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黔东南州种植的常规优质稻品种,对引进和自育的12个优质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香稻82、美香占、中香1号、中籼2503、奇妙香这5个品种产量较高,都超过6 400 kg/hm2,但中籼2503生育期偏长,适宜在海拔900 m以下的地区种植;香稻82、中香1号、奇妙香生育期适中(150 d左右),产量为6 412~7 108 kg/hm2,适宜在海拔1 100m以下的地区种植;美香占产量有优势,但生育期较短,米质易受影响.综上分析,在米质和产量上有较大优势,可扩大种植面积的品种有中香1号、香稻82、奇妙香,可在黔东南地区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几个香稻保持系香味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鄄胜  肖培村  陈勇  黄湘  吴先军  汪旭东 《种子》2004,23(12):24-28
对四川省新选育的7个香稻保持系和1个引进改良的香稻品种的香味遗传和等位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D香2 B和泸香90的香味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显示,所有香稻品系(品种)与非香稻杂交,F1植株的叶片均无香味,显示出香味由隐性基因控制;从香与香杂交F1植株、回交BC1F1和F2群体分析看,D香1 B、D香2 B、内香2 B、内香4 B、绵香2 B、绵香3 B、宜香1 B的香味受单隐性基因所控制;泸香90的香味可能受一对抑制基因和一对香味基因控制.初步将D香2 B和泸香90的香味基因定位在第八染色体上,D香2 B香味基因位点与SSR引物RM 210相距17.3 cM,与RM 515相距5.7 cM;泸香90的香味基因位点与RM 515相距4.3 cM.RM 515可应用于水稻分子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3.
优质香稻品种三香628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优质香稻新品种三香628的特征特性,并根据在桂南的栽培表现,总结了三香628品种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为三香628品种机插高产栽培走向规模化、数量化、标准化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灌浆期高温对豫南不同香稻胚乳垩白性状的影响,以豫南地区的9个香稻品种和1个常规对照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2016,2017年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不同香稻品种垩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豫南香稻胚乳垩白性状的变幅范围较宽,在不同的播种期和不同的灌浆期温度条件下,不同香稻品种胚乳垩白性状的表现差异较大:香宝1号、郑稻18和香宝2号胚乳的垩白性状对灌浆期温度比较敏感,而其余香稻品种的垩白性状对灌浆期温度相对不敏感。豫南香稻胚乳的垩白率与灌浆期温度整体呈正相关:灌浆期温度越高,稻米胚乳的垩白率越高,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淀粉粒之间的空隙也越大。此外,开花后14 d的日平均温度与垩白率相关性最大,其次是开花后21 d、成熟期和花后7 d的温度。因此,针对香宝1号和香宝2号等胚乳垩白性状对灌浆期温度敏感的品种,在生产上可以通过改变播种期实现稻米垩白性状的改良;对农香粳4号和信长粳等胚乳垩白性状对灌浆期温度相对不敏感的香稻品种,在今后香稻新品种的育种工作中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KOH浸泡法和香味功能标记对144份水稻品种进行香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同时以2个杂交组合平粳11/黑香稻、吉林日落/黑香稻的F: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黑香稻香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用KOH浸泡法筛选时,有20个水稻品种产生香味;用香味基因功能标记GRFM04筛选时,仅有17个含有香味基因。黑香稻,SY-香-7、清香糯用KOH法筛选产生香味,但用功能标记GRFM04检测为不含有香味基因。黑香稻的香味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在纯合基因型中水稻叶片的香味与米粒的香味呈高度一致性,但在杂合的基因型中,叶片无香的单株,其米粒有无香与有香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施锌对香稻产量、香气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以香稻桂香占、培杂软香、香气单片段代换系品14和品15及其受体亲本华粳籼74为材料,研究锌(Zn)肥对香稻产量、香气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锌能显著增加桂香占和品15的有效穗数,桂香占、品14、品15和华粳籼74的每穗总粒数,桂香占、培杂软香、品15和华粳籼74的结实率;各品种施锌处理实际产量均高于对照,基施锌肥对桂香占的增产作用最大;施锌能显著提高不同品种香稻籽粒2-AP含量,其中对桂香占的增香效果最好;施锌能显著提高桂香占、培杂软香和华粳籼74的糙米率,提高5个品种香稻的整精米率;施锌能显著降低桂香占和培杂软香的垩白粒率,降低培杂软香的垩白度,但施锌显著增加了品14、品15和华粳籼74的垩白面积,降低了5个香稻品种稻米的胶稠度而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7.
