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运兴 《广东园林》2007,29(5):13-14
在中国古典园林四大构成要素中,石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历史发展和传统山水审美的角度,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背景,就置石的艺术手法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2.
中韩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并且是东方园林的两枝奇葩。中国园林与韩国园林属于本源和分支的关系,韩国园林很多方面传承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及艺术特征;然而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也使两种园林风格迥异,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构景作用的置石也不例外。本文试从置石的形态与应用手法对中韩园林的不同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的置石有特置、对置、散置和群置4种应用方式。园中现存在部分置石与造景元素未处理好关系、山石体量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主题置石意境表达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优化置石景观要因地置石、合理选石、布局得法、提升内涵。  相似文献   

4.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而置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因此,研究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风格特色、发展趋势,探索园林中合理利用置石的新方法,对置石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环境中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榴  宋钰红 《绿色科技》2012,(11):33-35
指出了置石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营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广为应用的置石的布置形式,用昆明翠湖公园具体的案例剖析了置石在具体的城市公园中的应用形式,提出了目前城市园林应用置石布景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使置石景观在现代园林中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里既有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的严谨、具象的艺术雕塑,又有具纯美学观赏价值的飘逸、抽象的置石。  相似文献   

7.
林广臻  陆琦 《广东园林》2019,41(1):23-29
现存于广州的药洲遗址,原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宫苑园林。南汉国宫苑营造始于南汉乾亨八年(924年),在宫苑营造中大量使用了置石、堆石等。宋统一中国后,这些宫苑园林变成了服务州民的风景园林,因此遗留下来。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多为明后所建,因此药洲九曜石也成为我国古代古典园林石景中重要的早期遗存。本文结合山水画中的石景和历史文献,对药洲遗存九曜石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唐宋时期我国古典园林中石景形态的可能进行了探讨。综合来看,药洲九曜石作为目前罕见的古典园林置石遗存,是石景演化进程中的关键证据,对探源我国古典园林石景演化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体系中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作为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山石,在漫长的园林应用变迁中,也积淀了多种文化内涵。无论是假山还是置石,各种石造的园林小品、室内外器设以及铺装、汀步等石材的应用,都深深地刻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园林山石文化体系,体现着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文献、史料研究结合实际,探究黄蜡石置石手法,介绍黄蜡石的物理属性及观赏特性。通过对黄蜡石在广州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实例分析,总结黄蜡石的应用特点及应用类型,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以期对以后岭南园林黄蜡石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劲农 《广东园林》2007,29(1):18-19
我国自西汉起便有了严谨、具象的园林景观雕塑,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在园林中又发展出具纯美学观赏价值的飘逸、抽象的置石,这两种园林景观雕塑的形式、作用虽不同,却共同妆点了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对柳州市4个典型现代公园的奇石应用进行分析。奇石馆收藏的种类较多,但公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都安石、大化石、来宾石等3种柳州奇石。设置形式主要有孤赏式、散置式、展览式等3种;常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组合构成景观,总体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从设计到建造都是由男性完成的。可是中国古代女性才是古代私家园林重要的使用主体。基于此,文章对中国古代女性在私家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和女性使用主体及其审美观念影响山石景观命名艺术等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国,受到西方新的景观模式、思想设计观念的不断影响冲击,国内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呈现脱离本土环境的现象,出现诸多设计上的问题。此时,摸索着中式风格方向的居住区渐渐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生活的需求之间找到结合点-"新中式"。通过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与"新中式"景观对比综合分析,从空间布局、设计意境、设计手法等方面探讨了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方法,丰富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为基点,分析古典园林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提出将其造园手法运用于现代园林的方法和措施,为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渔”也以不同形式隐含于古典园林之中,目前缺少两者相关的系统研究。对鱼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概括,并从观赏娱乐对象、文化寓意、生态功能、意境营造、放生对象等方面研究了鱼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应用方式。继而从造园主题、舫等园林建筑营建、沧浪意象的造景主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渔。最后,对古典园林中鱼和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园林意境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之一,对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深远意义,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意境说源于中国古典诗词,王国维先生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首次明确地建立了诗词的境界理论。通过对《人间词话》诗词境界理论经典言论的分析,将其与园林景观相联系,可以对其意境表现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研究现代园林意境表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是极为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形成、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替代和超越的.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营造历经千年的发展,在技术和方法上逐渐成熟,成为东方园林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张超 《广东园林》2014,(6):42-42
太湖石作为视觉艺术审美对象之一,在中国园林中运用和供文人赏玩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大量优秀的中国画家对其进行深入刻画。这些绘画作品对太湖石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中国画各时期代表作品中太湖石的艺术形态、审美标准、精神境界、象征意义等进行分类研究,梳理出中国画对太湖石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形态塑造和人文审美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对研究园林景观艺术中的太湖石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