。通过Tamhane方法、Dunnett T3方法和Games-Howell方法对上述各处理的不同天数后的防治效果进行统计检测表明:炔螨特对桑园中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在防治后第3天达到高峰(p>0.05),至第7天,243.33mg/L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持平(p<0.0000);而365.00和486.67mg/L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呈下降趋势(p>0.05)。以上统计推断结果显示:73%炔螨特乳油对桑树朱砂叶螨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推荐使用的有效质量浓度为243.33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叶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观察不同药剂浸卵后对朱砂叶螨卵的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8%丁醚尿、95%苯丁锡、90%炔螨特3个药剂对朱砂叶螨卵的毒杀效果较好,噻虫嗪、噻虫胺、啶虫脒3个药剂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效果较差,但是对卵的孵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甲脒防治桑树害虫朱砂叶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双甲脒(Amitraz,Mitac)对朱砂叶螨的毒性比三氯杀螨醇(Dicofol)对照慢,但总毒性比对照强。室内24小时后测得的LC_(50)值分别为38.0ppm和25.1ppm在48小时后测得的LC_(50)分别为8.9ppm和17.2ppm。双甲脒对朱砂叶螨卵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用50ppm浓度即可以全部杀死,效果高于对照。田间防效:用20%双甲脒1500倍(133ppm)喷药后第四天和第八天分别为92.36%和99.01%,高于对照;田间对朱砂叶螨持效期11天左右。对家蚕的残毒期约为10天。  相似文献   

10.
何恒果 《草业学报》2020,29(11):67-73
酢浆草岩螨是为害红花酢浆草最为严重的害螨,哒螨灵作为一类广谱、触杀性杀螨剂可高效防治该害螨。为明确哒螨灵对酢浆草岩螨的亚致死效应,为酢浆草岩螨综合防控和哒螨灵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哒螨灵对酢浆草岩螨的毒力,通过毒力回归方程得出哒螨灵对酢浆草岩螨的亚致死剂量LC10、LC20,采用建立生命表的方法评估哒螨灵亚致死剂量对酢浆草岩螨生长发育、繁殖力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哒螨灵亚致死剂量LC10、LC20处理后,酢浆草岩螨生殖力显著下降(P<0.05),F0和F1代单雌产卵量分别下降了53.37%、55.46%与41.34%、45.24%;产卵期显著缩短(P<0.05),F0和F1代产卵期分别缩短了3.11、4.75 d与3.47、2.81 d;成螨寿命也显著缩短(P<0.05),F0和F1代成螨寿命分别缩短了1.45、2.04 d与3.24、4.00 d。此外,经哒螨灵LC10、LC20处理后,酢浆草岩螨F1代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R0由对照的28.54分别降低至16.91、15.48;rm由对照的0.1650分别降低至0.1276、0.1249;λ由对照的1.1794分别降低至1.1435、1.1330;P<0.05),平均世代历期(T)、种群加倍时间(Dt)均显著延长(T由对照的20.31 d分别延长至22.17、21.94 d;Dt由对照的4.20 d分别延长至5.43、5.55 d;P<0.05)。由此可见,哒螨灵亚致死剂量对酢浆草岩螨试验种群的增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择云南省蒙自、陆良、楚雄、祥云、鹤庆、保山6个县(市)坝区桑园为试验点,调查各试验点桑园主要害虫桑红蜘蛛、桑蓟马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因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各试验点微观气候环境不同,以及桑园栽植的桑树品种不同,2种害虫的发生危害和消长规律存在差异;春、夏、秋季干旱或短时期少雨、无雨,均会导致2种害虫的发生危害加剧。根据各试验点的调查结果建议:正常年份蒙自、陆良坝区桑园应同时防治桑红蜘蛛和桑蓟马,保山、祥云坝区桑园以防治桑红蜘蛛为主,鹤庆坝区桑园以防治桑蓟马为主;春夏之交、夏末初秋各试验点桑园害虫的发生进入高峰期,当田间调查虫情指数为15.00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控制害虫的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桑树害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高德三 《蚕业科学》1989,15(4):177-183
经调查发现,辽宁省的桑树害虫近百种。现已鉴定学名的有63种,分属于8目33科,其中有20余种危害桑树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桑园害虫朱砂叶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是多食性主要农业害螨之一,与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是近似种,寄主包括桑树在内的100多种植物。该螨可行孤雌生殖,由于被一类细胞质遗传的细菌Wolbachia寄生,种群雌雄比例严重偏斜。该螨个体小、发育快,对化学杀螨(虫)剂极易产生抗药性,故防治困难,而且桑园化学防治又危及家蚕的安全。对朱砂叶螨的分类、形态、行为、生态和防治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对桑园朱砂叶螨的防治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在温度(28±1)℃、相对湿度75%±10%、光照16 L∶8 D条件下,应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朱砂叶螨在4个桑树品种上的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种群生命表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和种群倍增时间等参数在4个桑树品种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朱砂叶螨在湖桑32号和摘桑13号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386 0±0.002 7和0.385 3±0.003 4,显著高于在新疆白桑(0.350 9±0.003 6)和瓜瓢桑(0.348 2±0.006 4)的内禀增长率,表明新疆白桑和瓜瓢桑对朱砂叶螨的抗性较强。研究结果对桑树抗虫品种筛选和害虫的综合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组建了6个桑品种上的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并测定了种群趋势指数(I)、内禀增长能力(r_m)、种群繁殖价(V)等参数,这些参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种群的影响,其中,内禀增长能力是桑品种抗虫性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6个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水平是以嘉陵9号为最强,其次是嘉陵16号、嘉陵新9号、桐乡青、新一之濑,而小冠桑最弱.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省豫西地区主要城市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e草坪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昆虫12目36科75种,其中有害昆虫56种,有益天敌18种,其他昆虫1种.在有害昆虫中,不同季节优势种不一样,春季的优势种为蚜虫,夏季的优势种为酢浆草茹叶螨Tetranychina harti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秋季的优势种是酢浆草茹叶螨T.Hharti和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它们都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摘要 选阿维菌素和螺螨酯两种原药配制成不同比例的混剂,采用Potter喷雾法测定各自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联合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螺螨酯不同配比的混剂对柑橘全爪螨有不同的复配效应,其中配比1:25混剂的共毒系数为117.23,表现为相加作用,配比1:5、1:10、1:15、1:20混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4.04、188.77、141.61、165.43,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配比1:10混剂的共毒系数最大,具有最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