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雪凝 《河南农业》2014,(19):27-27
<正>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玉米钻心虫。在我国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在河南省发生为害农作物的优势种是亚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分布广、为害重,为多食性害虫,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甘薯等作物,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输送,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一、为害情况亚洲玉米螟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先在心  相似文献   

2.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各国。为害辽宁省的是亚洲玉米螟。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被害植株茎秆组织遭到破  相似文献   

3.
1黄骅市玉米螟发生情况玉米是黄骅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占粮食播种面积60%左右。黄骅市每年都发生玉米螟危害,属玉米螟三代区,春夏玉米均有受害,为害高峰主要有3个时期:第1危害高峰为春玉米心叶期,主要是第1代玉米螟为害;第2危害高峰为春玉米穗期、夏玉米苗期,第2代玉米螟为害;第3危害高峰为夏玉米穗期,第3代玉米螟为害。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螟是为害永胜县玉米的重大病虫害之一,其发生普遍,为害广,属鳞翅目螟蛾科的杂食性害虫。该虫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而亚洲玉米螟是我国发生为害的优势种,我国除青藏高原玉米区未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地玉米种植区。  相似文献   

5.
一、玉米螟的发生及为害情况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箭杆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分布广、食性杂、为害大,为害的植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害虫,几乎遍及全球,世界上凡有玉米栽培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世界性大害虫。根据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清军 《现代农业》2013,(11):27-27
近年来玉米螟为害逐年加重,已影响到赤峰市玉米的高产、优质和高效。为此,对近年来玉米螟的发生为害特点、严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学名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又称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可使得玉米减产10%~30%,严重者可达50%以上;胡杨河市发生的是亚洲玉米螟。该虫在胡杨河市各垦区均有发生。玉米是新疆主要的粮食和饲用作物,本文通过调查胡杨河市玉米产区玉米螟的习性及为害动态,制定经济,简易,安全,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本地区有效预防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玉米,也为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甘薯、甜菜、番茄、辣椒、小麦等多种植物。近些年,由于小麦、玉米秸秆完全还田,玉米螟越冬基数逐年增加,致使玉米螟为害面积和造成的产量损失逐年上升,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30%以上。部分受害的玉米粒商品价值也降低。为更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笔者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和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为害棉花虽早有记载,但作为棉花现蕾期的主要害虫,则是近年来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 棉田玉米螟发生的新特点 玉米螟在本地一年三代,过去以第三代幼虫为害棉铃为主,重者30%以上,一般1%以下,第一、二代幼虫为害茎叶仅零星发生,因而并不视为主要棉花害虫。但据1984、1985两年  相似文献   

11.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食性杂,属于玉米的专化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随着气候条件及耕作制度的变化、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肥水条件的提高均加重了玉米螟的为害程度,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品质及产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是为害辽宁凌海市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受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玉米螟呈现出日趋加重的发生态势,严重威胁着辽宁凌海市粮食稳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玉米螟主要为害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等,其中玉米受害减产最重。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针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食形成排孔,并开始转移蛀入茎秆,为害雄穗、花丝及雄穗,受害玉米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防治玉米螟提倡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或物理、生物防控措施。其主要技术有白僵菌封垛灭杀越冬幼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杀虫灯诱杀成虫、赤眼蜂寄生虫卵、投撒或喷洒生物药剂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是影响玉米增产和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了解和掌握玉米螟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制约因素以及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玉米生产,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山西省临猗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直接影响玉米的安全生产。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为害性较大的世界性玉米害虫,在我国主要以亚洲玉米螟为害为主,常造成玉米品质下降和严重减产。玉米螟是本县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防治最难、为害损失最重的害虫,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年份减产30%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来玉米螟在本县的发生为害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近年来灵壁县玉米螟的发生情况及为害特点,对玉米螟发生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治玉米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玉米螟为害甜玉米现状,应用几种药剂对春、秋两季甜玉米玉米螟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康宽、福戈、福先安和垄歌等对玉米螟防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箭杆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分布广、食性杂、为害十分严重,为害的植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害虫,几乎遍及全球.  相似文献   

19.
防治二代欧洲玉米螟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组建防治第二代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Huboer)的动态模型。系统分为:玉米螟种群动态;玉米生育期与玉米螟之间的物候关系;玉米螟为害玉米后造成的产量损失;以及经济允许为害水平等四个亚系统。模型以田间第二代卵量增长逻辑蒂斯Logistic曲线为基质,并由全代单株累计幼虫密度,当代卵块及高龄幼虫落在某一玉米生育期的比率,各生育期受高龄幼虫为害后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总和,以及防治效益与消费的比值等八条公式构成。利用这个程序模型,能系统分析玉米螟第二代的发生期、发生量、为害程度和损失,以及预测防治的经济价值,从而作出合理的防治决策。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是我省旱粮作物上主要害虫之一,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历年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常年被害率在20~30%,为害严重时可达50~60%,减产1~2成。去年,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学习了兄弟单位的经验,开始做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一、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短期测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