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花(鱼骨)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2±3)℃下,将体重5.90 g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放养在网箱(60 cm×60 cm×120 cm)中,投喂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0%、31.0%、37.0%、43.0%、49.0%(质量分数,下同)的5种饲料,饲养100 d.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3.42%~38.79%时,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P<0.05);蛋白质的含量从25.0%升到37.0%时,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53.18%升到57.97%)达最大值;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从25.0%升到31.0%时,鱼肌肉中脂肪含量(14.36%升至17.10%)达最大值;当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9.0%时,鱼肌肉中蛋白质(54.14%)和脂肪(15.37%)含量降低.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由25.0%升到37.0%和43.0%时,肠道中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肠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花鱼骨由鱼种至食用鱼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8.79%~33.42%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3.
饲料添加胆碱对黄鳝生长及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不同胆碱含量的饲料进行黄鳝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含胆碱的饲料饲养黄鳝,黄鳝生长较慢,饲料系数偏高,肝脏脂肪含量较高。随着饲料中胆碱含量的增加,黄鳝生长加快、饲料系数降低。当饲料中胆碱添加量达到8-12g/kg时,黄鳝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肝脏脂肪含量较小,与用动物饵料养殖的效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4.
5.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花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通过配制5个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84.81±0.92)g的花鲈幼鱼进行为期75 d的饲养试验,以确定花鲈幼鱼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9.85%组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最高,其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均极显著高于34.76%组和37.54%组(P<0.01),与42.34%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34.76%、42.34%和45.03%组(P<0.05),而与37.54%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蛋白质含量为38.87%41.50%时,花鲈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对黄鳝生长及肌肉与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甜菜碱含量的饲料进行了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含甜菜碱的饲料饲养黄鳝,黄鳝生长较慢,饲料系数偏高,肌肉及肝脏脂肪含量较高。随着饲料中甜菜碱含量的添加,黄鳝生长加快、饲料系数降低。当饲料中甜菜碱添加量达到(1.5~2.0)g/100g时,黄鳝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肝脏脂肪含量较少,与用动物性饵料养殖的效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7.
饲料的脂肪含量对长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花鲈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0%、37.5%、40.0%、42.5%、45.0%的5种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84.81±0.92)g的花鲈幼鱼进行为期75d的饲养试验,以确定花鲈幼鱼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9.85%组的花鲈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最高,其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34.76%组和37.54%组(P<0.01),与42.34%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34.76%、42.34%和45.03%组(P<0.05),而与37.54%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蛋白质含量为38.87%~41.50%时,花鲈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饲料中维生素C(VC)的含量对花Hemibarbus maculates鱼种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在水温为(25.0±3.0)℃的条件下,将14.84 g的花鱼种放养在12个网箱(60 cm×60 cm×120 cm)中,网箱放在室外2个水泥池(6.0 m×2.0 m×1.2 m)中。试验设F0(对照)、F1、F2、F3 4组,分别投喂按0、1 000、2 000和3 000 mg/kg(饲料)剂量添加含量为95%的包膜VC的试验饲料(粗蛋白37.0%、粗脂肪11.0%)。125 d的饲养结果表明:花的成活率为93.33%98.67%,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花鱼种的特殊增重率先上升后降低,摄食含973.00 mg/kg VC的饲料时(F1组),鱼的特殊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根据二次曲线拟合计算得出,花特殊增重率最高和饲料系数最低时,饲料中VC的含量为1 415.7898.67%,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花鱼种的特殊增重率先上升后降低,摄食含973.00 mg/kg VC的饲料时(F1组),鱼的特殊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根据二次曲线拟合计算得出,花特殊增重率最高和饲料系数最低时,饲料中VC的含量为1 415.781 451.74 mg/kg;花鱼种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随着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VC含量为973.00 mg/kg时达最高值,该组极显著地高于其它组(P<0.01);花鱼种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而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在VC含量为2 857.00、1 882.00 mg/kg(F3、F2组)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C对花鱼种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饲料中维生素C(VC)的含量对花Hemibarbus maculates鱼种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在水温为(25.0±3.0)℃的条件下,将14.84 g的花鱼种放养在12个网箱(60 cm×60 cm×120 cm)中,网箱放在室外2个水泥池(6.0 m×2.0 m×1.2 m)中。试验设F0(对照)、F1、F2、F3 4组,分别投喂按0、1 000、2 000和3 000 mg/kg(饲料)剂量添加含量为95%的包膜VC的试验饲料(粗蛋白37.0%、粗脂肪11.0%)。125 d的饲养结果表明:花的成活率为93.33%-98.67%,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花鱼种的特殊增重率先上升后降低,摄食含973.00 mg/kg VC的饲料时(F1组),鱼的特殊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根据二次曲线拟合计算得出,花特殊增重率最高和饲料系数最低时,饲料中VC的含量为1 415.78-1 451.74 mg/kg;花鱼种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随着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VC含量为973.00 mg/kg时达最高值,该组极显著地高于其它组(P〈0.01);花鱼种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而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在VC含量为2 857.00、1 882.00 mg/kg(F3、F2组)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花(鱼骨)和唇(鱼骨)及其正反杂交子代(花(鱼骨)♀×唇(鱼骨)♂F1和唇(鱼骨)♀×花(鱼骨)♂ F1)共4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性信息含量(PIG)、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胁)、遗传分化系数(Fst)、Nei氏遗传距离(Ds).结果表明:在4个群体中,反交F1的平均Ne最大(3.453 7),花(鱼骨)的平均Ne最小(3.0497);花(鱼骨)和唇(鱼骨)及其正反杂交子代4个群体的平均PIC分别为0.5994、0.602 6、0.628 0、0.6374;反交F1的平均Ho最高(0.411 1),花(鱼骨)的平均Ho最低(0.208 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正交F1和母本花(鱼骨)先聚为一支,再和父本唇(鱼骨)聚为一支,最后同反交F1聚在一起.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正交F1与母本花(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与反交F1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反交F1同父本花(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同母本唇(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杂交子代群体的等位基因基本来自父母本双方,可以推断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属两性融合生殖,且杂交子代的遗传变异水平明显高于父母本,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2.