<正>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种植的香型水稻品种五优稻4号、松粳香1号、松粳香2号、松粳19、龙香稻2号、苗香粳1号、绿香稻005、东方06-79(香)、哈11-64、哈香稻-02(系选)共10个品种。1.2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试验地进行,该地点土壤肥沃、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8.
香优61是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用IR24作母本,云南香稻材料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稻品种,1998年定名为香优61.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香优61米质优,具浓郁香味,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求不同形态的香稻专用肥对香稻产量、品质和香气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设置香稻专用固体肥(T1)和香稻专用液体肥(T2)处理,不施肥(T0)为对照。结果表明,与T0比,施用2种类型的肥料可以提高香稻的产量,提升香稻的加工品质,籽粒中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增加;与T1处理比,T2处理可以使香稻的有效穗数提高9.88%,产量平均提高10.88%,糙米率和精米率显著提高,通过增加香气前体物质脯氨酸的含量,使2个品种香稻籽粒2-AP含量平均提高12.59%。由此可得,香稻专用液体肥能增产提香,表现出很好的增产调优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香稻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光泽 《种子》2002,(4):72-73
引进的13个日本香稻品种中,香味、株型结构及产量性状表现均较好的品种为“冷”,其次是“十和锦”和“祝贺”。具有良好株型结构的“Qiu香”作为清香型香稻品种,也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同源四倍体和二倍体水稻香味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宋文昌  陈志勇 《作物学报》1989,15(3):273-277
本研究用1.7%KOH 溶液浸泡叶片法分析了同源四倍体水稻和二倍体水稻的香味遗传。采用的香稻品种:香籽、香芒糯、京香1号和早香17。包含1个香稻品种的各种杂交组合的 F_1植株均无香味。在 F_2代,4个四倍体杂交组合无香味与有香味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5∶1,5个二倍体杂交组合的分离比例符合3∶1,而且正反交的分离比例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寒地早熟香稻龙粳香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兰民 《作物杂志》2012,28(1):147-148,5
香稻是一种珍贵的具有天然香味的功能稻和特种稻。龙粳香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培技术选育的首个长粒、清香型早熟香稻品种,具有品质优良、熟期早、稳产高产、抗稻瘟病、耐寒、活秆成熟的特点。龙粳香1号适合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三江平原种植。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1973年育成了V20不育系,推广面积虽大,但米质较差,改良稻米品质就成为了笔者多年的育种目标。1984年利用优质稻资源MR365和其后利用其衍生系作亲本开展了香稻不育系及其香型杂交稻的选育。用香稻不育系与非香的恢复系配组的方式育成香型杂交稻。它具有不同于普通常规香稻品种,其植株是非香的,而植株上结籽粒仅有一小部分具有香味。这种类型的香稻稻米恰好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迄今为止,香稻不育系更替了4代,并配制出了一大批香型杂交稻组合,这些组合的米质和产量都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唐梅 《中国种业》2014,(3):75-75
三香628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香稻新品种。本文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米质及香味特性等, 介绍了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和取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耐寒高铁优质香稻中广香1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广香1号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东莞市凤冲水稻科研站联合育成感温型优质、高铁常规优质香稻新品种,2010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多年多点示范种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性较好、米质优、富含铁营养物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香味基因是香稻育种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香味基因Xiang7F/7R对来源于辽宁省农科院和牡丹江市场的9个水稻品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个水稻品种在近400 bp处均出现一条带。(2)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稼禾1号和龙粳香1号出现8 bp的片段缺失和3 bp的碱基突变。(3)日本晴与NCBI上发布的日本晴在该基因位点上存在5个碱基的插入/缺失,同源相似性达到99%。(4)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树均表明,稼禾1号和龙粳香1号的遗传距离为0,聚为同一分支。以上结果表明,香味基因对不同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香稻品种的筛选,进而为后续的香稻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抽穗期叶面喷施鸟氨酸对香稻产量、品质以及2-乙酰基-1-吡咯啉(2-AP)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广东省主推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为材料,进行了2年的大田试验,于抽穗期对香稻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鸟氨酸溶液,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品质和2-AP合成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0.4~1.6g/L的鸟氨酸溶液可显著增加灌浆期剑叶叶绿素含量,提高香稻的产量以及稻米的粗蛋白含量,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与对照相比,鸟氨酸处理下香稻2-AP含量显著提高了14.81%~30.62%。可见,外源喷施鸟氨酸在香稻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优质杂交香稻香优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04,(8):85-85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04,23(2):33-33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5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05,24(5):102-102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