花(鱼骨)的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常规方法对体重(84.34±13.48)g、体长(17.51±0.72)cm的花鱼骨Hem ibarbus maculate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鱼骨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分别为17.5%、2.8%、78.4%和1.2%;新鲜肌肉中18种氨基酸的总量为15.46%,占鱼体粗蛋白质的88.34%,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6.14%,占氨基酸总量的39.69%,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均显示,花鱼骨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02,脂肪酸中含有高比例(23.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于鲤科其它名优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野生花鱼骨和池养花鱼骨肌肉中常规营养组成、18种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鱼肌肉的水分及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池养鱼,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养鱼(P<0.05),两者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除胱氨酸外的其余17种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多烯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池养鱼,单烯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池养鱼(P<0.05)。在多烯酸中,野生鱼的C18∶2、C18∶3和C20∶2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池养鱼,而C20∶3、C20∶4、C20∶5、C22∶4、C22∶5、C22∶6、Σn-6及Σn-3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池养鱼(P<0.05)。但池塘养殖花鱼骨单位重量肌肉组织所含的人体所需必需脂肪酸的量,除EPA略低外,n-6系列PUFA总和、n-3系列PUFA总和及DHA均高于野生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野生花鱼骨和池养花鱼骨肌肉中常规营养组成、18种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鱼肌肉的水分及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池养鱼,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养鱼(P<0.05),两者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除胱氨酸外的其余17种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多烯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池养鱼,单烯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池养鱼(P<0.05)。在多烯酸中,野生鱼的C18∶2、C18∶3和C20∶2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池养鱼,而C20∶3、C20∶4、C20∶5、C22∶4、C22∶5、C22∶6、Σn-6及Σn-3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池养鱼(P<0.05)。但池塘养殖花鱼骨单位重量肌肉组织所含的人体所需必需脂肪酸的量,除EPA略低外,n-6系列PUFA总和、n-3系列PUFA总和及DHA均高于野生鱼。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在水温24~27℃条件下,研究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花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硫酸铜对花幼鱼的LC50(24h)、LC50(48h)、LC50(96h)、安全质量浓度值分别为0.242、0.196、0.196和0.0 386mg/L,高锰酸钾对花幼鱼的LC50(24h)、LC50(48h)、LC50(96h)、安全质量浓度值分别为1.83、1.37、1.19和0.23mg/L。2种药液对花幼鱼的毒害作用都比较大,使用时存在中毒风险。花鱼幼鱼对硫酸铜的敏感度大于高锰酸钾,在水产生产中不建议采用硫酸铜,高锰酸钾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选取健康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Bleeker)亲鱼进行人工采精,以扫描电镜观察了其精子超微结构,同时研究了温度、pH和盐度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2龄和5龄的花鱼骨精液浓度。结果表明,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为19~23℃,温度为23℃时精子寿命最长,为522.7 s;适宜pH为7~8,pH为8时精子寿命最长,为535 s;适宜盐度为1‰~7‰,盐度7‰时精子寿命最长,为304.3 s;2龄野生鱼骨的精液浓度大于5龄的,为1.6×1010ind.mL-1。  相似文献   

17.
不同纤维水平日粮对肉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分为A、B、C、D4组,日粮中分别添加5.0%、12.6%、21.0%和28.0%的皇竹草草粉,各组饲料能量和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同,纤维含量分别为5.03%、6.97%、8.98%、10.98%。试验结果表明:鹅日增重A、B组高于D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显著;日采食量A、B组高于D组(P<0.01);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日粮不同纤维水平对屠宰性能的影响不大。综合分析得出,鹅日粮中添加12.6%的皇竹草草粉,纤维水平为6.97%的B组生产性能较好;皇竹草草粉的添加量达到28.0%,纤维水平为10.98%的D组较差。  相似文献   

18.
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母鸡16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分别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75和100 mg/kg维生素E,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的趋势,其中日粮添加50 mg/kg维生素E使22~42 d和0~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23%和2.90%(P0.05);添加75 mg/kg维生素E使22~42 d和0~42 d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了6.75%和6.92%(P0.05),使0~21 d和0~42 d肉鸡料肉比分别降低了7.78%和7.04%(P0.05);日粮添加维生素E对3周龄肉鸡免疫器官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添加25和100 mg/kg维生素E提高了6周龄肉鸡胸腺重(P0.05)和胸腺指数(P0.05)。肉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趋势,可改善肉鸡胸腺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酪蛋白、明胶和白鱼粉为蛋白源,配制成7组半纯化试验饲料,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0,50,100,200,500,1000mg/kg,考察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幼鲟生长及组织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并确定施氏鲟幼鲟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幼鲟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肥满度显著增加(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为200mg/kg时,这些指标达到最高水平,随维生素E添加量的提高,其增重率、饲料效率、肥满度有显著降低(P<0.05),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幼鲟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E水平随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当添加量≥100mg/kg时,肝脏中维生素E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同时当添加量≥200mg/kg时,肌肉中维生素E水平也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幼鲟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而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100mg/kg时,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施氏鲟幼鲟对饲料中维生素E的需要量为187.4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